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非洲和大洋洲》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读“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图(左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1.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的最主要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A.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B.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C.从大陆中心向沿海更替
D.以0°经线为中心,东西对称分布
【答案】1.B
2.B
【解析】1.由图可知,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是位于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地区,这里处于赤道附近,常年受到赤道低气压的控制,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B.
2.由上图可知,非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赤道穿过非洲中部,纬度在非洲南北两侧均匀分布,气候呈现典型的南北对称分布,没有东西更替,也没有东西对称分布,故选B.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出口产品统计图”,完成下面两题。
3.该地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制造业发达
B.农业发达
C.以出口农矿产品为主
D.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4.为改变经济发展现状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加大矿产资源开采
C.大力进口工业品
D.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答案】3.C
4.D
【解析】3.由图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特点是以出口农矿产品为主,农矿产品价格低廉,在国际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故选C。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期受到殖民统治的影响,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产品深加工能力差,在国际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建立自己的民族体系,发展民族经济,提高本身的竞争能力,故选D。
下图示意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量逐月变化,右图示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能正确搭配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是
A.①—甲
B.②—乙
C.③—丙
D.④—丁
【答案】5.B
6.C
【解析】5.读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可知,①
图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②图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③图气温特征是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④图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故根据题意选B。
6.根据非洲气候类型和分布及个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可知,甲是地中海气候,与②搭配正确;乙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与④搭配正确;丙是热带草原气候,与③搭配正确;丁是热带雨林气候,与①
图搭配正确。所以选C。
读非洲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7.非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位于
A.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B.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南、北极圈之间
8.有关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
B.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
C.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刚果盆地是世界上唯一的热带雨林区
9.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
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
D.海陆因素
【答案】7.C
8.D
9.C
【解析】7.从图中可知,非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热带大陆”之称;故C符合题意,选C。
8.A.
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A正确;B.
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B正确;C.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C正确;D.
刚果盆地是非洲的热带雨林区,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D错;故D符合题意,选D。
9.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成为赤道雪峰.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故C符合题意,选C。
读图澳大利亚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0.我国从澳大利亚引进种羊是因为
A.澳大利亚是羊的原产地
B.澳大利亚绵羊品质优良
C.从澳引进种羊成本较低
D.从澳引进种羊路途较近
11.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发展养羊业,珀斯所在的西南部形成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此处为西部高原地形区,有关该地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起伏很大
B.全年高温
C.年降水量500mm左右
D.沙漠广布
12.澳大利亚拥有许多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下列属于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是
A.企鹅和袋鼠
B.牦牛和鸸鹋
C.鸭嘴兽和藏羚羊
D.袋鼠和鸸鹋
【答案】10.B
11.C
12.D
【解析】10.由题目可知,我国从澳大利亚引进种羊,是由于澳大利亚的绵羊品质优良,具有肉质好、出毛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故选B。
11.珀斯所在的西南部形成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此处是西部高原地形区,该地区地表起伏很小,四季分明,年降水量在500mm左右,草原广布,故选C。
12.澳大利亚大陆因长期与其他大陆分离,动物与其他大陆之间缺乏交流,动物的进化速度慢,至今仍然存活着许多古老的野生动植物,如袋鼠、鸭嘴兽、考拉和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故选D。
上海的乐乐同学寒假到澳大利亚游学,下图为澳大利亚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澳大利亚此时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乐乐选择该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主要集中在
A.东南沿海
B.中部内陆
C.东北沿海
D.西北沿海
15.根据图中信息,澳大利亚可以称为
A.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世界加油站
【答案】13.B
14.A
15.C
【解析】13.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上海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因此上海放寒假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夏季,故选B。
14.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的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故选A。
15.图中信息表明澳大利亚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因此澳大利亚可以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故选C。
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由于这里一年之中分干季和湿季,牧民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如图所示是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马赛人在两地之间的游牧路线,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6.根据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可知两地都属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7.每年的5月~10月,马赛人的游牧方向是
A.由多多马向北游牧
B.由多多马向南游牧
C.由基塔莱向北游牧
D.由基塔莱向南游牧
【答案】16.B
17.A
