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2《下课了》(课件20页+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2《下课了》(课件20页+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14 14:19: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下课了》教学设计
课题
下课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景,学会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
难点
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2.谁装的多,多的画“√”。
导入新课师: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欢快的歌曲,我们一起动起来好吗?播放《下课十分钟》的音乐。师:欢快的十分钟,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师:欢快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但是我们也要让它变的有意义。我们一起走进淘气们的十分钟好吗?板书课题:下课了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说说。学生:好。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比较高矮、长短做准备。音乐声中引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讲授新课
一、看一看,说一说师:你看,小朋友们都来到操场进行课间活动。课件出示:师:他们都在做什么?反馈:有两个小朋友在比身高。有两个小朋友在跳绳,一个小朋友在踢毽子。有一位叔叔在修板凳。师:大家知道的真多呀!我们先来看看比身高的两个小朋友好吗?二、比高矮课件出示:谁高?谁矮?师:大家发现了什么?反馈:两人一样高。师:还有什么补充的吗?师:那么怎么比才公平呢?师:是这样吗?课件出示:师:现在你能说说谁高?谁矮?师:看来比较身高的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下才能比较。二、比较长短师:这两个同学的跳绳谁长?谁短?课件出示:师:怎么比较呢?师:只需要拉直就可以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原来相同的起点之后比终点,就能比出长短了,真聪明!比厚薄师:王叔叔在修凳子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课件出示:师:选哪个钉子合适?师:谁来说说?并说说你的想法好吗?反馈:选最长的一根,第一根比木板的厚度要短,第二根与木板的厚度一样厚,不结实,所以第三根合适。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不公平,男孩子踮起了脚。学生:两个人要站在地面上,不能踮脚。学生:是的。学生:女孩高,男孩矮。学生:把绳子拉直比。学生:先要对齐。学生:拉直了,红绳长。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环节,培养学生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比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出公平的比较方法,知道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下才能比较。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让学生感受比长短的方法,充分感受知识的产生于发展过程,学生在探究比较方法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有效的将所学知识相融合,提高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愿望。通过一步步的分析,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巩固练习
1.谁高?谁矮?
2.谁长?谁短?3.谁厚?谁薄?4.谁走的路长?
设计不同类型的联系,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反馈:我会比较高矮、长短了。我知道比较物体高矮或长短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学生自由说说。
利用说一说,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
下课了
——比较高矮、长短高

同一个起点长

简洁的板书可以突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下课了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
新知导入
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
新知导入
谁装的多,多的画“√”。
新知导入
下课了
新知讲解
他们都在做什么?
比身高
跳绳
踢毽子
修板凳
新知讲解
谁高?谁矮?
两人一样高。
不公平,男孩子踮起了脚。
新知讲解
怎么比才公平呢?
两个人要站在地面上,不能踮脚。
新知讲解
女孩高,男孩矮。
谁高?谁矮?
比较身高的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下才能比较。
新知讲解
谁高?谁矮?
把绳子拉直比。
怎么比较呢?
新知讲解
谁高?谁矮?
先要对齐。
拉直了,红绳长。
原来相同的起点之后比终点,就能比出长短了。
新知讲解
选哪个钉子合适?
第一根比木板的厚度要短。
第二根与木板的厚度一样厚,不结实。
课堂练习
谁高?谁矮?




课堂练习
谁长?谁短?




课堂练习
谁厚?谁薄?


拓展提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http://www.LSPJY.com
谁走的路长?
9个格子。
8个格子。
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会比较高矮、长短了。
我知道比较物体高矮或长短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板书设计
下课了
——比较高矮、长短


同一个起点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下课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景,学会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
教学难点:
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2.谁装的多,多的画“√”。
探究新知
1.说一说,他们都在做什么?
2.比高矮。
(1)谁高?谁矮?
大家发现了什么?
(2)怎么比才公平呢?
(3)说一说:谁高?谁矮?
(4)比较身高的高矮,要在同一个(
)下才能比较。
2.比较长短
(1)谁长?谁短?
想想:怎么比较?
(2)我的办法是:先(
),拉(
)了。
我发现:(
)绳长。
3.比厚薄
(1)思考:选哪个钉子合适?
(2)第一根比木板的厚度要(
),第二根与木板的厚度(
)厚,不结实,所以第(
)根合适。
三、随堂检测
1.高的画“√”,矮(ǎi)的画“○”。
2.长的画“√”。
厚的画“√”,簿的画“○”。
4.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答案】
1.
2.
3.√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