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7份(-机械波、机械振动,力,热学,万有引力,电磁学,实验与光、原子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7份(-机械波、机械振动,力,热学,万有引力,电磁学,实验与光、原子物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7-07-04 12:21:00

文档简介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磁学
全国卷Ⅰ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b点的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
A、4V B、8V C、12V D、24V
全国卷Ⅰ如图所示,LOO’L’为一折线,它所形成的两个角∠LOO’和∠OO’L‘均为450。折线的右边有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OO’的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时间以l/v为单位)( D )
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
A、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0
B、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0
C、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0
D、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0
全国卷Ⅱ如图所示,在PQ、QR区域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一导线框abcdefa位于纸面内,框的邻边都互相垂直,bc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很长两个磁场区域,以a→b→c→d→e→f为线框中的电动势的正方向,以下四个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C)
北京卷电阻R1、R2交流电源按照图1所示方式连接,R1=10,R2=20。合上开关后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
A、通过R1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A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C、通过R2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A D、R2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北京卷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绝缘面上有一带电小滑块。开始时滑块静止。若在滑块所在空间加一水平匀强电场E1,持续一段时间后立即换成与E1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E2。当电场E2与电场E1持续时间相同时,滑块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动能。在上述过程中,E1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1,冲量大小为I1;E2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2,冲量大小为I2。则
A、I1= I2 B、4I1= I2
C、W1= 0.25 W2 =0.75 D、W1= 0.20 W2 =0.80
山东卷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
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
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
D.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
山东卷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山东卷用相同导线绕制的边长为L或2L的四个闭合导体线框,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进入右侧匀强磁场,如图所示。在每个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M、N两点间的电压分别为Ua、Ub、Uc和Ud.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Ua四川卷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可以分别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P1和P2以相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场方向平行时
A.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P2转动时的电流
B.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动势小于绕P2转动时的电动势
C.线圈绕P1和P2转动时电流的方向相同,都是a→b→c→d
D 线圈绕P1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绕P2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
四川卷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 长ad=0.6m,宽ab=0.3m,O、e分别是ad、bc的中点,以ad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上无磁场),磁感应强度B=0.25T。一群不计重力、质量m=3×10-7kg、电荷量q=+2×10-3C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5×102m/s沿垂直ad方向且垂直于磁场射入磁场区域
A.从Od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Oa边
B.从aO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ab边
C.从Od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Oa边和ab边
D.从aO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ab边和be边
上海卷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电流强度为I、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导线有力F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在物理学中,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电场强度等。
上海卷如图所示,AB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AB=100V,R0=40,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D两端电压UCD为80V,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为5A。
上海卷在磁感应强度B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放入一段通电导线。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个以速度v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qvB,该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NqvB。
上海卷如图所示,自耦变压器输入端A、B接交流稳压电源,其电压有效值UAB=100V,R0=40,当滑动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C、D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CD为200V,通过电阻R0的电流有效值为5A。
上海卷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和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射线,射线b为射线。
上海卷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长导线,用其中一根绕成如图(a)所示的螺线管,当该螺线管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时,测得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若将另一根长导线对折后绕成如图(b)所示的螺线管,并通以电流强度也为I的电流时,则在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A)0。 (B)0.5B。 (C)B。 (D)2 B。
上海卷一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由A点无初速释放,先后经过电场中的B点和C点。点电荷在A、B、C三点的电势能分别用EA、EB、EC表示,则EA、EB和EC间的关系可能是 ( )
(A)EA>EB>EC。 (B)EA<EB<EC。(C)EA<EC<EB。 (D)EA>EC>EB。
天津卷将阻值为5Ω的电阻接到内阻不计的交流电源上,电源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0.25Hz B.通过电阻的电流为A
C.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2.5W D.用交流电压表测得电阻两端的电压是5V
天津卷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处以速度v进入磁场,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与x轴正方向成120°角,若粒子穿过y轴正半轴后在磁场中到x轴的最大距离为a,则该粒子的比荷和所带电荷的正负是
A.,正电荷 B.,正电荷
C. ,负电荷 D. ,负电荷
广东卷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广东卷图2所示的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由A、B、C、D、A'、B'、C'、D'作为顶点构成一正方体空间,电场方向与面ABCD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D两点间电势差UAD与A A'两点间电势差UAA'
B.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沿路径A→D→D'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C.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沿路径A→D→D'移到D'点,电势能减小
D.带电的粒子从A点移到C'点,沿对角线A C'与沿路径A→B→B'→C'电场力做功相同
广东卷平行板间加如图4(a)所示周期变化的电压,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静止在平行板中央,从t=0时刻开始将其释放,运动过程无碰板情况。图4(b)中,能定性描述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正确的是(A)
广东卷图5是霓虹灯的供电电路,电路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已知变压器原线圈与副线圈匝数比,加在原线圈的电压为(V),霓虹灯正常工作的电阻R=440kΩ,I1、I2表示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电压6220V,副线圈中的电流14.1mA
B.副线圈两端电压4400V,副线圈中的电流10.0mA
C.I1I2
重庆卷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15图,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 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 A,若电源电动势为12.5 V,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
A.35.8 W B.43.2 W C.48.2 W D.76.8 W
重庆卷如题16图,悬挂在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A.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B到达悬点O的正下方并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B的电量分别为q1和q2, θ分别为30°和45°.则q2/q1为
A.2 B.3 C.2 D.3
重庆卷真空中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由铂和钾(其极限波长分别为λ 1和λ 2)制成,板面积为S,间距为d.现用波长为λ (λ 2<λ <λ 2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则电容器的最终带电量成正比
A. B. C. D.
海南卷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为自感线圈,为电源,为开关,关于两灯泡点亮和熄灭的先后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上开关,先亮,后亮;断开开关,、同时熄灭
B.合上开关,先亮,后亮;断开开关,先熄灭,后熄灭
C.合上开关,先亮,后亮;断开开关,、同时熄灭
D.合上开关,、同时亮;断开开关,先熄灭,后熄灭
海南卷粒子甲的质量与电荷量分别是粒子乙的4倍与2倍,两粒子均带正电。让它们在匀强磁场中同一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开始运动。已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以下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粒子运动轨迹的是(A)
海南卷一白炽灯泡的额定功率与额定电压分别为36W与36V。若把此灯泡接到输出电压为18 V的电源两端,则灯泡消耗的电功率
A.等于36WW   B.小于36W,大于9 W C.等于9W    D.小于36W
海南卷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匀强电场,电场沿竖直方向。两个比荷(即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不同的带正电的粒子和,从电容器的点(如图)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射入两平行板之间。测得和了与电容极板的撞击点到入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2。若不计重力,则和的比荷之比是
A. 1:2   B. 1:8   C.  2:1   D.  4:1
海南卷如图所示,固定在点的正点电荷的电场中有、两点,已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把一正的点电荷从点沿直线移到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
B.若把一正的点电荷从点沿直线移到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增加
C.若把一负的点电荷从点沿直线移到点,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
D.若把一负的点电荷从点沿直线移到点,再从点沿不同路径移回到点;则该电荷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场力对该电荷所做的功,电势能不变
海南卷某发电厂用2.2KV的电压将电能输出到远处的用户,后改为用22KV的电压,在既有输电线路上输送同样的电功率。前后两种输电方式消耗在输电线上的电功率之比为100。要将2.2KV的电压升高到22KV,若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180匝,则副线圈的匝数应该是1800匝。
宁夏卷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该交流电的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100sin(25t)V
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 Hz
C.该交流电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00
D.若将该交流电压加在阻值R=100 Ω的电阻两端,则电阻消耗的功率时50 W
宁夏卷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和小球2均带正电,电量分别为q1和q2(q1>q2)。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A. B.
C. D.
宁夏卷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宁夏卷电阻R、电容C与一线圈连成闭合电路,条形磁铁静止于线圈的正上方,N极朝下,如图所示。现使磁铁开始自由下落,在N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流过R的电流方向和电容器极板的带电情况是
A.从a到b,上极板带正电 B.从a到b,下极板带正电
C.从b到a,上极板带正电 D.从b到a,下极板带正电
宁夏卷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的长度为1 m,D为AB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ΔABC所在平面,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6 V和2 V。设场强大小为E,一电量为1×10-6 C的正电荷从D点移到C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则
A.W=8×10-6 J,E>8 V/m B.W=6×10-6 J,E>6 V/m
C.W=8×10-6 J,E≤8 V/m D.W=6×10-6 J,E≤6 V/m
宁夏卷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有电量q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沿垂直于半圆直径AD方向经P点(AP=d)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影响)。
⑴如果粒子恰好从A点射出磁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⑵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Q点切线方向的夹角为φ(如图)。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⑴由于粒子在P点垂直射入磁场,故圆弧轨道的圆心在AP上,AP是直径。
设入射粒子的速度为v1,由洛伦兹力的表达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⑵设O/是粒子在磁场中圆弧轨道的圆心,连接O/Q,设O/Q=R/。
由几何关系得:
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
设入射粒子的速度为v,由 解出:
全国卷Ⅰ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M=19m的金属球并排悬挂。现将绝缘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600的位置自由释放,下摆后在最低点与金属球发生弹性碰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已知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点处。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0。
设:小球m的摆线长度为l
小球m在下落过程中与M相碰之前满足机械能守恒: ①
m和M碰撞过程满足: ②

