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9 15:19:47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2019·眉山]下列描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难溶于水
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C.浓氨水易挥发
D.钨丝难熔化
2.当你品尝香酥的油炸食品时,你摄入的营养素中有油脂。下列属于油脂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比水的小,黏度大
B.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C.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动物油脂呈固态
D.易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
3.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4.下列叙述,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该项性质表现出来的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易挥发
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
B.汽油能燃烧
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C.铁的熔点高达1
535

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
D.蜡烛有可燃性
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某种气体
5.[易错题]为了辨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
B.把嘴凑到容器口深深吸一口
C.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先后慢慢地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
D.容器口远离鼻孔,让其自然飘进鼻孔
6.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7.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容易反应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没有涉及的是(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8.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
41
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
A.透光性好
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
D.见光易分解
9.下表是鉴别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组别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锌片和铜片
观察颜色
B
汽油和自来水
闻气味
C
食盐和白糖
加水溶解
D
陈醋和酱油
品尝
10.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a.酒精能挥发
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
c.水沸腾变成水蒸气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
11.(证据推理)阅读下列信息: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
依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
(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解释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D
【解析】
密度、黏度、溶解性、常温下的状态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3.
D
【解析】
紫红色固体,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硬度大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常温下是气体,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会生锈,有新物质生成,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4.
D
【解析】
酒精易挥发及铁的熔点均是物理性质,可排除A、C;闻到刺激性气味是物理变化,B错误;蜡烛有可燃性,燃烧是化学变化,D符合。
5.
C
【解析】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入两个集气瓶中,烧得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6.
A
7.
A
【解析】
“胆矾是蓝色晶体”,属于物理性质;“胆矾受热时容易反应失去结晶水”,属于化学性质;“胆矾可在工业用于精炼铜、镀铜”,属于物质的用途。
8.
A
【解析】
硅酸铝玻璃可作手机屏幕,故它的透光性好,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见光不易分解。
9.
C
【解析】
食盐和白糖都能溶于水,且溶解后的颜色均为无色,所以不能用加水溶解的方法鉴别。
10.(1)
c
(2)
d
11.
(1)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
(2)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3)钠的熔点低
【解析】
(1)常温下钠可以与氧气、水反应,所以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3)钠块熔化成银白色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
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2019·山西]绚丽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
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2.[2019·海南]下列常见的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面包发霉 
B.汽油挥发
C.瓷碗破裂 
D.冰块融化
3.[2019·菏泽]“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火药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冶炼金属
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沸水汽化
D.水汽凝结
5.2016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升空,使我国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发射步骤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加注燃料
B.火箭点火起飞
C.卫星与火箭分离
D.进入预定轨道
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这种变化是(  )
A.水沸腾
B.瓷碗破碎
C.石蜡熔化
D.动植物呼吸
7.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炸  蒸发
B.燃烧  腐烂
C.熔化  发酵
D.发热  沸腾
8.“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常常根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化学变化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本节课实验的观察,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主要实验现象
(1)颗粒状石灰石中滴入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化学上把“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其他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其他物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其他物质”是无毒、无害的物质
C.“其他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一定不同
D.“其他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
10.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11.[易错题]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化学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是物理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2.(科学社会)[2019·荆州]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参考答案
1.
A
【解析】
“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冰晕”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
A
【解析】
面包发霉过程中有黄曲霉素等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汽油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瓷碗破裂过程中瓷碗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块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
B
【解析】
使用火药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指南针指引航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在用泥土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金属从化合物中被还原出来,属于化学变化。
4.
B
5.
B
【解析】
加注燃料只是物质的位置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火箭点火起飞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卫星与火箭分离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进入预定轨道只是物质的位置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6.
D
【解析】
水沸腾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蜡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动植物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
C
【解析】
解答此题时不仅要分辨清楚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还要注意它们的先后顺序,燃烧、腐烂、发酵均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蒸发、熔化、沸腾均不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爆炸也不一定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如气球因压力过大而爆炸。
8.有气泡产生,石灰石不断溶解
有蓝色沉淀产生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9.
D
10.
C
【解析】
沉淀是某些化学变化的现象,是否有沉淀生成不是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
11.
B
【解析】
冰加热产生水蒸气,是物理变化;高锰酸钾加热有氧气生成却是化学变化。加热固体有气体产生,这一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12.
B
【解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是把石头大块变成小块,运出山外,只是物质的形状和位置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蜡炬成灰泪始干”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是铁棒变成针,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只是物质的位置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