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3课
张衡传
范晔
作者简介
历史学家——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他少时勤奋好学,阅读大量经书史籍,擅写文章,通晓音律。历任秘书监、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
贡献:他搜集有关后汉的各种史料,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编写成历史名著《后汉书》。他擅长写论赞,《后汉书》的一些记论传论被誉为名篇。《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这“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渐趋衰落的时代
张衡所处的时代,是东汉从强盛渐趋衰落的时代。这期间,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又相互勾结,他们各谋私利,竞相奢华,亲戚攀援,贿赂公行,诈伪丛生,政治十分昏乱。
背景回放
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整套庸俗经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统治理论,目的是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针对这种现实,张衡曾勇敢地给皇帝上书。
《张衡传》中张衡的为官与科技成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中华史学名著——《后汉书》
《后汉书》为范晔撰纪传体史书。原计划写10纪、10志、80列传,共100卷。由于范晔被杀,10志没有完成。南朝刘昭为《后汉书》作注时,将司马彪《续汉书》8志折为30卷补入范书。《后汉书》虽然继承了《史记》《汉书》的体例,但并不完全囿于旧有的模式,而是针对东汉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特点创设了一些
相关知识
新篇目。特别是首创《列女传》,表彰“才行尤高秀”的妇女,为著名的女史学家班昭、才华出众的女诗人蔡琰等立传,重视和尊重妇女的社会地位,足见其杰出的胆识。
全面发展之人物——张衡
张衡(78~139),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其作品《二京赋》《四愁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最为出色。地震学方面,他研制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1
700多年。地理学方面,曾就研究心得绘出一幅地形图。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绘画方面,张衡为东汉六位名画家之一,据说他有用脚趾绘画的本领。他对政治和哲学也有一定研究。
思维导图
《张衡传》全面记叙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表现了张衡的文学天赋、科学精神和政治才干,全面反映了张衡的才能,也反映了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
主旨领悟
1.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试结合课文分析说明。
课堂互动
品 格
表 现
治学态度
①勤奋刻苦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致思”“研核”“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为人品行
谦虚谨慎
②淡泊名利
质朴超逸
洁身自好
“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不慕当世”“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文学政治
③成就高
忧国忧民
“善属文”“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整法度”“收禽”“奸党”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候
风
地
动
仪
外
部
时间
阳嘉元年
名称
候风地动仪
质地
①以精铜铸成
外形
②形似酒樽
雕饰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候
风
地
动
仪
内
部
中
④中有都柱
傍
⑤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
⑥外有八龙,首衔铜丸
下
⑦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周
⑧覆盖周密无际
1.本文介绍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探究:全文三大部分,分别着重写了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相互联系。比如第一段的“从容淡静”与第三段的“不慕当世”,第一段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六段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严,整法度……称为政
疑难探究
理”,又如第一段的“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与第二段“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等等。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探究:
写法特点
具体表现
时间为经,事件为纬
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晰
写法特点
具体表现
叙议结合,写法灵活
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如在第四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一、教材发掘
课文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文学和政治方面略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得特别详尽,其他创造则介绍得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技法储备
二、名师点拨
什么是详写?什么是略写?两者有什么关系?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具体地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然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而是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怎样做到详略得当?
详略的表达是一种技巧,一种智慧。有时,泼墨如云,文字并无啰唆累赘之感;有时,惜墨如金,文章却有余韵的悠长之意。详略得当,不仅能突出中心,还能让结构疏密有致,让语言交映生辉。写作时我们要注意两点:
1.在详略之中体现内容的主次。
详与略是对立而统一的关系。没有详写,自然就无所谓略写;没有略写,也就不存在详写。哪些内容需要浓墨重彩地叙写,哪些内容只要稍作交代或一笔带过,这不是由材料的多少或精彩程度决定的,也不能凭个人喜好随意安排。一般来说,详写的内容与中心紧密相关,是应该从“点”上突破的内容;略写则重在用“面”上的内容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到“绿叶衬红花”的效果。
2.在详略之中讲究科学地表达。
内容的详略除了要服从中心的安排外,在表达方式上也颇有讲究。如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中,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
谢谢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