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教学目标分解
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习要求教学内容
知识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价值观
检测方法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比较
概括
反应
体验
领悟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
√
(2)
位置和范围
√
(2)BD
人口及分布
√
√
√
DE
美丽富饶的宝岛
地形
√
√
B
DE
气候
√
√
√
A
B
DE
河流
√
√
DE
风景名胜
√
AB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
(1)(2)
农产品丰富
√
√
(1)(2)B
外向型经济
台湾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特点
√
√
√
√
(1)A
B
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
√
√
(2)
说明:
1.学习要求分为三部分,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价值观。
2.检测方法分为口头检测,主要方法包括:(1)教师提问(2)学生互相提问;书面检测的主要题型包括:A
填空
,B.选择、C判断.、D.读图、E分析、F探究。
二、教学设计建议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历史发展、文化渊源上看,台湾历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2、位置和范围。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36000平方千米。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人口及分布。台湾人口2300多万,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地区。
【美丽富饶的宝岛】
1、地形。台湾以山地为主,主要有台湾山脉,玉峰是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2、气候。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3、河流。台湾岛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
4、风景名胜。如日月潭、阿里山、野柳地质公园等。
5、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茂密,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6、农产品丰富。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外向型经济】
1、台湾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60年代,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90年代,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二)教学方法建议
一、本节导入
旅游观光见闻引入。如果有去过台湾的学生,就从学生介绍自身的见闻引入。如果没有,就通过播放图片或视频等资料引入。
二、讲解内容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探究:
阅读课本P65—67页内容和图7.39、图7.40、图7.41和图7.42完成
1、从多个方面谈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2、阅读图7.41,指出台湾的位置、范围、领土组成。
3、分小组活动讨论完成P67页活动题第1、2题。
【美丽富饶的宝岛】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探究:
阅读课本P67--69页内容和图7.43、图7.44、图7.45和图7.46完成
1、台湾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2、台湾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3、台湾河流有什么特点/
4、台湾风景名胜有哪些?
5、台湾为什么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6、台湾有哪些农产品?
7、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完成P69页活动第1、2题。
【外向型经济】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学法提示:采用读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讨论探究:
阅读课本P69—70页内容和图7.47完成
1、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2、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3、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完成P70页活动第1、2、3题
三、教学效果检测
(一)课内检测题
1、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
A、海南岛
B、澎湖列岛
C、赤尾屿
D、台湾岛
2、台湾省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3、我国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海峡“是指
(
)
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台湾海峡
D、渤海海峡
读台湾略图(如图7-28),回答4—5题。
4、下列地理坐标,最接近台北的是
(
)
A、122°E、24°N
B、121.5°E、25°N
C、122°E、23°N
D、121°E、22°N
5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正确表述台湾省位置或范围的是(
)
A、北回归线从台湾岛中南部穿过
B、台湾省仅包括台湾岛和澎湖列岛
C、台湾岛西与广东省隔海相望
D、台湾岛北临台湾海峡,南临南海
6、下面关于台湾省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濒临印度洋
B、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地势西低东高,地形以山地为主
D、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北部
7、近年来,赴台湾地区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他们可以在宝岛(
)
A、品尝青稞酒
B、尝试高山滑雪
C、欣赏日月潭风光
D、体验沙漠风光
读图7-29,回答8—9题
8、台湾有“东方甜岛“之称,是因为那里盛产
(
)
A、甘蔗
B、菠萝
C、香蕉
D、芒果
9、我国大陆的游客可以在台湾岛实现“自由行“,这将直接有利于发展台湾的
(
)
1
工业
②农业
③旅游业
④金融业
⑤餐营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③⑤
10、小丽要到我国台湾岛去观光,导游想考考小丽的台湾岛知识,请你帮小丽选出正确的
(
)
A、温带和亚热带水果产量大
B、日月潭是该省最大的湖泊,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C、椰子树是台湾岛的著名树种
D、台湾岛居民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11、台湾省著名的物产有
(
)
A、橡胶、菠萝
B、香蕉、芒果
C、荔枝、香蕉
D、樟脑、甘蔗
12、台湾经济的发展特点是
(
)
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B、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
C、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D、外向型经济
读台湾岛交通及工业中心分布图(如图7-30),完成13—14题。
13、影响台湾岛交通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河流
B、气温
C、降水
D、地形
14、台北是图中所示的哪个城市
(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我国台湾省与日本在经济发展上的相同特点是
(
)
A、都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B、都以博彩业为主
C、都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D、都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二)课后练习题
1、图7-13中两图分别是“台湾海峡两岸地区略图”(左图)和“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沿北回归线附近)”(右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代表我国的两个港口城市,根据它们的位置判断,其名称分别是(
)
A、①高雄
②台中
B、①高雄
②基隆
C、①台中
②基隆
D、①基隆②高雄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_______海峡,B________山,C_________洋。
(3)1999年9月,台湾岛发生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湾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
(4)台湾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
(5)台湾省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西部,原因是_________。
2、阅读材料和图7-32“我国台湾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中国国家海洋局2013年5月23日发布消息称,中国海监66、46、26船编队继续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1)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它属于我国_________省,位于_________洋。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_________半球。
(2)台湾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去台湾旅游可以观赏最大的湖泊_________,品尝香蕉、菠萝、荔枝等亚热带和_________带水果,感受同根同源的文化。
(3)台湾省利用海岛多港口的优势发展了出口导向型经济,请列举本省一个著名的港口城市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