联立 ②③得: ④
说明小球被反弹,而后小球又以反弹速度和小球M发生碰撞,满足:


解得: ⑦
整理得: ⑧
所以: ⑨
而偏离方向为450的临界速度满足: ⑩
联立① ⑨ ⑩代入数据解得,当n=2时,
当n=3时, 所以,最多碰撞3次
全国卷Ⅰ两屏幕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去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x和y轴,交点O为原点,如图所示。在y>0,0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出有一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沿x周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入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7T/12,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
解:对于y轴上的光屏亮线范围的临界条件如图1所示:带电粒子的轨迹和x=a相切,此时r=a,y轴上的最高点为y=2r=2a ;
对于 x轴上光屏亮线范围的临界条件如图2所示:左边界的极限情况还是和x=a相切,此刻,带电粒子在右边的轨迹是个圆,由几何知识得到在x轴上的坐标为x=2a;速度最大的粒子是如图2中的实线,又两段圆弧组成,圆心分别是c和c’ 由对称性得到 c’在 x轴上,设在左右两部分磁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和t2,满足
解得 由数学关系得到:
代入数据得到:
所以在x 轴上的范围是
全国卷Ⅱ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其他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是y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h;C是x轴上的一点,到O的距离为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同过C点进入磁场区域,并在此通过A点,此时速度与y轴正方向成锐角。不计重力作用。试求:
(1)粒子经过C点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1)以a表示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有qE=ma
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设粒子从A点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v0,由A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
由式得
设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v垂直于x轴的分量
由式得
设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则有
由式得
(2)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做速率为v的圆周运动。若圆周的半径为R,则有
设圆心为P,则PC必与过C点的速度垂直,且有。用表示与y轴的夹角,由几何关系得
由式解得
由式得 。
北京卷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形平板电极,平行正对放置,相距为d,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板间电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
一个粒子从正极板边缘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到达抚极板是恰好落在极板中心。
已知质子电荷为e,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视为m,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1)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2)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a;
(3)粒子的初速度v0。
(1)极间场强;
(2)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
(3)由,得:
北京卷环保汽车将为2008年奥运会场馆服务。某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总质量。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v=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驱动电机的输入电流I=50A,电压U=300V。在此行驶状态下
(1)求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
(2)若驱动电机能够将输入功率的90%转化为用于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P机,求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的比值(g取10m/s2);
(3)设想改用太阳能电池给该车供电,其他条件不变,求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小面积。结合计算结果,简述你对该设想的思考。
已知太阳辐射的总功率,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太阳光传播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约有30%的能量损耗,该车所用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5%。
(1)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
(2)在匀速行驶时
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之比 。
(3)当阳光垂直电磁板入射式,所需板面积最小,设其为S,距太阳中心为r的球面面积。
若没有能量的损耗,太阳能电池板接受到的太阳能功率为,则
设太阳能电池板实际接收到的太阳能功率为P,
由于,所以电池板的最小面积
分析可行性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北京卷用密度为d、电阻率为、横截面积为A的薄金属条制成边长为L的闭合正方形框。如图所示,金属方框水平放在磁极的狭缝间,方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设匀强磁场仅存在于相对磁极之间,其他地方的磁场忽略不计。可认为方框的边和边都处在磁极之间,极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框从静止开始释放,其平面在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
(1)求方框下落的最大速度vm(设磁场区域在数值方向足够长);
(2)当方框下落的加速度为时,求方框的发热功率P;
(3)已知方框下落时间为t时,下落高度为h,其速度为vt(vt(1)方框质量 方框电阻
方框下落速度为v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流
方框下落过程,受到重力G及安培力F,
,方向竖直向下
,方向竖直向下
当F=G时,方框达到最大速度,即v=vm

