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科学高频提分考题突破:说理题夺分技巧(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中考科学高频提分考题突破:说理题夺分技巧(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8 14:25: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中考科学高频说理题
夺分技巧
1、紧扣题目要求,有几问,回答几问不要漏掉题目的要求。
2、说理、解释时,与题目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公式和规律要重点醒目的呈现出来!
1.?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后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经科学检测,导致此次传染病的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如图)某兴趣小组收集了一下资料:
资料一:研究发现,COVID-19的宿主是蝙蝠,蝙蝠存在8800万年,据目前人类研究,蝙蝠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经过漫长的时间,病毒也无法对蝙蝠产生作用。
资料二:人体易感染COVID-19,多数出现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多数人能治愈,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易感染。
资料三:人虽有强大的特异性免疫,能产生上百万种抗体,但这种适应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仅仅适应其所生存的环境。利用已学知识解释对蝙蝠携带新冠病毒不会患病,而多数人感染新冠病毒会患病的原因。
2.?
84消毒液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环境消毒。
(1)次氯酸钠溶液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次氯酸(HClO)和碳酸氢钠(NaHCO3),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现有84消毒液(含氯的质量分数为5%)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若要配制有效含氯量1000mg/L的稀溶液5L,需要84消毒液的质量是多少?
(3)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切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为了防止新冠肺炎流行,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用84消毒液消毒——切断传播途径”,请按上述方式再从切断每一个环节中各举出一个实例。
3.甘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农作物。
(1)如图表示晴朗白天甘蔗田间CO2浓度随高度变化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信息作出解释。
(2)农民常常通过施农家肥来提高甘蔗产量,请写出该方法蕴含的科学原理。
4.“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衢州市民积极践行“文明出行”的各项规定,比如骑电瓶车的规定为:出行要戴头盔(头盔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不带12岁以上的人,不超速行驶。请运用科学知识,从安全角度解释该规定的科学道理。
5.小丽在商场里买到一个有趣的玩具“喝水鸟”(如图甲):只要往头部滴一次水,且鸟身前面放一杯水,就能实现“低头喝’水——抬头——又低头‘喝’水——又抬头……”反复运动(如图乙)。仔细观察发现,“喝水鸟”由玻璃制成,鸟身由一支点承托,头部、玻璃管和底部连通并充满乙醚(易挥发,易液化),且整体密封。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喝水鸟”能反复运动的原因。
6.在一个烧瓶中装入湿润的泥沙,然后插
(?http:?/??/?www.21cnjy.com?)上几枝新鲜的枝条和一支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烧瓶口紧包一个气球,使烧瓶悬浮在玻璃缸中某一位置(如右图)。自然环境下持续观察,最终可以发现烧瓶在水中所处的状态是怎样的?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7.小文有一辆喷气海豚玩具小车(如图
(?http:?/??/?www.21cnjy.com?)所示),顶部喷出的气流可以把小球顶起一定高度,小车移动,小球也会跟着移动,并且不会轻易从气流旁侧跌落。请你猜想小球不会轻易从气流旁侧跌落的原因与什么有关?请对你的猜想进行合理的解释。
8.鸡蛋壳的成分之一是碳酸钙,将一只生鸡蛋放入密度略大于鸡蛋的稀盐酸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请说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9.烟头掉落、炉火忘关……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火灾。如图是某型号的干粉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拔下保险销,用手握紧压把,通过连杆把高连压气体容器打开。压把属于________杠杆。
(2)打开高压气体容器后,气体充满整个筒体,粉末状的灭火剂就会喷射出米,此时喷管受到一股反冲力,这是由于________。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当干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即能灭火。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2Na2CO3+H2O+CO2↑
请结合燃烧的条件,简述该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10.体温恒定使哺乳动物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某科研小组对12只某种哺乳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状态(非运动、非进食)时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该哺乳动物静止代谢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呈现如图波动。(已知:该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机理与人体类似;动物的代谢率以每小时单位质量的耗氧量来表示,代谢率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
11.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活动中应该看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2.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血液循环是人体最主要的机能之一。”在人体内,流滴在血管中的血液犹如河流一样,滋润着每一个细胞。血液具有运输、免疫保护、调节等作用。
(1)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可通过“肝门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________→各级动脉→毛细血管”这一途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
(2)如果人体的皮肤破损,病原体就会进入体内,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能将它们吞噬,血液的这种生理功能称为__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3)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发挥作用。如垂体分泌的________?就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4)在寒冷的冬天,皮肤的血液是如何进行体温调节的?