【解析】16.多多马位于南半球、基塔莱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每年5~10月,北半球的基塔莱是湿季,降水多,11月~次年4月南半球的多多马是湿季,降水多,故两地都属热带草原气候。多多马位于南半球、基塔莱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故本题选B。
17.每年5~10月,北半球的基塔莱是湿季,降水多,11月~次年4月南半球的多多马是湿季,降水多,故5~10月,游牧位置由南向北迁移,11月~次年4月,游牧位置由北向南迁移,故本题选A。
读“澳大利亚矿产、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
18.下列不属于澳大利亚称号的
A.“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民族大熔炉”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9.从图中可读出澳大利亚人文方面的信息是
A.袋鼠是其特有的动物
B.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
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D.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0.关于澳大利亚煤、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比较均匀
B.煤炭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C.煤、铁的分布利于出口
D.铁矿集中分布的地区,气候湿润
【答案】18.B
19.D
20.C
【解析】18.澳大利亚因古老生物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因矿产资源出口丰富,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称号;因牧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称号;“民族大熔炉”是指巴西,因为该国人种复杂,故选B。
19.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袋鼠、矿产资源丰富和热带沙漠分布广是自然方面的信息,故选D。
20.关于澳大利亚煤、铁资源的叙述,该国的煤、铁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分布不均匀;故A错误。
煤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铁矿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故B错误。
煤、铁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有利于通过海洋运输出口到世界各地,故C正确。
铁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故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1.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读非洲地形图,非洲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___为主,地势______________。
(2)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
(3)图中A、B两条河流,长度更长的是_______,水量更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
(4)C被称为“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出现积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但近年来积雪不断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高原
东南高,西北低
赤道
南北
B
A
海拔高,气温低
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
(1)由非洲地形图可以看出,非洲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
(2)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3)图中A、B两条河流,长度更长的是B河,水量更大的是A表示的刚果河。
(4)C被称为“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出现积雪的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但近年来积雪不断减少,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22.读图,并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小明在非洲旅游,沿途依次观赏到如下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的戏水;长颈鹿在啃食高树上的枝叶;骆驼队在沙漠中行走.
(1)根据材料,判断小明的旅游线路是沿如图所示的______线路(A或B).
(2)甲地区人口分布______(稠密或稀疏),因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
(3)非洲的气候类型中,以______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范围最广,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穿过非洲的______部,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
【答案】A
稀疏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草原
中
关于赤道南北对称
【解析】
(1)根据材料,判断小明的旅游线路是沿如图所示的A线路。
(2)甲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人口分布稀疏,因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
(3)读图可知,非洲的气候类型中,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范围最广,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关于赤道南北对称。
23.读甲、乙两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甲国主要的城市集中分布在大陆的________部地区。
(2)就南、北半球而言,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半球。就五带而言,乙国大部分属于_____带。
(3)两国中,首都位于其国土中部地区的是________国(填代号)。
(4)两国中,东部濒临太平洋的是_________(填国家名称)。
(5)图示甲、乙两国都有丰富的_______(矿产)资源。两国中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是_______(填代号)。
【答案】东南
南
热带
乙
澳大利亚
铁矿
甲
【解析】
(1)澳大利亚主要的城市集中分布在大陆的东南部地区。
(2)巴西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主要位于南半球。
(3)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位于该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该国中部的巴西高原上。
(4)澳大利亚东部濒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巴西东临大西洋。
(5)巴西和澳大利亚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甲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4.左图为某国农业分布图,中图为该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该国荒漠化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家_________(双选、填写字母)。
A.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B.小麦种植在北纬20度以北地区
C.荒漠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D.羊是主要的畜产品之一
(2)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降水量等方面来看,该国的甘蔗产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由此能够推断出甘蔗是一种__________(喜湿热/喜干冷)作物。
(3)荒漠化是指在干旱与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造成土地退化形成沙漠的过程。请分析影响该国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________.你认为该国治理荒漠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两点以上)。
【答案】AD
低纬度、沿海、降水丰沛
喜湿热
自然因素:降水稀少;人为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禁止过度放牧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该国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小麦种植在南纬20度以南的地区;荒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羊是主要的畜产品之一,故选AD。
(2)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降水量方面来看,该国的甘蔗产区主要分布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气温高、降水丰富,可以判断出,甘蔗是一种喜湿热的农作物。
