说和做
臧克家
导入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闻一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臧克家的《说和做》,感受他笔下闻一多先生的英雄气概。(板书:说和做,臧克家)
教学目标
目标是我们学习的指向标,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读大屏幕上的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3、领悟主旨,学习高尚品格。
检查预习
在此之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谁来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和闻一多先生?
这位同学手举得最快,你来。资料搜集的非常全面,看来课下做了充分的准备,请坐。
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大屏幕上的生字词?
这位同学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你来。读的非常好,字音准确,声音也很洪亮,请坐。
学习过程
接下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之后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都已经读完了,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这位手举得最高的同学,你来。概括的既简练又准确,请坐。文章就是讲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以及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
那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同桌来说。对,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了引领下文的作用。这两位同学表现的都很棒,大家要向他们学习,请坐。
接下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哪些事来体现他的说和做的?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圈点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做好批注。读完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稍后我们一起来谈一谈。(板书:闻一多,学者,革命家)
同学们讨论的兴高采烈。1组代表跃跃欲试,你们先来。
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从唐诗下手,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最后又向“古典新义”迈进。
总结的真全面。那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样的品质呢?
3组代表不甘示弱,你来说。体现了他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勤奋务实、谦虚淡泊的品质。(板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刚才这两个小组对文章了解的非常透彻,老师为你们点赞。请坐。
同学们还找到了什么句子呢?谁来分享一下?
个子最高的这位男生。“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作者以饱满的激情赞美了闻一多先生“潜心贯注,心会凝神”的治学态度。
分析的真到位,请坐。前边的同学你找到了什么句子呢?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作者运用比喻,把我们衰微的民族比作了一个病人,而他研究的文化就是药方,也就是研究文化为了救国,是企图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
你们两个真是的我们学习的榜样。都请坐。
刚才这几个小组说得都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时的品格,作为革命家的他又做了哪些事呢?这些事又能体现出他怎样的品质呢?哪个小组来谈一谈?
这个问题我们交给这节课比较沉闷的4组来说!
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他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参加游行示威,这说明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说了就做、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板书: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你们小组回答的真精彩,语言也很流畅,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请坐。
谁能来分享一下相关的句子?戴眼镜的这位女生。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句话再现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形象,突出表现了他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充满了颂扬与敬仰之情。
分析的真准确,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请坐。
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学习臧克家笔下的闻一多,你是不是有了新的感受呢?请同学来谈一谈。
嗯,刚才这几位同学说的都非常精彩。无论身为学者还是革命家,闻一多先生始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总结
臧克家曾在他的诗中写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闻一多先生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英魂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前进。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着--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闻一多。
作业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节课上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课下请同学们以《我的说和做》为题,写一写自己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
说和做
臧克家
学
者:做了再说
闻一多
爱国
革命家: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