13.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情况见下表。
放置时间(小时)
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克)

饱和氯化钠溶液
饱和硝酸钾溶液
7.3%的稀盐酸
24
1.85
0.61
0.72
1.35
48
3.70

1.44
2.80
请回答:
(1)表格中“?”的值是________克;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克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计算,确定散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
14.在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后,同学们就开始讨论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与它的机械效率是否有关。小明认为滑轮组越省力,效率越高;小丽同学认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是否省力无关。请你以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为例在答题卡的图中画出绕法,并推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它的省力情况有关(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二、实验探究题
15.由于家蚕对许多有毒有害气体非常敏感,养蚕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蚕室内禁止使用蚊香类产品的习惯。如何使家蚕饲养人员避免蚊子叮咬成了小金研究的课题
(1)驱蚊液
小金选取了4种不同成分的驱蚊液,根据其使用方法和药效作用方式,以清水为空白对照测定其对家蚕的毒性。数据如下:
样品编号
2龄蚕成活率(%)
3龄蚕成活率(%)
4龄蚕成活率(%)
1
86.67
90.00
90.00
2
90.00
93.33
93.33
3
83.33
86.87
90.00
4
76.67
80.00
83.33
清水
90.00
93.33
96.67
?(注:蚕卵刚孵化出来称为蚁蚕。蚁蚕蜕皮后称为2龄蚕,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1龄,)
①根据上述实验,你会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建议饲养人员最好使用哪一编号的驱蚊液,并阐述理由________
(2)灭蚊灯
如图所示为该灭蚊灯原理示意图,当风扇转动时,靠进风口的蚊子会被吸入灭蚊灯内,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何蚊子会被吸入灯内,________
(3)防蛟衣
如果没有配备上述设备,为防止蚊子叮咬,饲养人员也可通过穿着较厚的长袖衣裤进入蚕室,从传染病防治角度来看,这可防止蚊子传插?????
A.感冒
B.细菌性痢疾
C.狂犬病
D.疟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中考科学高频说理题
【zj麻辣科学编辑必属精品】此学案特别适合周末强化培训提高使用!
此学案由zj麻辣科学工作室编辑,由从事10多年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汇编,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本学案特别适合以下人群:1、一线在职教师实用;2、课外辅导机构或周末强化培训实用;3、学生及家长需要强化孩子的薄弱环节。
本学案归zjmlkx与21世纪教育网共同所有!任何人未经授权不得向外发布上传此文件!
参考答案:
1.【答案】
①从共同进化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蝙蝠中免疫能力低下的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已被淘汰,留下的个体是经过自然选择过程之后性状更加优良的个体;另一方面,病毒中毒性极强的个体已经随宿主的死亡而失去了繁殖下一代的机会,相应的基因也逐渐被淘汰,而毒性弱、繁殖力强的病毒在与蝙蝠长期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存留了下来。②人虽有强大的特异性免疫,但一旦遇到之前所未遇到的环境因素,生物即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不适应性。新型冠状病毒仅仅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繁殖速度极快,所以当它们突破人的二道防线后,在第三道防线产生作用前,就已经大量繁殖了,从而引起人相关器官功能下降,引起人体的稳态失衡。
2.【答案】
(1)NaClO+CO2+H2O+HClO+NaHCO3;+1
(2)设需要84消毒液的质量为x,
5%x=
1000mg/L
×5L;
解得:x=100000mg=100g;
(3)采取措施为:
①传染源,如将得病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②传播途径,如带口罩;
③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
3.【答案】
(1)解:甘蔗中上部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度头于呼吸作用强度,二氧化碳被消耗,浓度降低。下部光线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高度: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往下运动,所以下部二氧化碳浓度高。
(2)解:农家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农家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有利植物的生长:有机物分解后可以形成腐殖质,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
4.【答案】
①若带上12岁以上的人,电瓶车总质量一般会明显增大,电瓶车惯性将较大,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②一定速度的电瓶车质量大时,动能大,发生事故时将造成更大伤害。
③头盔外部坚硬,能抵抗一定程度来自外部的力量,减小对头部的伤害。
④头盔内部材料松软,发生碰撞时可增大头部的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⑤头盔内部松软,发生碰撞时利于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起缓冲作用。
⑥超速行驶的电瓶车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制动距离长(不易停下来),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答案中涉及“速度大,惯性大”不给分)
⑦一定质量的超速行驶电瓶车因速度过大,动能会很大,发生事故时将造成更大伤害。
答案示例:
示例:12岁以上的人,一般质量比较大,坐上电瓶车会使车惯性较大,刹车时不容易停住,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质量大,在速度一定时还增大了整车的动能,发生交通事故时会产生更大的危害。
电瓶车如果速度过快,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制动距离长,不易停下来,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速度大,在质量一定时整车的动能会很大,发生交通事故会产生更大的危害。
5.【答案】
例1.水蒸发吸热,头部乙醚蒸汽发生液化,气压下降,液柱上升;若把喝水鸟转动看成杠杆,随着液态乙醚上升,动力逐渐变大,动力臂也增大,阻力逐渐变小,阻力臂也变小,使鸟身绕支点顺时针转动,即低头喝水;随着前倾角度变大,底部乙醚越来越少,当玻璃管下端管口部分露出液面后,底部气体沿管壁上升,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回流。使鸟身逆时针转动,实现抬头。
例2.水蒸发吸热,头部气体温度下降,气压下降,液柱上升;底部的液态乙醚沿着玻璃管逐渐上升,重心逐渐向前移动,鸟身逐渐前倾,即低头喝水;随着前倾角度变大,底部乙醚越来越少,当玻璃管下端管口部分露出液面后,底部气体沿管壁上升,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回流。使鸟身逆时针转动,实现抬头。
6.