(3)该国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由于沙漠气候分布广,降水稀少;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与过度放牧等造成;要治理荒漠化日益严重的措施是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禁止过度放牧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非洲和大洋洲》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读“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图(左图)”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1.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区的最主要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A.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B.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C.从大陆中心向沿海更替
D.以0°经线为中心,东西对称分布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出口产品统计图”,完成下面两题。
3.该地区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制造业发达
B.农业发达
C.以出口农矿产品为主
D.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4.为改变经济发展现状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加大矿产资源开采
C.大力进口工业品
D.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下图示意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量逐月变化,右图示意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能正确搭配图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是
A.①—甲
B.②—乙
C.③—丙
D.④—丁
读非洲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7.非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位于
A.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B.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南、北极圈之间
8.有关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
B.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
C.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刚果盆地是世界上唯一的热带雨林区
9.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
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
D.海陆因素
读图澳大利亚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0.我国从澳大利亚引进种羊是因为
A.澳大利亚是羊的原产地
B.澳大利亚绵羊品质优良
C.从澳引进种羊成本较低
D.从澳引进种羊路途较近
11.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发展养羊业,珀斯所在的西南部形成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此处为西部高原地形区,有关该地发展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起伏很大
B.全年高温
C.年降水量500mm左右
D.沙漠广布
12.澳大利亚拥有许多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下列属于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是
A.企鹅和袋鼠
B.牦牛和鸸鹋
C.鸭嘴兽和藏羚羊
D.袋鼠和鸸鹋
【答案】10.B
11.C
12.D
上海的乐乐同学寒假到澳大利亚游学,下图为澳大利亚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澳大利亚此时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乐乐选择该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主要集中在
A.东南沿海
B.中部内陆
C.东北沿海
D.西北沿海
15.根据图中信息,澳大利亚可以称为
A.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世界加油站
马赛人是东非高原的游牧民族,由于这里一年之中分干季和湿季,牧民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如图所示是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马赛人在两地之间的游牧路线,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6.根据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可知两地都属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7.每年的5月~10月,马赛人的游牧方向是
A.由多多马向北游牧
B.由多多马向南游牧
C.由基塔莱向北游牧
D.由基塔莱向南游牧
读“澳大利亚矿产、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
18.下列不属于澳大利亚称号的
A.“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民族大熔炉”
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9.从图中可读出澳大利亚人文方面的信息是
A.袋鼠是其特有的动物
B.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
C.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D.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0.关于澳大利亚煤、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比较均匀
B.煤炭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C.煤、铁的分布利于出口
D.铁矿集中分布的地区,气候湿润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1.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读非洲地形图,非洲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___为主,地势______________。
(2)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
(3)图中A、B两条河流,长度更长的是_______,水量更大的是_______。(填字母)
(4)C被称为“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出现积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但近年来积雪不断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
22.读图,并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小明在非洲旅游,沿途依次观赏到如下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的戏水;长颈鹿在啃食高树上的枝叶;骆驼队在沙漠中行走.
(1)根据材料,判断小明的旅游线路是沿如图所示的______线路(A或B).
(2)甲地区人口分布______(稠密或稀疏),因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
(3)非洲的气候类型中,以______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范围最广,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穿过非洲的______部,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
23.读甲、乙两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甲国主要的城市集中分布在大陆的________部地区。
(2)就南、北半球而言,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半球。就五带而言,乙国大部分属于_____带。
(3)两国中,首都位于其国土中部地区的是________国(填代号)。
(4)两国中,东部濒临太平洋的是_________(填国家名称)。
(5)图示甲、乙两国都有丰富的_______(矿产)资源。两国中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是_______(填代号)。
24.左图为某国农业分布图,中图为该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该国荒漠化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家_________(双选、填写字母)。
A.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B.小麦种植在北纬20度以北地区
C.荒漠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D.羊是主要的畜产品之一
(2)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降水量等方面来看,该国的甘蔗产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由此能够推断出甘蔗是一种__________(喜湿热/喜干冷)作物。
(3)荒漠化是指在干旱与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自然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造成土地退化形成沙漠的过程。请分析影响该国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________.你认为该国治理荒漠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两点以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