方框下落的最大速度
(2)方框下落加速度为时,有,

方框的发热功率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恒定电流I0的表达式 。
山东卷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如图所示,在真空状态下,脉冲阀P喷出微量气体,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价位的正离子,自a板小孔进入a、b间的加速电场,从b板小孔射出,沿中线方向进入M、N板间的偏转控制区,到达探测器。已知元电荷电量为e,a、b板间距为d,极板M、N的长度和间距均为L。不计离子重力及进入a板时的初速度。
(1)当a、b间的电压为U1时,在M、N间加上适当的电压U2,使离子到达探测器。请导出离子的全部飞行时间与比荷K(K=ne/m)的关系式。
(2)去掉偏转电压U2,在M、N间区域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若进入a、b间所有离子质量均为m,要使所有的离子均能通过控制区从右侧飞出,a、b间的加速电压U1至少为多少?
(1)由动能定理:neU1=1/2mv2
n价正离子在a、b间的加速度a1=neU1/md
在a、b间运动的时间t1=v/a1=d
在MN间运动的时间:t2=L/v
离子到达探测器的时间:
t=t1+t2=
(2)假定n价正离子在磁场中向N板偏转,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设轨迹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nevB=mv2/R
离子刚好从N板右侧边缘穿出时,由几何关系:R2=L2+(R-L/2)2
由以上各式得:U1=25neL2B2/32m 当n=1时U1取最小值Umin=25eL2B2/32m
四川卷如图所示,P、Q为水平面内平行放置的光滑金属长直导轨,间距为L1,处在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的匀强磁场中。一导体杆ef垂直于P、Q放在导轨上,在外力作用下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量为m、每边电阻均为r、边长为L2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置于竖直平面内,两顶点a、b通过细导线与导轨相连,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的匀强磁场垂直金属框向里,金属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其余电阻和细导线对a、b点的作用力。
(1)通过ab边的电流Iab是多大
(2)导体杆ef的运动速度v是多大
解:(1)设通过正方形金属框的总电流为I,ab边的电流为Iab,dc边的电流为Idc,有
① ②
金属框受重力和安培力,处于静止状态,有   ③
由①②③解得:   ④
(2)由(1)可得   ⑤
设导体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E,有E=B1L1v    ⑥
设ad、dc、cb三边电阻串联后与ab边电阻并联的总电阻为R,则     ⑦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E/R      ⑧ 
由⑤~⑧解得       ⑨
四川卷如图所示,一根长L=1.5m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竖直固定在场强为E=1.0×105N/C、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倾斜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杆的下端M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电荷量Q=+4.5×10-6C;另一带电小球B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电荷量q=+1.0×10-6C,质量m=1.0×10-2kg。现将小球B从杆的上端N静止释放,小球B开始运动。(静电力常量k=9.0 ×109N·m2/C2.取g=10m/s2)
(1)小球B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小球B的速度最大时,距M端的高度h1为多大
(3)小球B从N端运动到距M端的高度h2=0.61m时,速度为v=1.0m/s,求此过程中小球B的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解:(1)开始运动时小球B受重力、库仑力、杆的弹力和电场力,沿杆方向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
解得 ②
代入数据解得:a=3.2m/s2 ③
(2)小球B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即   ④
解得        ⑤
代入数据解得h1=0.9m ⑥
(3)小球B从开始运动到速度为v的过程中,设重力做功为W1,电场力做功为W2,库仑力做功为W3,根据动能定理有    ⑦
W1=mg(L-h2) ⑧
W2=-qE(L-h2)sinθ ⑨
解得     ⑩
设小球的电势能改变了ΔEP,则ΔEP=-(W2+W3)    
   ΔEP=8.2×10-2J   
上海卷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存在着匀强电场。电量为q、动能为Ek的带电粒子从a点沿ab方向进入电场,不计重力。
(1)若粒子从c点离开电场,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
(2)若粒子离开电场时动能为Ek’,则电场强度为多大?
(1)L=v0t,L==,所以E=,qEL=Ekt-Ek,所以Ekt=qEL+Ek=5Ek,
(2)若粒子由bc边离开电场,L=v0t,vy==,Ek’-Ek=mvy2==,所以E= EQ \F(2,qL) ,
若粒子由cd边离开电场,qEL=Ek’-Ek,所以E=,
上海卷如图(a)所示,光滑的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间距为L、导轨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质量为m的导体棒垂直跨接在导轨上。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不计,且接触良好。在导轨平面上有一矩形区域内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开始时,导体棒静止于磁场区域的右端,当磁场以速度v1匀速向右移动时,导体棒随之开始运动,同时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f的恒定阻力,并很快达到恒定速度,此时导体棒仍处于磁场区域内。
(1)求导体棒所达到的恒定速度v2;
(2)为使导体棒能随磁场运动,阻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3)导体棒以恒定速度运动时,单位时间内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和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各为多大?
(4)若t=0时磁场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较短时间后,导体棒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t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在时刻t导体棋睥瞬时速度大小为vt,求导体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1)E=BL(v1-v2),I=E/R,F=BIL=,速度恒定时有:
=f,可得:v2=v1-,
(2)fm=,
(3)P导体棒=Fv2=f EQ \B(v1-) ,P电路=E2/R==,
(4)因为-f=ma,导体棒要做匀加速运动,必有v1-v2为常数,设为v,a=,则-f=ma,可解得:a=。
天津卷两根光滑的长直金属导轨导轨MN、M'N'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M、M'处接有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均为R,电容器的电容为C。长度也为l、阻值同为R的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ab在外力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且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在ab运动距离为s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求:
(1)ab运动速度v的大小;(2)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1)设ab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回路中电流为I,ab运动距离s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E=BLv I= t= Q=I2(4R)t 由上述方程得:v=
(2)设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则有:U=IR郝双 师制作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CU 解得q=
天津卷离子推进器是新一个代航天动力装置,可用于卫星姿态控制和轨道修正。推进剂从图中P处注入,在A处电离出正离子,BC之间加有恒定电压,正离子进入B时的速度忽略不计,经加速后形成电流为I的离子束后喷出。已知推进器获得的推力为F,单位时间内喷出的离子质量为J。为研究问题方便,假定离子推进器在太空中飞行时不受其他外力,忽略推进器运动速度。
(1)求加在BC间的电压U; (2)为使离子推进器正常运行,必须在出口D处向正离子束注入电子,试解释其原因。
(1)设一个正离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加速后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qU=mv2
设离子推进器在Δt时间内喷出质量为ΔM的正离子,并以其为研究对象,推进器ΔM的作用力F',由动量定理,有
F'Δt=ΔMv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F
设加速后离子束的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为n,则有I=nqvS J=nmvS
两式相比可得= 又I= 解得U=
(2)推进器持续喷出正离子束,会使带有负电荷的电子留在其中,由于库仑力作用将来严重阻碍正离子的继续喷出,电子积累足够多时,甚至会将喷出的正离子再吸引回来,致使推进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在出口D处发射电子注入到正离子束,以中和正离子,使推进器获得持续推力。
广东卷如图15(a)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导轨相距L,距左端L处的中间一段被弯成半径为H的1/4圆弧,导轨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H的水平面上。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右段区域存在磁场B0,左段区域存在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磁场B(t),如图15(b)所示,两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上。在圆弧顶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从金属棒下滑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0滑到圆弧顶端。设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问金属棒在圆弧内滑动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2)求0到时间t0内,回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量。
(3)探讨在金属棒滑到圆弧底端进入匀强磁场B0的一瞬间,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解:(1)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发生改变。因为金属棒滑到圆弧任意位置时,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 ①
(2)0—t0时间内,设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0,感应电流为I,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为Q,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②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③
由焦定律及②③有: ④
(3)设金属进入磁场B0一瞬间的速度变v,金属棒在圆弧区域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金属棒进入磁场B0区域瞬间的感应电动势为E,则: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⑤⑥,求得感应电流: ⑦
根据⑦讨论:I.当时,I=0;
II.当时,,方向为;
III.当时,,方向为。
广东卷如图16所示,沿水平方向放置一条平直光滑槽,它垂直穿过开有小孔的两平行薄板,板相距3.5L。槽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球A带电量为+2q,球B带电量为-3q,两球由长为2L的轻杆相连,组成一带电系统。最初A和B分别静止于左板的两侧,离板的距离均为L。若视小球为质点,不计轻杆的质量,在两板间加上与槽平行向右的匀强电场E后(设槽和轻杆由特殊绝缘材料制成,不影响电场的分布),求:
(1)球B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大小;
(2)带电系统从开始运动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所需的时间及球A相对右板的位置。
解:对带电系统进行分析,假设球A能达到右极板,电场力对系统做功为W1,有:

而且还能穿过小孔,离开右极板。
假设球B能达到右极板,电场力对系统做功为W2,有:
综上所述,带电系统速度第一次为零时,球A、B应分别在右极板两侧。 ②
(1)带电系统开始运动时,设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 ③
球B刚进入电场时,带电系统的速度为v1,有: ④
由③④求得: ⑤
(2)设球B从静止到刚进入电场的时间为t1,则: ⑥
将③⑤代入⑥得: ⑦
球B进入电场后,带电系统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 ⑧
显然,带电系统做匀减速运动。设球A刚达到右极板时的速度为v2,减速所需时间为t2,则有: ⑨ ⑩
求得: ⑾
球A离电场后,带电系统继续做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3,再由牛顿第二定律:

设球A从离开电场到静止所需的时间为t3,运动的位移为x,则有: ⒀

求得: ⒂
由⑦⑾⒂可知,带电系统从静止到速度第一次为零所需的时间为:

球A相对右板的位置为: ⒄
广东卷图17是某装置的垂直截面图,虚线A1A2是垂直截面与磁场区边界面的交线,匀强磁场分布在A1A2的右侧区域,磁感应强度B=0.4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1A2与垂直截面上的水平线夹角为45°。A1A2在左侧,固定的薄板和等大的挡板均水平放置,它们与垂直截面交线分别为S1、S2,相距L=0.2m。在薄板上P处开一小孔,P与A1A2线上点D的水平距离为L。在小孔处装一个电子快门。起初快门开启,一旦有带正电微粒通过小孔,快门立即关闭,此后每隔T=3.0×10-3s开启一此并瞬间关闭。从S1S2之间的某一位置水平发射一速度为v0的带正电微粒,它经过磁场区域后入射到P处小孔。通过小孔的微粒与档板发生碰撞而反弹,反弹速度大小是碰前的0.5倍。
(1)经过一次反弹直接从小孔射出的微粒,其初速度v0应为多少?
(2)求上述微粒从最初水平射入磁场到第二次离开磁场的时间。(忽略微粒所受重力影响,碰撞过程无电荷转移。已知微粒的荷质比。只考虑纸面上带电微粒的运动)
解:如图2所示,设带正电微粒在S1S2之间任意点Q以水平速度v0进入磁场,微粒受到的洛仑兹力为f,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有:f=qv0B ①