最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烧瓶下沉并沉于缸底(1分)。
其原因是:
①新鲜枝条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烧瓶内的O2,产生了CO2;(1分)
②呼吸作用产生CO2又被试管中的NaOH溶液吸收;(1分)
③一段时间后,烧瓶内气体质量减少,气压变小,气球变瘪,烧瓶及气球受到的浮力减小;(1分)
④烧瓶及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最终由于浮力小于重力而使烧瓶下沉至缸底。(1分)
7、流体压强(或流速)
如果小球偏
(?http:?/??/?www.21cnjy.com?)离了气流上方,则小球靠近气流一侧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远离气流一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小球会被压回气流上。
8、现象:鸡蛋壳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鸡蛋会上浮,在接近液面处部分气泡破裂
或逸出,鸡蛋下沉。一段时间后,鸡蛋又会上浮,然后下沉,如此反复几次后便不再上浮。
最后鸡蛋会变为软壳蛋。
解释:鸡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
CO2
气体吸附在蛋壳表面,使鸡蛋所受浮力增大,当浮力
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在接近液面处,气泡破裂或逸出,鸡蛋浮力减小,故又下沉。当蛋
壳表面的碳酸钙基本反应完时便不再沉浮,此时鸡蛋会变为软壳蛋。
9.【答案】
(1)省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解:碳酸氢钠喷射到燃烧物上受热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水汽化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而覆盖在可燃物上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
10.【答案】
满分示例:①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哺乳动物的散热速度和方式,为保持体温恒定,哺乳动物可通过调节代谢率以改变产热;②当环境温度低于28℃时,温度越低,散热越快,该哺乳动物以提高代谢率,增强呼吸作用,来增加产热;③当环境温度在28~35℃时,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较接近,通过其他方式调节散热速度即可维持体温恒定,因此产热少且稳定,代谢率低且基本不变;④当环境温度高于35℃(即高于体表温度)后,温度越高,汗液蒸发散热加剧,生命活动旺盛,耗氧增加,代谢加快;因代谢加快所增加的产热少于汗液散热,因此总产热与总散热依然能保持平衡。
11【答案】
现象:易拉罐被压瘪而严重变形
易拉罐内气压减小的原因
能说出罐内的水汽化产生大量水蒸气
加热易拉罐,罐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从罐内逸出。加热至罐口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此时罐内充满了水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和残留的少量高温空气。
能说出罐内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罐内气压减小
当易拉罐倒扣在水中时,罐内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罐内气体迅速减少;同时罐内残留的高温空气遇到冷水,温度降低。上述两个因素导致罐内气压大大减小。
易拉罐被压瘪的原因
能说出是大气压将易拉罐压瘪
罐外大气压远大于罐内气压,大气压力把易拉罐压瘪。
12.【答案】
(1)主动脉
(2)非特异性免疫
(3)生长激素
(4)冬天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和外界温差减小,热量散失减少。
13【答案】
(1)1.22
(2)不变
(3)解:设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OH+HCl=
NaCl+H2O
40
36.5
5.5克×8%
5克×x
=
解得:x=8.03%>7.3%(其它解法也可)
解释:蒸发的水和挥发的HCl质量比大于927:73(或蒸发的水占水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挥发的HCl占HCl总质量的百分比)
14.【答案】
画出如图所示的装置图
因为F1>F2

η1=η2

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是否省力无关。
二、实验探究题
15.【答案】
(1)不同的驱蚊液对家蚕的毒性不同。(或同一驱蚊液对不同龄蚕的毒性不同。);建议使用2号样品驱蚊液。因为2号驱蚊液对各龄蚕的成活率基本没有影响。使用后对家蚕基本没有危害。
(2)风扇转动,使部分气体从出风口排出灭蚊灯外,灭蚊灯内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于进风口处气压),大气压就将进风口处的蚊子压入灭蚊灯内。
(3)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