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比热容 习题课件(2课时,34+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2 比热容 习题课件(2课时,34+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8 18:37:19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2 比热容
第7章


华师版
九年级
第1课时 比热容
1
2
3
4
5
6
7
8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习题链接
B
A
D
D
C
9
10
11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习题链接
B
B
12
13
14
A;小于;大
B;B
1.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
℃的水变成45
℃的水
【点拨】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形状无关。水凝结成冰,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因此改变。
【答案】B
2.(中考?上海)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点拨】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大,故A正确。
【答案】A
3.(中考?邵阳)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主要是因为水的(  )
A.质量较小
B.凝固点较低
C.沸点较高
D.比热容较大
【点拨】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体温不会升得过高;同理在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即使放出较多的热量,体温也不会过低,所以生物体内的水分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
【答案】D
4.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其物理意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下的半杯水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_。夏天,光脚走在海滩上会感觉到沙“烫脚”,走进海水中却感觉到海水很凉,这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沙子比热容的缘故。
1
kg的水每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为4.2×103
J
4.2×103J/(kg?℃)
大于
5.(中考?大连)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用水做冷却剂,是由于水的________较大的缘故;发动机温度降低是通过________方式减少内能的。
【点拨】因水的比热容较大,变化较小的温度,就能吸收较多的热量,所以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用水做冷却剂;发动机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减少内能的。
【答案】比热容;热传递
6.(中考?宁夏)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末温高
B.煤油的末温高
C.水吸收的热量多
D.煤油的温度变化量大
【点拨】因为不知道水和煤油的初温,所以无法判断水和煤油的末温高低,故A、B都错误;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Q吸=cmΔt可知,水的温度升高得少,煤油的温度升高得多,故D正确。
【答案】D
7.为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小明找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为什么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其中合理的是(  )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
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
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
【点拨】因为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多,用煤油做实验效果更明显。
【答案】C
8.(中考?益阳)用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钟表等实验器材来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1)设计实验时,需要对变量进行控制,下列变量控制中错误的是(  )
A.两个烧杯的规格相同
B.两个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
C.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
D.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
C
(2)请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解: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甲液体的温度/℃
?
?
?
?
?
乙液体的温度/℃
?
?
?
?
?
(3)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比热容大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9.(中考?曲靖)在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各控制内容,有必要的是(  )
A.加热时所用酒精灯里装有的酒精量必须相等
B.盛放液体的容器要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等
C.两种液体的体积要完全相等
D.两种液体的初温一定要相同
【点拨】部分学生会误认为比较升高的温度必须初温相同,而导致错选D。实验时只需要测量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即温度的变化值,不一定要求初温相同。
【答案】B
10.(中考?益阳)炎热的夏天,小明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低
C.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点拨】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石头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受到太阳同样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得慢,故河水是凉凉的,而石头的温度升高得快,热得烫脚。
【答案】B
11.如图是某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同一天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内陆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_,这是由于沙石的比热容________水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变化
________。
【点拨】根据公式Q=cmΔt可知,质量相同的沙石和水,从太阳光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和比热容c成反比,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因此吸收相同热量后沙石温度变化大,水的温度变化小。从图像可以看出曲线A的温度变化较大,因此曲线A是内陆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B是沿海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
【答案】A;小于;大 
12.(中考?漳州)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
仍安然无恙。
(1)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__,且水蒸发过程需要________热,所以甲球的温度升高得慢。
【点拨】由题意可知,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大,且水蒸发过程需要吸热,所以甲球的温度升高得慢。


(2)在加热过程中,乙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
【点拨】在加热过程中,乙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烛焰的热量传递给了气球和气球内的气体,所以是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
热传递
13.用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A、B两种液体加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如果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则__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2)如果A、B为同种液体,则________液体的质量较大。
【点拨】从图乙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条件下A温度升高得快,变化大,所以如果A、B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则B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如果A、B为同种液体,则升温快的质量小,升温慢的质量大,即B液体的质量较大。
B
B
14.(中考?盐城)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
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
18.0 
吸收的热量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
解:图像如图所示。
(4)沙子在1.0~1.5
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再用50
g水和100
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
g
水和100
g水的Q-Δt图像。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
Q=k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比相等。
沙子受热不均匀
质量(共36张PPT)
2 比热容
第7章


