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08 11: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古代两河流域有何文明成就
古代两河流域政权出现、统一、强盛、统治措施和政权性质。
《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地位、内容(分点概括)和影响。
自学书本,解决以下问题
1、地理位置:
一、位置
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
①文字
二、文明成就
楔形文字
②天文
阴历
③数学
60进制
巴比伦空中花园,素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称号,在公元前604年至562年间,由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最爱的王后而建造的。王后是波斯人,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她建造了这座奇幻的高大建筑以便使她可以经常望乡。
1、出现:
三、政权
公元前36世纪
2、统一:
公元前24世纪
3、强盛: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期
4、性质:
君主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5、措施: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公元前539年,来自伊朗高原的波斯征服了巴比伦,波斯文明取代两河文明,两河流域进入了漫长的被殖民时期,一直到近代伊拉克建国才重获独立。
四、《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全部内容刻在一根黑色石柱上。法典的石柱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苏撒古城发掘。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石柱高2.25米。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四、《汉谟拉比法典》
如果理发师未告知奴隶的主人而剃去其奴隶的奴隶标志,则次理发师应当断指。(P9)
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同态复仇法)
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据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如果自由民毁损任何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毁其眼睛。如果自由民折断自由民的手足,则应折其手足。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1、目的:
四、《汉谟拉比法典》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2、地位: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内容:
①社会等级: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②家庭奴隶制:
③保护私人财产:
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4、意义:
四、《汉谟拉比法典》
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在易攻难守的两河流域,汉谟拉比建立的王国能够得到近200年的高寿,除了有着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的维持之外,还在于有《汉谟拉比法典》这个王国的灵魂。汉谟拉比以有利于自己统治的形式,将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用文字固定了下来。
美国国会大厦的
汉谟拉比浮雕
1、下列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内容十分广泛。
B.
规定古巴比伦分为自由民和奴隶两个等级。
C.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D.
正文共有282条。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
古巴
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3、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
》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4、《汉谟拉比法典》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君权神授
民主共和
主权在民
天赋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