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上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地理模块测试(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义乌市上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地理模块测试(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6-08 18:3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义乌市上溪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6月阶段性测试
高一地理试卷
注意: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06年冥王星被科学家从原“九大行星”中除名,降级为矮行星。2015年7月14日,经过近10年的飞行,“新视野”号探测器成功抵达冥王星附近。完成1题。
1.冥王星降级的原因是(
)
A.质量不足,呈非圆球形
B.质量足够,但距离太阳较远
C.质量不足,无法清除轨道附近其他物体
D.质量不足,无法沿固定轨道绕太阳运行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读下图,完成第2题。
2.在月球绕地运行过程中,月球背面的月球探测器(
)
A.在①处经受太阳高温考验
B.在①处观测不到水星和金星
C.在②处能拍摄到地球照片
D.在②处可以观测到太阳黑子
3.太阳活动高峰年(
)
A.农业生产多倾向增产
B.磁暴现象减少
C.天气变化相对较平稳
D.降水显著增加
4.下列发电方式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有(
)
①燃煤发电
②地热发电
③水力发电
④风力发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A.渤海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6.关于地球外部圈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中有水
B.水圈中没有大气
C.大气圈位于内圈
D.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界线模糊
位于台湾省海边,有一种发育在砂岩上的奇特自然景观——“豆腐岩”。完成7、8题。
7.从成因上看,“豆腐岩”的岩石类似于(
)
A.流纹岩
B.板岩
C.石灰岩
D.片麻岩
8.造成“豆腐岩”形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海水侵蚀
B.风化作用、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海水沉积
D.风力沉积、风力侵蚀
很多科学家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之一。撞击产生了大量的碎片、尘埃,遮蔽天空,使温度骤降,植物大量死亡,恐龙随之灭绝。完成9、10题。
9.恐龙灭绝的时期是(
)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中生代早期
D.新生代早期
10.小行星撞击导致温度骤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到达地面的长波辐射减弱
B.大气吸收的短波辐射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右图表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相互转化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三大岩石类型和岩浆,数字代表地质作用类型。完成11、12题。
11.从岩石成因上看,花岗岩属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12.2018年10月,金沙江白格地区连续降雨发生的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该地质作用属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长江巫峡景观图”。完成13、14题。
13.M地质构造是(
)
A.地垒
B.地堑
C.向斜
D.背斜
14.形成巫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右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
布局部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甲、乙气压带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B.乙:副热带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
C.甲: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
D.乙:赤道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
16.非洲某地受气压带乙、风带②交替控制,其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17.1月份,被亚洲高压所切断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
D.副极地低气压带
右图为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丙地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19.对甲、乙两个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冷锋,锋面向东南移动
B.乙为暖锋,锋面向西南移动
C.甲为暖锋,锋面附近阴雨连绵
D.乙为冷锋,锋面附近风大浪高
澄碧河水库位于广西山区,因热力作用,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产生显著影响,下图是“水库蓄水后库区各月降水差值(指该月降水量与水库蓄水前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变化图”。完成20、21题。
20.蓄水后库区夏季降水变化与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增多——水库降温慢,加强空气对流
B.降水增多——水库增温快,加强空气对流
C.降水减少——水库增温慢,减弱空气对流
D.降水减少——水库降温快,减弱空气对流
21.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有(
)
①年降水量减少
②降水季节变化增大
③气温年较差变小
④气温日较差变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完成22、23题。
22.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
A.1月降水甲比乙多
B.气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
C.7月气温甲比乙低
D.降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
23.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
A.西北风的影响
B.副极地低压控制
C.沿岸暖流影响
D.盛行西风的控制
读右图。完成24、25题。
24.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塑造黄河三角洲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若此图表示某海域大洋环流示意图,则该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B.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C.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D.南半球中低纬海域
亚高山草甸土发育在较平缓的高寒山地上,表层富含有机质,下图为典型的亚高山草甸土剖面。完成26、27题。
26.亚高山草甸土表层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可能有(
)
①昼夜温差大
②成土母质富含有机质
③微生物分解作用慢
④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影响亚高山草甸土含石块较多的主要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降水
C.生物
D.地形
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28、29题。
28.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9.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新西兰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逐渐上升,下图为新西兰示意图。完成30、31题。
30.新西兰地处(
)
A.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31.新西兰具有优势的可再生能源有(
)
①地热能
②太阳能
③水能
④天然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雅西高速大部分路段位于川西高原,在某路段设计有两个穿行于山腹的螺旋形隧道(见右图)。完成32题。
32.图中路段采用螺旋形隧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耕地占用
B.减缓道路坡度
C.降低建设成本
D.缩短线路长度
33.我国7、8月,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雨带位于华南地区
B.雨带位于华北、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干旱少雨
D.江淮流域进入梅雨季节
海冰是冻结的海水,下图为部分年份北极地区海冰面积的年内变化图。完成34、35题。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年海冰年内融化速度最快月份均为9月
B.各年6月北极海冰融化速度大于结冰速度
C.造成海冰面积年内变化的主导因素为降水
D.2012年海冰面积的季节变化小于2016年
35.近年来北极海冰面积呈变小趋势,将会导致(
)
A.陆地海岸线逐渐变长
B.北冰洋航运条件变差
C.北极生态系统快速恢复
D.北极地区地面辐射增强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2019年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已发生三次喷发。
材料二:2019年7月4日台风“木恩”登陆越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材料三:左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右图为曼谷气候统计图。
(1)从气流运动角度,台风属于

