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3《跷跷板》(课件24页+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2.3《跷跷板》(课件24页+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14 14:19: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跷跷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学会比较轻重的方法。
2.通过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比较轻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谁高?谁矮?(高的画“√”,矮的画“○”。)
3.猜一猜:
一座桥,摇一摇,这边低那边高,小朋友乐嘻嘻。(打一玩具)
谜底:(

4.说说玩跷跷板的感受吗?
跷跷板一上一下,翘上去的(
),压下去的(
)。
探究新知
1.说一说
(1)
我发现:(
)比(
)重,(
)比(
)轻。
我发现:(
)比(
)重,(
)比(
)轻。
(2)狮子、老虎、豹子,谁重?谁轻呢?
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②我的结论是:(
)最重,(
)最轻。
2.掂一掂
(1)想想:我们怎么判断谁重,谁轻呢?
(2)掂一掂。
(3)我的结论是:
①字典(
),数学书(
)。
②文具盒(
),尺子(
)。
(4)看来两个物体重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用(
)的方法来比较。
3.称一称,说一说
(1)谁重,谁轻呢?
(2)掂一掂,能比较吗?如果不能怎么办呢?
(3)试一试用秤来称一称。
苹果比梨(
),梨比苹果(
)。
4.圈一圈
(1)圈一圈,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2)比较轻重的时候不能只看(
)。
三、随堂检测
1.轻的画△,重的画○。
2.轻的画△,重的画○。
3.轻的画“√”,重的画“○”。
4.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答案】
1.△○
2.○△
△○
○△
○△
3.√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跷跷板》教学设计
课题
跷跷板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学会比较轻重的方法。2.通过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难点
学会利用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比较轻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1.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2.谁高?谁矮?(高的画“√”,矮的画“○”。)导入新课师: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种玩具,非常的有意思,它是什么呢?课件出示:一座桥,摇一摇,这边低那边高,小朋友乐嘻嘻。(打一玩具)课件出示:师: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师:能说说玩跷跷板的感受吗?引导学生得出:跷跷板一上一下,翘上去的轻,压下去的重。师:真有意思!你们看,动物园的小动物正玩着呢!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猜猜:是跷跷板。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比较高矮、长短做准备。通过猜一猜,让学生感受跷跷板的原理,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说一说课件出示:师:你发现了什么?反馈: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狮子轻。师:现在呢?课件出示:反馈:豹子比老虎轻。老虎比豹子重。师:那么你知道狮子、老虎、豹子,谁重?谁轻呢?课件出示: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反馈: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豹子重,所以狮子比老虎、豹子都重;老虎比狮子轻,豹子比老虎轻,所以豹子比老虎、狮子都轻。(学生回答合理即可)二、掂一掂课件出示:师:这些物体的重量不一样,想想:我们怎么判断谁重,谁轻呢?师: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拿出课前准备的这些物品,我们来掂一掂。反馈:(1)字典重,数学书轻。(2)文具盒重,尺子轻。师:看来两个物体重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称一称,说一说师拿出两个重量差不多的苹果与梨。课件出示:师:苹果与梨谁重,谁轻呢?学生独自掂一掂,然后回答:这两个重量差不多,掂不出来。师:那怎么办呢?课件出示:师: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测量,它的原理与跷跷板是一样的。反馈:苹果比梨重,梨比苹果轻。圈一圈师:我们已经学会利用天平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那么你能比比它们吗?课件出示:反馈:皮球比铅球大,皮球比铅球轻。师:我们用眼睛观察可以直接判断皮球与铅球的大小,那么它们谁重,谁轻,又是怎么判断的?反馈:天平压下去的一端重,翘起的一端轻。师:说的真好!看来比较轻重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小。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观察后回答。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狮子最重,豹子最轻。学生自由说说。同桌相互交流,然后集体交流:可以用手掂一掂。学生独自掂一掂,然后集体交流结果。学生:我来掂一掂。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可以用秤称。学生利用天平测量,然后回答。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说一说,看一看等活动,让学生借助跷跷板的原理判断动物的轻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两个物体重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先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引入天平,感受天平与跷跷板的相同特点,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此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深化,感受到比较轻重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小。
巩固练习
1.谁重?谁轻?2.谁重?谁轻?3.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设计不同类型的联系,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反馈:我知道天平可以帮助我们比较谁轻谁重。我还知道比较轻重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小。……
学生自由说说。
利用说一说,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
跷跷板
——比较轻重掂一掂
比较轻重天平
简洁的板书可以突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跷跷板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
新知导入
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
新知导入
谁高?谁矮?(高的画“√”,矮的画“
”)
新知导入



一座桥,
摇一摇,
这边低那边高,
小朋友乐嘻嘻。
(打一玩具)
新知导入
说说玩跷跷板的感受。
跷跷板一上一下,翘上去的轻,压下去的重。
新知讲解

重。

重。
新知讲解

重。

轻。
新知讲解
谁重?谁轻?
最重,
最轻。
新知讲解
怎么判断谁重,谁轻呢?
用手掂一掂。
新知讲解
字典重,数学书轻。
文具盒重,尺子轻。
新知讲解
两个物体重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
新知讲解
谁重?谁轻?
我来掂一掂。
新知讲解
这两个重量差不多,掂不出来。
用秤称。
新知讲解


可以用天平来测量,它的原理与跷跷板是一样的。
新知讲解

重,

轻。
称一称,说一说
新知讲解

(大
,小)

(重
,轻)
你能比比它们吗?圈一圈。


比较轻重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小。
课堂练习
谁重?谁轻?




课堂练习
谁重?谁轻?




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
拓展提高
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还知道比较轻重的时候不能只看大小。
我知道天平可以帮助我们比较谁轻谁重。
板书设计
跷跷板
——比较轻重
掂一掂
比较轻重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2、3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