由①②得:
欲使微粒能进入小孔,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 ③
代入数据得:80m/s欲使进入小孔的微粒与挡板一次相碰返回后能通过小孔,还必须满足条件: 其中n=1,2,3,…… ④
由①②③④可知,只有n=2满足条件,即有:v0=100m/s ⑤
(2)设微粒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0,从水平进入磁场到第二次离开磁场的总时间为t,设t1、t4分别为带电微粒第一次、第二次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第一次离开磁场运动到挡板的时间为t2,碰撞后再返回磁场的时间为t3,运动轨迹如答图2所示,则有:
⑥ ⑦ ⑧ ⑨ ⑩
(s) ⑾
江苏卷如图所示,带电量分别为4q和-q的小球A、B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细杆上,相距为d。若杆上套一带电小环C,带电体A、B和C均可视为点电荷。
(1)求小环C的平衡位置。
(2)若小环C带电量为q,将小环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x∣<(3)若小环C带电量为-q,将小环拉离平衡位置一小位移x(∣x∣<(提示:当<<1时,则 )
江苏卷磁谱仪是测量能谱的重要仪器。磁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射源S发出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被限束光栏Q限制在2的小角度内,粒子经磁场偏转后打到与束光栏平行的感光片P上。(重力影响不计)
(1)若能量在E∽E+ΔE(ΔE>0,且ΔE<<E)范围内的粒子均垂直于限束光栏的方向进入磁场。试求这些粒子打在胶片上的范围Δx1 .
(2)实际上,限束光栏有一定的宽度,粒子将在2角内进入磁场。试求能量均为E的粒子打到感光胶片上的范围Δx2
江苏卷如图所示,空间等间距分布着水平方向的条形匀强磁场,竖直方向磁场区域足够长,磁感应强度B=1T,每一条形磁场区域的宽度及相邻条形磁场区域的间距均为d=0.5m,现有一边长l=0.2m、质量m=0.1kg、电阻R=0.1Ω的正方形线框MNOP以v0=7m/s的初速从左侧磁场边缘水平进入磁场,求
(1)线框MN边刚进入磁场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F。
(2)线框从开始进入磁场到竖直下落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3)线框能穿过的完整条形磁场区域的个数n。
重庆卷t=0时,磁场在xOy平面内的分布如题23图所示.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0,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相邻磁场区域的磁场方向相反.每个同向磁场区域的宽度均为l0.整个磁场以速度v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
(1)若在磁场所在区间,xOy平面内放置一由a匝线圈串联而成的矩形导线框abcd,线框的bc边平行于x轴.bc=lB、ab=L,总电阻为R,线框始终保持静止.求
①线框中产生的总电动势大小和导线中的电流大小;
②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2)该运动的磁场可视为沿x轴传播的波,设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画出L=0时磁感应强度的波形图,并求波长和频率f.
解:(1) ①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为v,任意时刻线框中电动势大小 g=2nBvLv (1)
导线中的电流大小I= (2)
②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3)
由左手定则判断,线框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沿x轴正方向.
(2)磁感应强度的波长和频率分别为 (4)
(3) (5)
t=0时磁感应强度的波形图如答23图
答23图
重庆卷飞行时同质谱仪可通过测量离子飞行时间得到离子的荷质比q/m.如题24图1,带正电的离子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进入长度为L的真空管AB,可测得离子飞越AB所用时间L1.改进以上方法,如图24图2,让离子飞越AB后进入场强为E(方向如图)的匀强电场区域BC,在电场的作用下离子返回B端,此时,测得离子从A出发后飞行的总时间t2,(不计离子重力)
(1)忽略离子源中离子的初速度,①用t1计算荷质比;②用t2计算荷质比.
(2)离子源中相同荷质比离子的初速度不尽相同,设两个荷质比都为q/m的离子在A端的速度分别为v和v′(v≠v′),在改进后的方法中,它们飞行的总时间通常不同,存在时间差Δt.可通过调节电场E使Δt=0.求此时E的大小.
解:(1) ①设离子带电量为q,质量为m,经电场加速后的速度为v,则
2 (1)
离子飞越真空管,AB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L=m1 (2)
由(1)、(2)两式得离子荷质比
(3)
②离子在匀强电场区域BC中做往返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qE=ma (4)
L2= (5)
由(1)、(4)、(5)式得离子荷质比
或 (6)
两离子初速度分别为v、v′,则
(7)
l′=+ (8)
Δt=t-t′= (9)
要使Δt=0,则须 (10)
所以E= (11)
海南卷据报道,最近已研制出一种可投入使用的电磁轨道炮,其原理如图所示。炮弹(可视为长方形导体)置于两固定的平行导轨之间,并与轨道壁密接。开始时炮弹在导轨的一端,通以电流后炮弹会被磁力加速,最后从位于导轨另一端的出口高速射出。设两导轨之间的距离m,导轨长L=5.0m,炮弹质量。导轨上的电流I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可以认为,炮弹在轨道内运动时,它所在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为B=2.0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若炮弹出口速度为,求通过导轨的电流I。忽略摩擦力与重力的影响。
在导轨通有电流I时,炮弹作为导体受到磁场施加的安培力为F=IwB ①
设炮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则有因而   F=ma ②
炮弹在两导轨间做匀加速运动,因而           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④
代入题给数据得:               ⑤
评分参考:①式3分,②式2分,③式2分,结果2分(⑤式2分,⑤式错④式对,给1分)
v
+
1
2
3
4
5
6
0
100
u/V
t/10-2 s
E
球1
球2
A1
A2
V
S
R1
R2
R3
a
b
E r
N
S
R
C
a
b
A
D
B
C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学
全国卷Ⅰ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0C)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界释放了热量
全国卷Ⅱ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
B、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
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
北京卷为研究影响家用保温瓶保温效果的因素,某同学在保温瓶中灌入热水,现测量初始水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末态水温。改变实验条件,先后共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瓶内水量(mL) 初始水温(0C) 时间(h) 末态水温(0C)
1 1000 91 4 78
2 1000 98 8 74
3 1500 91 4 80
4 1500 98 10 75
5 2000 91 4 82
6 2000 98 12 77
下列眼镜方案中符合控制变量方法的是
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3、5次实验数据
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2、4、6次实验数据
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2、3次实验数据
若研究保温时间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4、5、6次实验数据
四川卷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只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胶塞。用打气筒慢慢向筒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这时读出温度计示数。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后
A.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C.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D.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上海卷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U型玻璃管内,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能使h变大的原因是()
(A)环境温度升高。 (B)大气压强升高。
(C)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 (D)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
上海卷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不计,在A、B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A、B之间运动,B左面汽缸的容积为V0,A、B之间的容积为0.1V0。开始时活塞在B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0.9p0(p0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97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直至399.3K。求:
(1)活塞刚离开B处时的温度TB;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
(3)在右图中画出整个过程的p-V图线。
(1)=,TB=333K,
(2)=,p=1.1p0,
(3)图略。
天津卷A、B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B.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C.A和B中水银体积保持不变,故内能增量相同
D.A和B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
广东卷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1、V1、T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2、V2、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 =p2,V1=2V2,T1= T2 B.p1 =p2,V1=V2,T1= 2T2
C.p1 =2p2,V1=2V2,T1= 2T2 D.p1 =2p2,V1=V2,T1= 2T2
广东卷图7为焦耳实验装置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
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
江苏卷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江苏卷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去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重庆卷氧气钢瓶充气后压强高于外界人气压,假设缓慢漏气时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且保持不变,氧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漏气过程中瓶内氧气
A.分子总数减少,分子总动能不变 B.密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吸收热量,膨胀做功 D.压强降低,不对外做功
海南卷(1)有以下说法:
  A. 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 即使气体的温度很高,仍有一些分子的运动速度是非常小的
C. 对物体做功不可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D. 如果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则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E. 一由不导热的器壁做成的容器,被不导热的隔板分成甲、乙两室。甲室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的气体,乙室为真空,如图所示。提起隔板,让甲室中的气体进入乙室,若甲室中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提起隔板后当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其温度仍为T
F. 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制冷机的工作是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G. 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温度降低时,速度大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增加
H. 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全部变成有用的机械功是不可能的
其中正确的是_A、B、E、G
(选对一个给1分,选错一个扣1分,选错两个扣3分,选错三个扣5分,最低得分为0分)
 (2)如图,在大气中有一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筒,它由a、b和c三个粗细不同的部分连接而成的,各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和。已知大气压强为po,温度为To。两活塞A和B用一根长为4l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相连,把温度为To的空气密封在两活塞之间,此时两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对被密封的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长升到T。若活塞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可忽略,此时两活塞之间气体的压强可能为多少?
解:设加热前,被密封气体的压强为p1,轻线的张力为f。因而活塞处在静止状态,对A活塞有
            ①
对B活塞有
              ② 
由①②式得
    p1 =p0 ③
f=0 ④ 
即被密封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细线处在拉直的松驰状态。这时气体的体积
           ⑤
对气体加热时,被密封气体温度缓慢升高,两活塞一起向左缓慢移动。气体体积增大,压强保持p1 不变,若持续加热,此过程会一直持续到活塞向左移动的距离等于l为此,这时气体体积
              ⑥
设此时气体的温度为T2,由盖-吕萨克定律有
                    ⑦
由③⑥⑦式得
                    ⑧
由此可知,当时,气体的压强
    p2 =p0 ⑨
当T>T2时,活塞已无法移动,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保持V2不变,气体经历一等容升压过程。当气体的温度为T时,设其压强为p,由查理定律,即有
                     ⑩
由⑧⑨⑩式得
                     