(填天气系统),此次台风登陆时乙地的风向是

;受该台风影响,甲地区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3分)
(2)苏门答腊岛火山喷发频繁的原因是地处板块的

边界,地壳运动和

频繁。(2分)
(3)新加坡由于终年受

影响,全年高温多雨,其自然带类型主要是

。(2分)
(4)从天气状况角度分析曼谷7月均温低于4月的原因。(3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图1是中国某区域图,图2是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
塔里木河属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图中区域交通线路走向主要受

因素制约。(2分)
(2)本区域化学和生物风化较▲(填“强”或“弱”),影响其强弱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天山南坡的高山草甸分布高度高于北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天山迎风坡为▲(填“北坡”或“南坡”),随着海拔的升高该坡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4)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填地貌类型),请说出其有利自然条件。(3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黄土高原区域略图及塬梁峁景观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高原上受不同侵蚀程度影响,不断出现塬梁峁地貌。塬是范围较广、顶部较平坦的残留黄土高原面,梁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原,峁是孤立的黄土丘。
(1)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

产地(填能源名称)。该能源一般形成于

岩(填三大类岩石名称),是地质时期储存的

。(3分)
(2)从地质构造看,渭河平原属于

,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2分)
(3)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属于
▲分异规律,在黄土高原的多个小流域内,都能看到川地、冲沟等地形呈树枝状镶嵌在塬、梁、峁、土石山等之间的同一类地形单元里,这表现为

。(2分)
(4)描述AB黄河段侵蚀程度的变化特点,并推测其可能原因。(3分)
义乌市上溪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6月阶段性测试
高一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C
D
D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B
A
B
D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D
C
C
D
A
C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B
B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10分)
(1)气旋(1分);东北风(1分);洪涝(暴雨)(1分)
(2)消亡(1分);岩浆活动(1分)。
(3)赤道低气压带(1分);热带雨林带(1分)。
(4)7月受西南季风影响(1分),降水多,多阴雨天气(1分,答出降水多或阴雨天气就给1分),大气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1分)
37.(10分)
(1)地表径流(1分);地形(1分)。
(2)弱(1分);气候(1分)。
(3)热量(1分);北坡(1分);先增加后减少(1分)。
(4)冲积扇(1分);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分,任答两点)。
38.(10
分)
(1)煤炭(1分);沉积岩(1分);太阳能(1分)。
(2)地堑(1分);流水沉积(1分)

(3)地方性(1分);重复性(1分)

(4)从北往南侵蚀程度下降(1分);地形坡度北大南小;暴雨集中度北大南小;植被覆盖率北低南高(每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
第7、8题图
第15、16题图
第18、19题图
第20、21题图
第24、25题图
第26、27题图
第30、31题图
第32、33题图
第34、35题图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