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9 07: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认识新偏旁“户字头”;指导书写“爬、房”。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说说课文第3-5自然段的主要情节。
3.
初步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过程:
1、
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图片,认读词语“壁虎、墙壁”。
2.
读儿歌,巩固“墙”和“壁”的读音,初步认识小壁虎。
3.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
随文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圈不认识的字,猜猜他们的读音和意思。
2.
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把学生猜读错误改正过来。
3.
提炼猜字方法,师生互相补充。
4.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
图文对照,整体感知。
1.
出示第一幅图,引读第一自然段。通过动作演示理解“一挣”的动作。
2.
过渡语。
3.
看图读文说话。
(1)
逐一出示插图2.、3、4幅,图文对照,朗读3、4、5自然段。
(2)
说说小壁虎爬到哪里、找谁借尾巴。指名说好三句话。(教师随机板书:小河边、小鱼;大树上、老牛;房檐下、燕子。)
4.
图文对照朗读第6、7自然段,了解借尾巴的结果。
4、
学习3-5自然段,读好对话,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读。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2)
合作读对话。
(3)
交流:小鱼尾巴的作用。
(4)
小结:小壁虎来到(
),向(
)借尾巴,小鱼要用尾巴来(
)。
(5)
2.
学习第4自然段。
(1)
导语。出示图文。
(2)
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
(3)
指名两组同学进行朗读。
(4)
读后交流;了解牛尾巴的作用,随机做动作理解“甩”。联系上文,和小鱼摇尾巴这个动作进行比较。
3.
出示句式,说话:小壁虎来到(
),向(
)借尾巴,老牛要用尾巴来(


4.
学习第5自然段。
(1)
导语。
(2)
师生合作读。
(3)
理解“掌握方向”。
(4)
出示句式,说话:小壁虎来到(
),向(
)借尾巴,燕子要用尾巴来(
)。
5.
小结:根据句式连起来说说三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5、
借助词语,串讲故事。
1.导语: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鱼、老牛、燕子这三种动物的尾巴作用都不一样。现在你们能看着这几个词,选择其中一组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吗?
1、河边
摇着尾巴
游来游去
拨水
2、大树上
甩着尾巴
吃草
赶蝇子
3、房檐下
摆着尾巴
飞来飞去
掌握方向
六、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认识“爬、房”字形。
2.指导书写“爬、房”
3.教师范写、学生连写,反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