即当T>T时,气体的压强为。
评分参考:,③式2分,⑥式1分,⑧⑨式各1分;式2分。
宁夏卷如图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气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都由一细管连通(忽略细管的容积)。两气缸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m1和m2,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活塞位于同一高度h。(已知m1=3m,m2=2m)
⑴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差(假定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为T0)。
⑵在达到上一问的终态后,环境温度由T0缓慢上升到T,试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活塞做了多少功?气体是吸收还是放出了热量?(假定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两物块均不会碰到气缸顶部)。
⑴设左、右活塞的面积分别为A/和A,由于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故两活塞对气体的压强相等,即:
由此得:
在两个活塞上各加一质量为m的物块后,右活塞降至气缸底部,所有气体都在左气缸中。
在初态,气体的压强为,体积为;在末态,气体压强为,体积为(x为左活塞的高度)。由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得:
解得: 即两活塞的高度差为
⑵当温度由T0上升至T时,气体的压强始终为,设x/是温度达到T时左活塞的高度,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活塞对气体做的功为:
在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
山东卷某压力锅结构如图所示。盖好密封锅盖,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给压力锅加热,当锅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气体就把压力阀顶起。假定在压力阀被顶起时,停止加热。
(1)若此时锅内气体的体积为V,摩尔体积为V0,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写出锅内气体分子数的估算表达式。
(2)假定在一次放气过程中,锅内气体对压力阀及外界做功1J,并向外界释放了2J的热量。锅内原有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3)已知大气压强P随海拔高度H的变化满足P=P0(1-αH),其中常数α>0。结合气体定律定性分析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使用压力锅,当压力阀被顶起时锅内气体的温度有何不同。
(1)设锅内气体分子数为n
n=V/V0·NA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E=W+Q=-3J
锅内气体内能减少,减少了3J
(3)由P=P0(1-αH)(其中α>0)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减小;
由P1=P+mg/S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阀门被顶起时锅内气体压强减小;
根据查理定律P1/T1=P2/T2
可知阀门被顶起时锅内气体温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原子物理
全国卷Ⅰ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地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
A、r B、1.5r C、2r D、2.5r
全国卷Ⅱ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0角振动的光
北京卷光导纤维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以下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
C、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折射
D、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相同,外套的材料有韧性,可以起保护作用
四川卷两种单色光a和b,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在水中,a光的波长较小
C.在真空中,b光光子能量较大    D.在水中,b光的折射率较小
上海卷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 ( )
(A)光是电磁波。(B)光具有波动性。(C)光可以携带信息。(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天津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变换频道的
广东卷关于光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B.双缝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光在同种介质种沿直线传播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江苏卷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
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光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秋色条纹
江苏卷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和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A、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锌板上,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锌板上发射的光电子就越多
B、肥皂液是无色的,吹出的肥皂泡却是彩色的
C、质量为10-3kg、速度为10-2m/s的小球,其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0-23 m,不过我们能清晰地观测到小球运动的轨迹
D、人们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一晶体中原子间距大致相同
全国卷Ⅰ用大量具有一定能力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力在此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侧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 )
A、△n=1,13.22 eV B、△n=2,13.22 eV C、△n=1,12.75 eV D、△n=2,12.75 eV 全国卷Ⅱ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能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和,且>,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A、+ B、- C、 D、
北京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
四川卷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
B.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中,α粒子动能很大.因此贯穿物质的本领很强
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哀变
D.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
上海卷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和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射线,射线b为____射线。
上海卷U衰变为Rn要经过m次衰变和n次衰变,则m,n分别为( )
(A)2,4。 (B)4,2。 (C)4,6。 (D)16,6。
天津卷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到n=1能级产生的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广东卷图1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为基态,若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氢原子B处于激发态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B.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C.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道能级E4
D.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道能级E4
江苏卷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г1、г2、г3、г4、г5、和г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等于
A、h(г3-г1 ) B、 h(г5+г6) C、hг3 D、hг4
江苏卷2006年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钙48)轰击(锎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再连续经过3次α衰变后,变成质量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x是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α粒子
江苏卷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波是指波长在10-3m到10m之间的电磁波
B、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江苏卷如图所示,巡查员站立于一空的贮液池边,检查池角处出液口的安全情况。已知池宽为L,照明灯到池底的距离为H。若保持照明光束方向不变,向贮液池中注入某种液体,当液面高为H/2时,池底的光斑距离出液口L/4。
(1)试求当液面高为2H/3时,池底的光斑到出液口的距离x。
(2)控制出液口缓慢地排出液体,使液面以v0的速率匀速下降,试求池底的光斑移动的速率v x 。
重庆卷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 eV~3.10 eV范围内.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的低能级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能级图(题14图)可判断n为
A.1 B.2 C.3 D.4
海南卷如图,置于空气中的一不透明容器中盛满某种透明液体。容器底部靠近器壁处有一竖直放置的6.0cm长的线光源。靠近线光源一侧的液面上盖有一遮光板,另一侧有一水平放置的与液面等高的望远镜,用来观察线光源。开始时通过望远镜不能看到线光源的任何一部分。将一光源沿容器底向望远镜一侧平移至某处时,通过望远镜刚好可能看到线光源底端。再将线光源沿同一方向移动8.0cm,刚好可以看到其顶端。求此液体的折射率n。
解:当线光源上某一点发出的光线射到未被遮光板遮住的液面上时,射到遮光边缘O的那条光线的入射角最小。
若线光源底端在A点时,望远镜内刚好可以看到此光源底端,设过O点液面的法线为OO1,则   

其中a为此液体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由折射定律有
           ②
同理,若线光源顶端在B1点时,通过望远镜刚好可以看到此光源顶端,则。设此时线光源底端位于B点。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③
联立②③式得
       ④
由题给条件可知
   ,
代入③式得
   n=1.3
评分参考:,①式2分,②式1分,③式2分,⑤式2分(n=1.2-1.3都给这2分)
海南卷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其中E1是基态能量,而n=1,2,…。若一氢原子发射能量为的光子后处于比基态能量高出的激发态,则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几能级?
解:设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l与第m能级,则依题意有
     ①
  ②
由②式解得
    m=2         ③
由①③式得
    l=4 ④
   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4与第2能级。
评分参考:①式2分   ②式2分   ③式1分   ④式1分    
山东卷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卢瑟福、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请选择其中的两位,指出他们的主要成绩。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人们对放射线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图为三种射线在同一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请从三种射线中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名称和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可控核反应堆中需要给快中子减速,轻水、重水和石墨等常用作减速剂。中子在重水中可与12H核碰撞减速,在石墨中与612C核碰撞减速。上述碰撞可简化为弹性碰撞模型。某反应堆中快中子与静止的靶核发生对心正碰,通过计算说明,仅从一次碰撞考虑,用重水和石墨作减速剂,哪种减速效果更好?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或其他成就玻尔把量子理论引入原子模型,并成功解释了氢光谱(或其他成就)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或其他成就)。
(2)设中子质量为Mn靶核质量为M,由动量守恒定律
Mnv0=Mnv1+Mv2
解得:v1=Mn-M/Mn+M·v0
在重力中靶核质量:MH=2Mn
V1H=Mn-Mc/Mn+Mc·v0=-1/3v0
在石墨中靶核质量:Mc=12M
V1c= Mn-M/Mn+M·v0=11/13v0
与重力靶核碰后中子速度较小,故重水减速效果更好。
光束
P
n
En/eV
0
-0.85
-1.51
-3.4
-13.6

