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系式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
A.y=3x+1
B.
C.
D.|y|=x
2.下列各曲线中,不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3.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3且x≠0
C.x≠0
D.x>﹣3
4.若定义f(x)=3x﹣2,如f(﹣2)=3×(﹣2)﹣2=﹣8,下列说法中:①当f(x)=1时,x=1;②对于正数x,f(x)>f(﹣x)均成立;③f(x﹣1)+f(1﹣x)=0;④当a=2时,f(a﹣x)=a﹣f(x).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cm,它的各边边长减少xcm后,得到的新正方形的周长为ycm,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A.y=20﹣4x
B.y=4x﹣20
C.y=20﹣x
D.以上都不对
6.根据如图所示程序计算变量y的值,如果输入的变量x的值为﹣5,那么输出的变量y的值为( )
A.11
B.9
C.﹣9
D.﹣11
7.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岀发匀速行驶至乙港,行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轮船的速度为20千米时
B.轮船比快艇先出发2小时
C.快艇到达乙港用了6小时
D.快艇的速度为40千米时
8.下表是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对应表,则字母a的值是( )
华氏°F
23
32
41
a
59
摄氏°C
﹣5
0
5
10
15
A.45
B.50
C.53
D.68
9.如图,矩形ABCD中,AB=6cm,BC=3cm,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秒向终点B运动,动点Q同时从A点出发以2cm/秒按A→D→C→B的方向在边AD,DC,CB上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那么△APQ的面积y(cm2)随着时间x(秒)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10.在国内投寄到外地质量为80g以内的普通信函应付邮资如下表:
信件质量m/g
0<m≤20
20<m≤40
40<m≤60
60<m≤80
邮资y/元
1.20
2.40
3.60
4.80
某同学想寄一封质量为15g的信函给居住在外地的朋友,他应该付的邮资是( )
A.4.80
B.3.60
C.2.40
D.1.20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某种树木的分枝生长规律如图所示,则预计到第6年时,树木的分枝数为
,其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分枝数
1
1
2
3
5
12.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13.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是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
.
(1)已知函数y=2x+5,当x=0时,y=
.
(2)已知函数y=2x+5,当x=
时,y=0.
14.甲、乙两人在一段长为1200米的笔直路上匀速跑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4m/s和6m/s,起跑前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100米处.若同时起跑,甲、乙两人在从起跑至其中一人先到达终点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距离y(m)与时间t(s)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t1=
s,y2=
m.
15.某单位为鼓励职工节约用水,作出了以下规定:每位职工每月用水不超过10立方米的,按每立方米2元收费;用水超过10立方米的,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元收费.某职工某月缴水费32元,则该职工这个月实际用水为
立方米.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说出下列各个过程中的变量与常量:
(1)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需106分钟,t分钟内卫星绕地球的周数为N,N=;
(2)铁的质量m(g)与体积V(cm3)之间有关系式;
(3)矩形的长为2cm,它的面积为S(cm2)与宽a(cm)的关系式是S=2a.
17.根据下面的运算程序,回答问题:
(1)若输入x=﹣3,请计算输出的结果y的值;
(2)若输入一个正数x时,输出y的值为12,请问输入的x值可能是多少?
18.如图,反映的过程是小涛从家出发,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涛离家的距离.
(1)菜地离小涛家的距离是
km,小涛走到菜地用了
min,小涛给菜地浇水用了
min.
(2)菜地离玉米地的距离是
km,小涛给玉米地锄草用了
min.
(3)玉米地离小涛家的距离是
km,小涛从玉米地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
.
19.如图是一辆摩托车从家里出发,离家的距离(千米)随行驶时间(分)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摩托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少时间?离家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2)摩托车在哪一段时间内速度最快?最快速度是多少?
(3)请你写出一个适合图象反映的实际情景.
20.已知y是x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全体实数,如表是y与x的几组对应值.
x
…
﹣3
﹣2
﹣1
﹣
﹣
1
2
3
…
y
…
﹣
﹣
﹣
m
…
小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利用上述表格所反映出的y与x之间的变化规律,对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从表格中读出,当自变量是﹣2时,函数值是
;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了以上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根据描出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在画出的函数图象上标出x=2时所对应的点,并写出m=
.
(4)结合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
D.
2.
C.
3.
D.
4.
C.
5.
A.
6.
A.
7.
C.
8.
B.
9.
A.
10.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
8,年份,分枝数.
12.x>0,
13.函数值,5,﹣2.5.
14.
50,300.
15.
13.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6.解:(1)N和t是变量,106是常量;
(2)根据物理知识:铁的质量m=铁的密度ρ×铁的体积V,(ρ=7.8)所以,m和V是变量,ρ是常量;
(3)S和a是变量,2是常量.
17.解:(1)∵x=﹣3<0,
∴y===2;
(2)若0≤x<2时,则=12,
解得x=,
若x≥2时,则x3﹣15=12,
解得x=3,
综上所述,输入的x的值可能是或3.
18.解:(1)菜地离小涛家的距离是
1.1km,小涛走到菜地用了
15min,小涛给菜地浇水用了
10min.
(2)菜地离玉米地的距离是
0.9km,小涛给玉米地锄草用了
18min.
(3)玉米地离小涛家的距离是
2km,小涛从玉米地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80m/min;
故答案为:(1)1.1,15,10;(2)0.9,18;
(3)2,80m/min.
19.解:(1)摩托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100分钟,离家最远的距离是:40千米;
(2)摩托车在20~50分钟内速度最快,最快速度是:30÷=60(千米/小时);
(3)小明父亲早上送小明去40千米外参加夏令营,由于早高峰行驶20分钟走了10千米,过了早高峰后继续行驶30分钟到达目的地,然后父亲立即返回,行驶50分钟回到家里.
20.解:(1)
(2)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3);
(4)当0<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