华师版
九年级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1
2
3
4
5
6
7
8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习题链接
C
B
C
做功;2.5×105
(1)92
J (2)铁
机械;184
9
10
11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习题链接
C
C
12
13
14
A
B
1.(中考?庆阳)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1
kg
水温度从5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  )
A.4.2×103
J
B.8.4×104
J
C.1.26×105
J
D.2.1×105
J
C
2.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之比是5:1,质量之比是1:2,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2,则水和干泥土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5:3
B.3:5
C.15:4
D.15:1
B
3.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
A.1:2
B.1:1
C.1:4
D.2:1
【点拨】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吸收热量之比为1:2,温度升高之比为2:1,根据Q=cmΔt计算可知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1:4。
【答案】C
4.(中考·重庆)小林将质量为2
kg的水从28
℃加热至沸腾时测得水温为98
℃,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c水=4.2×103/(kg·℃)]。
【点拨】(1)水的沸点是98℃,低于100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2)水在该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Q吸=c水
m(t-t0)=4.2×103
J/(kg·℃)×2
kg×(98
℃-
28
℃)=5.88×105
J。
【答案】小于;5.88×105
5.(中考?株洲)用一台电取暖器给有50
kg空气的房间加热。通电后取暖器的电热元件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一段时间后室温升高了5
℃,则空气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设空气的比热容为1.0×103
J/(kg?℃)。
【点拨】通电后取暖器的电热元件温度升高,是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空气吸收的热量:Q=
cmΔt=1.0×103
J/(kg·℃)×50
kg×5
℃=2.5×105
J。
【答案】做功;2.5×105
6.质量为200
g的沙子,吸收9.2×103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50
℃,则沙子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J/(
kg?℃),
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92×103
1千克沙子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是0.92×103焦耳
7.(中考·呼和浩特)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吸=cm(t-t0),
Q放=cm(t0-t)。已知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铝的比热容为0.88×103
J/(kg·℃)。
(1)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为2
g,温度从800
℃降低到700
℃,放出________热量。
【点拨】铁钉的质量m=2
g=2×10-3
kg,铁钉的温度从800
℃降低到700
℃,放出的热量:Q放=c铁m
(t0-t)=0.46×103
J/(kg·℃)×2×10-3
kg×(800
℃-700
℃)=92
J。
92
J
(2)相同质量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上升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_(填“铁”或“铝”)。

8.如图所示,在一试管里装入质量为100
g的干燥沙子,用软木塞把管口封住,在塞中插入温度计,测得此时沙子的温度为18
℃;然后用手指捏住试管上部上下晃动。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变为20
℃。沙子的温度之所以升高,是因为晃动试管时,试管内的沙子互相摩擦做功,
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沙子内能增加,温度升
高;在这一过程中,沙子的内能增加了_____J。
[沙子的比热容为0.92×103
J/(kg?℃)]
【点拨】晃动试管时,沙子互相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沙子内能增加,温度升高。Q=cm(t-t0)=0.92×103
J/(kg·℃)×0.1
kg×(20
℃-18
℃)=184
J。
【答案】机械;184
9.原来温度相同的甲、乙两块铁,已知
m甲=3
m乙,对它们分别加热,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当它们接触时(  )
A.温度从乙传给甲
B.热量由甲传给乙
C.热量由乙传给甲
D.甲、乙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答案】C
10.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  )
A.5.04×105
J
B.4.2×105
J
C.2.52×105
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又因为c水=4.2×103
J/(kg·℃),
所以c甲=2.1×103
J/(kg·℃),
甲物质10
min升高了60
℃,
Q甲吸=c甲
m甲Δt甲=2.1×103
J/(kg·℃)×2
kg×60
℃=2.52×105
J。
【答案】C
11.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
g的铅块加热到98
℃,再投入到80
g的12
℃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
℃。若不计热损失,求:
(1)水吸收的热量。
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水)
=4.2×103J/(kg?℃)×0.08
kg×(18
℃-12
℃)
=2
016
J;
(2)铅的比热容。
12.(中考?汕尾)如图所示是一款多功能洗衣机的简化电路图。此款洗衣机额定电压220
V,它有两个挡位,当开关置于位置1时(电路接入R1和R2)为加热状态,消耗功率为2
400
W;当开关置于位置2时(电路接入R2和电动机
)为保温洗涤状态。已知电阻R1
的阻值为22
Ω,水的比热容为c水=
4.2×103
J/(kg?℃)。
(1)在洗衣机内加入质量为20
kg、初温为20
℃的冷水,求加热到70
℃时水吸收的热量。
解:水需要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
=4.2×103
J/(kg·℃)×20
kg×(70
℃-20
℃)
=4.2×106
J;
(2)求R2的阻值。
(3)已知洗衣机在保温洗涤状态下工作时,电动机的功率为240
W,则此时通过电路的总电流为多少?
13.(自主招生?温州)用电阻丝加热某种物质,得到如图所示的熔化图像。电阻丝的发热功率为P,放出的热量有50%被该物质吸收,该物质的质量为m,则这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为(假设这种物质固态
和液体的比热容相同)(  )
【答案】A
14.(中考?随州)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随州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模型。
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
g水,室温20
℃;现向杯中倒入200
g、100
℃开水,摇一摇,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饮用后迅速将200
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2分别大约为(  )
A.50
℃,50

B.52
℃,39.2

C.40
℃,60

D.55
℃,55

【点拨】①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cm(t-t0),冷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0-t′);
②假设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凉水吸收,
所以Q吸=Q放,
即4.2×103
J/(kg·℃)×0.2
kg×(100
℃-t1)=
4.2×103
J/(kg·℃)×0.3
kg×(t1-20
℃);
解得t1=52
℃。
③速将200
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
即4.2×103
J/(kg·℃)×0.3
kg×(52
℃-t2)=
4.2×103
J/(kg·℃)×0.2
kg×(t2-20
℃);
解得t2=39.2
℃。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