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
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孔子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了解“老师”的“师祖”
是谁吗?为什么尊他为教师的师祖呢?
孔子——博学,弟子3000,贤者72,收录贫民的孩子当学生
(2)同学们,你们知道博学的孔子也有回答不上来问题的时候吗?
而且这两个问题居然是两个小孩提出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两小儿辩日》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解决字音,讲通假字”知”。
3.再读课文。(抽生读、齐读)
(三)小组交流,疏通文意。
1.小组内相互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准备复述文章内容。
3.选两个小组的代表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
(四)再默读课文:解疑释惑,深入体会。
1.两小儿认为太阳在什么时候离我们远、什么时候离我们近?理由是什么?
板书:
晨近午远
近大远小
晨远午近
远凉近热
小组讨论:他们争执不下,就招来了谁?孔子怎样给他们判决的?(不能决也)孔子不能决也,他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故事内容谈谈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师预设:两小儿——善于观察和思考,能言善辩
孔子——不懂不装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生有涯而知无涯;实事求是
学生回答,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
(五)拓展延伸:(不具体解释答案,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同学们,那我们有谁能说说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呢?
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示:同学们,老师告诉你们——其实太阳早晚离我们的距离是差不多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早晚和季节冷热的差异,是什么原因早上看起来大些,中午看起来小些呢?
我们的科学家早已经研究清楚了,你们只要继续努力,在初中我们就会学到这些知识。那时候我们就能骄傲的说:
孔子先生不知道的答案我知道啦!
请大家用洪亮的声音告诉老师:你们会努力学习去找到答案吗?
......
好,老师一定为你们的努力和成长感到骄傲!
七、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
观察
思考
)
(
}
)近大远小
晨近午远
远凉近热
晨远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