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4、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2、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科学态度目标:
1、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2、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通过食物中的营养学习,帮助学生纠正日常生活中的挑食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食物中含有主要的六种营养成分。
【教学难点】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学生准备:花生米、肥肉、食用油、A4白纸、棉签、一次性手套;碘酒、淀粉、馒头、土豆、烧杯、滴管、培养皿、实验记录单;学习任务单。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收集有关营养成分资料。
课前准备:完成食物中的营养课前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挑食的甜甜》视频导入食物中营养。(板书:食物的营养)
二、探究活动
(一)、认识“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
1、师生交流对话,了解学生有关食物中营养的科学概念。
2、学生交流汇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课前学习单,学习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
物来源。
3、结合视频加深营养物质认识。
(二)、认识“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出示食物材料,猜测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学习辨别脂肪和淀粉实验方法。
3、出示本节课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规范学生滴加碘酒实验操作并指导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4、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并完成汇报得出结论,主要含有淀粉的食物是:花生、食用油、肥肉,主要含有脂肪的食物是:土豆、米饭、馒头。
5、出示饼干,拓展查资料这一科学方法。
(三)、认识一天食物中,我们获得了哪些营养
1、出示一天的食物,按营养成分分类。
2、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3、小结: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为了保持健康我们要吃不同的食物。
三、总结拓展
(一)总结收获
1、找出视频中甜甜生病的原因。
2、学生自由谈论本节课收获。
(二)应用生活
出示图片及文字1、免疫力下降,2、口腔溃疡,3、登山体力不支,思考该为甜甜准备哪类营养成分解决这三个问题。
(三)延伸
出示“胖女孩”图片,引发营养要均衡搭配的思考,为下节课做铺垫。
【板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
蛋白质
人体的主要成分
脂
肪
能量的主要来源
做实验
糖
类
查资料(看标签)
维生素
调节身体机能
矿物质
水
【表格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实验记录单
滨湖路小学山语城校区
四(
)班第()组
组长:
年
月
日
营养成分
作用
食物来源
实验表格二《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
滨湖路小学山语城校区
四(
)班第()组
组长:
年
月
日
请在合适的“□”里打“√”。
名称
实验1现象
是否含脂肪
实验2现象
是否含淀粉
肥肉
□有油迹
□无油迹
□有
□无
□变蓝色
□无变化
□有
□无
花生
□有油迹
□无油迹
□有
□无
□变蓝色
□无变化
□有
□无
油
□有油迹
□无油迹
□有
□无
□变蓝色
□无变化
□有
□无
米饭
□有油迹
□无油迹
□有
□无
□变蓝色
□无变化
□有
□无
馒头
□有油迹
□无油迹
□有
□无
□变蓝色
□无变化
□有
□无
土豆
□有油迹
□无油迹
□有
□无
□变蓝色
□无变化
□有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