4
3
2
1
E4
E3
E2
E1
图1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万有引力
全国卷Ⅰ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
A、0.5 B、2 C、3.2 D、4
全国卷Ⅱ假定地球、月亮都是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必须大于或等于W,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
B、小于W,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
C、=W,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
D、=W,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
北京卷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就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c”。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形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则为
A、0.13 B、0.3 C、3.33 D、7.5
山东卷2007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 ,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是
A.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
C.人在Gliese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Gliese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四川卷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A.  B.  C.  D.
天津卷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和工程实施已取得重要进展。设地球、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半径分别为R1、R2,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对应的环绕周期为T,则环绕月球表面附近圆轨道飞行的探测器的速度和周期分别为A
A.v,T B.v,T
C.v,T D. v,T
江苏卷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天体直径和天体之间距离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A、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B、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
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 D、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重庆卷土卫十和土卫十一是土星的两颗卫星,都沿近似为圆周的轨道线土星运动.其参数如表:
卫星半径(m) 卫星质量(kg) 轨道半径(m)
土卫十 8.90×104 2.01×1018 1.51×1018
土卫十一 5.70×104 5.60×1017 1.51×103
两卫星相比土卫十
A.受土星的万有引力较大 B.绕土星的圆周运动的周期较大
C.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D.动能较大
海南卷设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速度为,则太阳的质量可用、R和引力常量G表示为___。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度约为地球公转速度的7倍,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2×109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数目约为__1011_。
宁夏卷天文学家发现了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由此可推算出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半径 C.恒星的质量 D.恒星的半径
广东卷土星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颗粒,其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圆周运动。其中有两个岩石颗粒A和B与土星中心距离分别位rA=8.0×104km和r B=1.2×105km。忽略所有岩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求岩石颗粒A和B的线速度之比。
(2)求岩石颗粒A和B的周期之比。
(3)土星探测器上有一物体,在地球上重为10N,推算出他在距土星中心3.2×105km处受到土星的引力为0.38N。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请估算土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
解:(1)设土星质量为M0,颗粒质量为m,颗粒距土星中心距离为r,线速度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① 解得:。
对于A、B两颗粒分别有: 和,得: ②
(2)设颗粒绕土星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 ③
对于A、B两颗粒分别有: 和 得: ④
(3)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0,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可视为万有引力,探测器上物体质量为m0,在地球表面重力为G0,距土星中心r0/=km处的引力为G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⑤ ⑥
由⑤⑥得: (倍) ⑦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机械波、机械振动
全国卷Ⅰ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4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A )
全国卷Ⅱ在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
A、波长一定是4cm B、波的周期一定是4s
C、波的振幅一定是2cm D、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
北京卷如图所示的单摆,摆球a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恰好与一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的粘性小球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且摆动平面不便。已知碰撞前a球摆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h,摆动的周期为T,a球质量是b球质量的5倍,碰撞前a球在最低点的速度是b球速度的一半。则碰撞后
A、摆动的周期为 B、摆动的周期为
C、摆球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3h
D、摆球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25h
四川卷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从该时刻起
A.经过0.35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B.经过0.25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
C.经过0.15s,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m
D.经过0.1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上海卷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Q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3.5m和x=6.5m处。在t1=0.5s时,质点P恰好此后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2=_0.6_s时,质点Q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1=0.9s时,质点P的位移为_2cm。
上海卷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减速带间距为10m,当车辆经过着速带时会产生振动。若某汽车的因有频率为1.25Hz,则当该车以12.5_m/s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共振_。
上海卷如图所示,位于介质I和II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 )
(A)f1=2f2,v1=v2。(B)f1=f2,v1=0.5v2。(C)f1=f2,v1=2v2。(D)f1=0.5f2,v1=v2。
天津卷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2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是14cm B.这列波的周期是0.125s
C.这列波可能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 D.t=0时,x=4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负方向
广东卷图8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b位置的质点起振比a位置的质点晚0.5s,b和c之间的距离是5cm,则此列波的波长和频率应分别为
A.5m,1Hz
B.10m,2Hz
C.5m,2Hz
D.10m,1Hz
江苏卷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为某种波在t时刻和t+Δt时刻的波形曲线。B和C是横坐标分别为d和3d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一时刻,如果质点B向上运动,则质点C一定向下运动
B、任一时刻,如果质点B速度为零,则质点C的速度也为零
C、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则波的周期可能为Δt
D、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则波的周期可能为Δt
海南卷一列间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位于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①该振动的振幅是 8_cm;②振动的周期是0.2s ;③在t等于周期时,位于原点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0cm。图2为该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点位于x=0.5m处。④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⑤经过周期后,A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是-8_cm。
宁夏卷图为沿x轴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2 s时的波形,位于坐标原点处的观察者测到在4 s内有10个完整的波经过该点。
⑴求该波的波幅、频率、周期和波速。
⑵画出平衡位置在x轴上P点处的质点在0-0.6 s内的振动图象。
解:⑴A=0.1 m

山东卷37.(物理3-4)湖面上一点O上下振动,振辐为0.2m,以O点为圆心形成圆形水波,如图所示,A、B、O三点在一条直线上,OA间距离为4.0m,OB间距离为2.4m。某时刻O点处在波峰位置,观察发现2s后此波峰传到A点,此时O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OA间还有一个波峰。将水波近似为简谐波。
(1)求此水波的传播速度、周期和波长。
(2)以O点处在波峰位置为0时刻,某同学打算根据OB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确定B点在0时刻的振动情况,画出B点的振动图像。你认为该同学的思路是否可行?若可行,画出B点振动图像,若不可行,请给出正确思路并画出B点的振动图象。
(1)v=Δx1/Δt=2m/s
Δt=5/4·T T=1.6s
λ=vT=3.2m
(2)可行
振动图象如图。
0
1
2
3
-1
-2
-3
0.1
0.08
P
x/m
y/m
t=1.2 s
0.1
0.2
0.3
0.4
0.5
0.6
0.1
0.08
-0.08
-0.1
y/m
t/s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实验
天津卷一种游标卡尺,它的游标尺上有5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度为49mm。用它测量某物体长度,卡尺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是4.120cm。
天津卷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0.986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大小为_2.58_m/s2,AB的距离应为5.99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海南卷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 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
② 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____。
③ 用米尺A1相对于A2的高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__。
④ 改变_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重复上述测量。
⑤ 以h为横坐标,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用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海南卷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 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o。② 进行(1)中的各项淐。
③ 计算与作图时用(h-ho)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 方案正确可行
B. 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 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_C__。
重庆卷建造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高将长百米、重千余吨的钢梁从江水中吊起(题22图2)、施工时采用了将钢梁与水面成一定倾角出水的起吊方案,为了探究该方案的合理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两个模拟实验.研究将钢板从水下水平拉出(实验1)和以一定倾角拉出(实验2)的过程中总拉力的变化情况.
①必要的实验器材有:钢板、细绳、水盆、水、支架、刻度尺、计时器和测力计(弹测力计、力传感器等等)等.
②根据实验曲线(题22图3),实验2中的最大总拉力比实验1中的最大总拉力降低了13.3(允许误差±0.5) 0.27(允许误差±0.03)N
③ 根据分子动理论,实验1中最大总拉力明显增大的原因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钢板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
④ 可能导致测量拉力的实验误差的原因有:读数不准、钢板有油污、快速拉出、变速拉出、出水过程中角度变化、水中有油污、水面波动等等(答出两个即可)
江苏卷如题13(a)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了l、高度为h。(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题13(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 6m/s2 ,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不明显。(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
(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斜面高度h,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滑块A的质量M及斜面高度h且使Mh不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题13(c)图。图线不对称是由于滑动摩擦力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θ=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
广东卷如图11(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栓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11(b)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 m/s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D4D3区间内。
(3)如果取重力加速度10m/s2,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与小车的质量比为1:1。
上海卷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a)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
(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_保证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_。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_ s EQ \R() _。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所示图像。则当=30时,s为 _0.52_m;若悬线长L=1.0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为__1.5_m。
上海卷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与两种实际气体I、II在标准大气压下做等压变化时的V-T关系如图(a)所示,图中=。用三份上述理想气体作为测温物质制成三个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其中二个温度计中的理想气体分别换成上述实际气体I、II。在标准大气压下,当环境温度为T0时,三个温度计的示数各不相同,如图(b)所示,温度计(ii)中的测温物质应为实际气体__ II __(图中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若此时温度计(ii)和(iii)的示数分别为21C和24C,则此时温度计(i)的示数为_23__C;可见用实际气体作为测温物质时,会产生误差。为减小在T1-T2范围内的测量误差,现针对T0进行修正,制成如图(c)所示的复合气体温度计,图中无摩擦导热活塞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在温度为T1时分别装入适量气体I和II,则两种气体体积之比VI:VII应为_2:1___。
V
V’
V0
V’’
O T1 T0 T2 T
(a)
T2
T0
T1
(i) (ii) (iii)
(b) (c)
T2
T0
T1
(i) (ii) (iii)
(b) (c)

