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9 14:4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主要内容
绪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有什么作用?
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产量;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三、化学发展史
远古时代: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中国古代化学的突出贡献有:烧制瓷器、火药、造纸术。
近代化学: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以及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物质结构理论,绿色化学(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1、化学是研究物质还是物体的?物质的性质主要有
什么决定?物质的用途主要有什么决定?
2、绿色化学又称为
友好化学,其原理是利
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

3、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
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观察实验的程序:
变化前: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颜色、状态、气味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
发光、发热、变色、
放出气体,生成沉
淀等。
特征
化学变化
伴随发生的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l、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
度、硬度、
溶解性、熔点、沸点等等。
2、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等等。
自我诊断检测题
1、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煤的燃烧
C、矿石粉碎
D、钢铁生锈
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C
C
B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酸败
B.冰雪融化
C.试管破裂
D.干冰升华
5.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烛成灰
D.滴水成冰
C
A
6、将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填入下列空格内。
(1)硫是淡黄色固体_____     
(2)将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火焰加热,硫粉熔化____
(3)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
(4)硫能燃烧___
B
A
D
C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燃烧探究
观察与描述
----
对蜡烛及燃烧探究
石蜡
烛芯
蜡烛
探究步骤
点燃前
点燃中
观察的内容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是否溶于水、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
白色、
固态、
圆柱形
硬度小、
无气味、
不溶于水、
浮在水面
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火柴梗不同部位燃烧情况?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石灰水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火焰分三层、
外层最亮、
焰心最暗
火柴梗被烧情况:两头变黑、中间不变黑
干燥的烧杯出现水雾、
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探究步骤
观察的内容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后
熄灭后的现象、
用火柴点燃白烟
冒出白烟、
蜡烛重新燃烧
实验结论
1、蜡烛燃烧时,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2、蜡烛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蜡烛硬度小、熔点低、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练习:
一、有三位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到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石蜡的硬度____。(填“大”或“小”)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分_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两侧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外焰
内焰
焰心
外焰
3、婷婷将一支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__,振荡,出现浑浊现象。
结论:蜡烛燃烧后有_______和___________生成。
水雾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氧气
水蒸气
水蒸气
练习1

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生成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练习2

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
答案:从冰箱中取出杯子,杯体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凝结在杯子外壁。
练习3

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瓶中,如果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发生的是空气。
思考:
1.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
2.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
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C
B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2、加热的具体操作。
托盘天平的使用及过滤操作
托盘天平
蒸发
过滤操作
溶解
构造及使用
玻璃棒的作用
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玻璃棒的作用
1、给50ml的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坩埚钳
(
)
A.
①③④
B.
②④⑦
C.
②④⑥⑦
D.
④⑤⑧
2、用容积为15ml
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
ml。
5
C
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有多种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请列举两种。
4、家庭使用液化气,在空气中燃烧生产二氧化碳和水,请你验证这个结论。
5、你能利用家中的杯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蔗糖、铁钉、鸡蛋壳、食醋和水做哪些实验?试着设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