上海卷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段和DE段的运动分别为(C)
(A)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B)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
(C)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D)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
(2)在与AB、AC、AD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点瞬时速度的是__AB_段中的平均速度。
四川卷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C F 。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全国卷Ⅰ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 ,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力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P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
M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
N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
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小球从槽口C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假设为 t,则有
,,,小球2碰撞前静止,即,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
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系?
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和ON与小的质量有关
全国卷Ⅱ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AC 。
北京卷某同学用图2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3中0、1、2……6点所示。
c、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S1、S2、S3……S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e、分别计算出S1、S2、S3……S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f、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划出—t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厦门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A 和 C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F、重锤
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4所示,则S2= (2.97~2.99) cm,S5= (13.19~13.21) cm。
该同学在图5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
根据—t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 (0.16~0.20) 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4.50~5.10) m/s2。
全国卷Ⅰ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 竖直位移或↑↓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衰减或衰减调节钮或y增益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 扫描范围钮置于1k挡位位置,然后调节扫描微调 钮。
全国卷Ⅱ有一电流表,量程为1mA,内阻rg约为100。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滑动变阻器甲,最大最值为10k;滑动变阻器乙,最大最值为2k;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满偏;c、合上S2,调节调节R1使半偏,此时可以认为的内阻rg= R1。试问:
(ⅰ)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 R0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滑动变阻器甲 ,电源E应该选择 E2。
(ⅱ)认为内阻rg= R1,此结果与的真实值相比 偏小。(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北京卷图1是电子射线管的示意图。接通电源后,电子射线由阴极沿x轴方向射出,在荧光屏上会看到一条亮线。要使荧光屏上的亮线向下(z轴方向)偏转,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 B (填选项代号)。
A、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B、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C、加一电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D、加一电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山东卷检测一个标称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滑动变阻器Rx,全电阻约5Ω(电阻丝绕制紧密,匝数清晰可数)
B.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6Ω C.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12Ω
D.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15KΩ E.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KΩ
F.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Ω G.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H.游标卡尺 I.毫米刻度尺 J.电键S导线若干
(1)用伏安法测定Rx的全电阻值,所选电流表___________(填“A1”或“A2”),所选电压表为_________(填“V1”或“V2”)。
(2)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并根据所画原理图将下图中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
电路原理图和对应的实物连接如图
(3)为了进一步测量待测量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电阻率,需要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总长度,在不破坏变阻器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所需器材及操作步骤,并给出直径和总长度的表达式。
方案一: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
主要操作步骤: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用毫米刻度尺(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所有线圈的排列长度L,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L/n
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可得电阻丝总长度l=nπ(D-)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瓷管部分的外径D,得电阻丝总长度l=n(D-)。
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方案二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
主要的操作步走骤: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1 和瓷管部分的外经D2,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
电阻丝总长度l=π(D1+D2)
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四川卷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①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将S2切换到b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
__________。
②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1=4.8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1.43或10/7V,电阻R2= 1.2 Ω。
③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R1,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相应的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这种做法与甲同学的做法比较,由于电压表测得的数据范围 较小 (选填“较大”、“较小”或“相同”),所以 甲 同学的做法更恰当些。
上海卷为了测量一个阻值较大的末知电阻,某同学使用了干电池(1.5V),毫安表(1mA),电阻箱(0-9999),电键,导线等器材。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实验时,将电阻箱阻值置于最大,断开K2,闭合K1,减小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1.00mA,记录电流强度值;然后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断开K1,闭合K2,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0.80mA,记录电流强度值。由此可得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3.75__。
经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中电源电动势的值可能与标称值不一致,因此会造成误差。为避免电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实验电路,实验过程如下:
断开K1,闭合K2,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某一位置,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其大小为I;断开K2,闭合K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I____,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其大小为R0。由此可测出Rx=_R0__。
上海卷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研究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电源E电动势、内电阻恒定,R1为滑动变阻器,R2、R3为定值电阻,A、V为理想电表。
(1)若滑动片P由a滑至b时A示数一直变小,则R1和R2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 R1≤R2_。
(2)若R1=6,R2=12,电源内电阻r=6,,当滑动片P由a滑至b时,电源E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路总电阻R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R3的阻值应该选择(B )
(A)2。 (B)4。 (C)6。 (D)8。
上海卷在“练习使用示波器”实验中,某同学将衰减调节旋钮置于最右边的“∞”挡,扫描范围旋钮置于“外X”档,“X输入”与“地”之间未接信号输入电压,他在示波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__ B _。
广东卷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电磁螺线管,已知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电阻率ρ=1.7×10-8Ω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试验来测算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1)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工程分一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②步操作)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档“×1”;
②将红、黑表笔短接,调整调零旋钮调零;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螺线管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数如图9(a)所示。
(2)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图9(b)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D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0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0.260mm;
(4)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金属丝电阻值,可估算出绕制这个螺线管所用金属丝的长度约为12m 13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他们正确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始终无示数。请设计一种方案,利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并写出判断依据。(只需写出简要步骤)
①使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位,接通电源,逐个测量各元件、导线上的电压,若电压等于电源电压,说明该元件或导线断路故障。或②使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档位,断开电路或拆下元件、导线,逐个测量各元件、导线上的电阻,若电阻为无穷大,说明该元件或导线断路故障.
江苏卷要描绘某电学元件(最大电流不超过6mA,最大电压不超过7V)的伏安特性曲线,设计电路如图,图中定值电阻R为1KΩ,用于限流;电流表量程为10mA,内阻约为5Ω;电压表(未画出)量程为10V,内阻约为10KΩ;电源电动势E为12V,内阻不计。
(1)实验时有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
   a、阻值0到200Ω,额定电流 0.3 A
   b、阻值0到20Ω,额定电流 0.5
本实验应选的滑动变阻器是 a (填“a”或“b”)
(2)正确接线后,测得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U(V) 0.00 3.00 6.00 6.16 6.28 6.32 6.36 6.38 6.39 6.40
I(mA) 0.00 0.00 0.00 0.06 0.50 1.00 2.00 3.00 4.00 5.50
a)根据以上数据,电压表是并联在M与 P 之间的(填“O”或“P”)
b)画出待测元件两端电压UMO随MN间电压UMN变化的示意图为(为需数值)
重庆卷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用导线a、b、c、d、e、f、g和h按题22图1所示方式连接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
①若电压表的示数为2 V,电流表的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断路的导线为_ d导线_;
②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为_b导线_;
③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__g导线_.
海南卷图1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具有一定的内阻,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限大,S为单刀双掷开关,R为待测电阻。当S向电压表一侧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U1,电流表读数为I1;当S向R一侧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
(1)根据已知条件与测量数据,可以得出待测电阻
R=____。
(2)根据图1所给出的电路,在图2的各器件实物图之间画出连接的导线。
宁夏卷⑴由绝缘介质隔开的两个同轴的金属圆筒构成圆柱形电容器,如图所示。试根据你学到的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知识,推测影响圆柱形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H、R1、R2、ε(正对面积、板间距离、极板间的介质)。
⑵利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符号
电压表:量程1 V,内阻998.3 Ω,符号
电流表:量程1 A,符号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99999.9 Ω,符号
单刀单掷开关1个,符号
导线若干
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并将它画在指定的方框内,要求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的正负。
②为了满足本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2倍,电阻箱的阻值应为998.3Ω。
V
A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
全国卷Ⅰ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 、v3 、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
A、v1 B、v2 C、v3 D、v4
全国卷Ⅱ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O和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北京卷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响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10-3s B、10-6s C、10-9s D、10-12s
山东卷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5
山东卷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 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
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 D.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
山东卷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ON=2MO,M、N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自M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s、a、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N点运动过程的是(A)
四川卷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下滑
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
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桩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
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处
上海卷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 cos EQ \B(kx+) (单位:m),式中k=1m-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v0=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当小环运动到x=m时的速度大小v=5m/s;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m处。
上海卷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
(A)F1。 (B)F2。 (C)F3。 (D)F4。
上海卷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天津卷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同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D
A.A开始运动时 B.A的速度等于v时 C.B的速度等于零时 D.A和B的速度相等时
广东卷机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轨道做匀加速运动,所受的阻力始终不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车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B.机车输出功率不变
C.在任意两相等时间内,机车动能变化相等
D.在任意两相等时间内,机车动量变化大小相等
5.如图3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外力F1和F2的作用,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8.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右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6(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6(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江苏卷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
A、 B、 C、 D、
重庆卷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出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45 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 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A.0.15 Pa B.0.54 Pa C.1.5 Pa D.5.4 Pa
海南卷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海南卷如图,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C. 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D. 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海南卷两辆游戏赛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AC)
 
海南卷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海南卷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宁夏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
B.物体在转弯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宁夏卷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宁夏卷倾斜雪道的长为25 m,顶端高为15 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0=8 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10 m/s2)
如图选坐标,斜面的方程为:

运动员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联立①②③式,得飞行时间 t=1.2 s
落点的x坐标:x1=v0t=9.6 m
落点离斜面顶端的距离:
落点距地面的高度:
接触斜面前的x分速度:
y分速度:
沿斜面的速度大小为:
设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运动的距离为s2,由功能关系得:
解得:s2=74.8 m
宁夏卷塔式起重机的结构如图所示,设机架重P=400 kN,悬臂长度为L=10 m,平衡块重W=200 kN,平衡块与中心线OO/的距离可在1 m到6 m间变化,轨道A、B间的距离为4 m。
⑴当平衡块离中心线1 m,右侧轨道对轮子的作用力fB是左侧轨道对轮子作用力fA的2倍,问机架重心离中心线的距离是多少?
⑵当起重机挂钩在离中心线OO/10 m处吊起重为G=100 kN的重物时,平衡块离OO/的距离为6 m,问此时轨道B对轮子的作用力FB时多少?
解:⑴空载时合力为零:
已知:fB=2fA
求得:fA=200 kN fB=400 kN
设机架重心在中心线右侧,离中心线的距离为x,以A为转轴,力矩平衡
求得:x=1.5 m
⑵以A为转轴,力矩平衡
求得:FB=450 kN
宁夏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小球A以速率v0向右运动。在小球的前方O点处有一质量为m2的小球B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小球A与小球B发生正碰后小球A、B均向右运动。小球B被在Q点处的墙壁弹回后与小球A在P点相遇,PQ=1.5PO。假设小球间的碰撞及小球与墙壁之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求两小球质量之比m1/m2。
解:从两小球碰撞后到它们再次相遇,小球A和B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根据它们通过的路程,可知小球B和小球A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之比为4∶1
两球碰撞过程有:
解得:
全国卷Ⅰ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解:(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vt-vt/2=13.5
将v=9代入得到:t=3s,
再有 v=at
解得:a=3m/s2
(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则:s=at2/2
代入数据得到 s=13.5m
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 s=20-13.5=6.5m
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有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
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得
物块在最高点受的力为重力mg、轨道压力N。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 0
由两式得
由式得
按题的要求,,由式得
由式得
h的取值范围是
山东卷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盘边缘有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从圆盘边缘滑落,经光滑的过渡圆管进入轨道ABC。以知AB段斜面倾角为53°,BC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圆盘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μ=0.5 ,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1.2m。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过渡圆管处和B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sin37°=0.6; cos37°=0.8
(1)若圆盘半径R=0.2m,当圆盘的角速度多大时,滑块从圆盘上滑落?
(2)若取圆盘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求滑块到达B点时的机械能。
(3)从滑块到达B点时起,经0.6s 正好通过C点,求BC之间的距离。
(1)滑块在圆盘上做圆周运动时,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mg=mω2R 代入数据解得:ω==5rad/s
(2)滑块在A点时的速度:UA=ωR=1m/s
从A到B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mgh-μmgcos53°·h/sin53°=1/2mvB2-1/2mvA2
在B点时的机械能EB=1/2mvB2-mgh=-4J
(3)滑块在B点时的速度:vB=4m/s
滑块沿BC段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3=g(sin37°+ucos37°)=10m/s2
返回时的速度大小:a2=g(sin37°-ucos37°)=2m/s2
BC间的距离:sBC=vB2/2a1-1/2a2(t-uR/a1)2=0.76m
四川卷目前,滑板运动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如图是某滑板运动员在一次表演时的一部分赛道在竖直平面内的示意图.赛道光滑,FGI为圆弧赛道,半径R=6.5m,C为最低点并与水平赛道BC位于同一水平面,KA、DE平台的高度都为h=1.8m。B、C、F处平滑连接。滑板a和b的质量均为m,m=5kg,运动员质量为M,M=45kg。
表演开始,运动员站在滑板b上.先让滑板a从A点静止下滑,t1=0.1s后再与b板一起从A点静止下滑。滑上BC赛道后,运动员从b板跳到同方向运动的a板上,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0.6s(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运动员与a板一起沿CD赛道上滑后冲出赛道,落在EF赛道的P点,沿赛道滑行,经过G点时,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N=742.5N。(滑板和运动员的所有运动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计算时滑板和运动员都看作质点,取g=10m/s2)
(1)滑到G点时,运动员的速度是多大
(2)运动员跳上滑板a后,在BC赛道上与滑板a共同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3)从表演开始到运动员滑至I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改变了多少?
解:(1)在G点,运动员和滑板一起做圆周运动,设向心加速度为a向,速度为vG,运动员受到重力Mg、滑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N的作用,则 N-Mg=Ma向 ①
a向= ②
N-Mg=M ③

vG=6.5m/s ⑤
{2)设滑板a由A点静止下滑到BC赛道后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⑥ ⑦
运动员与滑板b一起由A点静止下滑到BC赛道后.速度也为v1。
运动员由滑板b跳到滑板a,设蹬离滑板b时的水平速度为v2,在空中飞行的水平位移为s,则s=v2t2 ⑧
设起跳时滑板a与滑板b的水平距离为s0,则s0=v1t1 ⑨
设滑板a在t2时间内的位移为s1,则 s1=v1t2 ⑩
s=s0+s1 即v2t2=v1(t1+t2)
运动员落到滑板a后,与滑板a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v1+Mv2=(m+M)v
由以上方程可解出     
代人数据,解得v=6.9m/s
(3)设运动员离开滑板b后.滑扳b的速度为v3,有Mv2+mv3=(M+m)v1
可算出v3=-3m/s,有|v3|=3m/s系统的机械能改变为
ΔE=88.75J
上海卷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环的质量m;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
由图得:a==0.5m/s2,
前2s有:F2-mg sin=ma,2s后有:F2=mg sin,代入数据可解得:m=1kg,=30。
上海卷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斜面的倾角;
(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t=0.6s时的瞬时速度v。
(1)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1==5m/s2,mg sin =ma1,可得:=30,
(2)由后二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2m/s2,mg=ma2,可得:=0.2,
(3)由2+5t=1.1+2(0.8-t),解得t=0.1s,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s,则t=0.6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速度为v=v1.2+a2t=2.3 m/s。
天津卷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
(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2)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设物块的质量为m,其开始下落处的位置距BC的竖直高度为h,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小车圆弧轨道半径为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9mg-mg=m解得h=4R
则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4倍。
(2)设物块与BC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物块滑到C点时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物块在小车上由B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车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s。依题意,小车的质量为3m,BC长度为10R。由滑动摩擦定律有: F=μmg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m+3m)v' 对物块、小车分别应用动能定理,有
-F(10R+s)=mv'2 -mv2 Fs=(3m)v'2-0 μ=0.3
17.(16分)如图14所示,在同一竖直上,质量为2m的小球A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H=2L。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离开斜面有,达到最高点时与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球B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同一高度,球A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平面C上的P点,O点的投影O'与P的距离为L/2。已知球B质量为m,悬绳长L,视两球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球B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1)球A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1)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所做的功。
解:(1)设碰撞后的一瞬间,球B的速度为vB/,由于球B恰好与悬点O同一高度,根据动能定理:
① ②
(2)球A达到最高点时,只有水平方向速度,与球B发生弹性碰撞.设碰撞前的一瞬间,球A水平方向速度为vx.碰撞后的一瞬间,球A速度为vx/.球A、B系统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③ ④
由②③④解得: ⑤
及球A在碰撞前的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⑥
(3)碰后球A作平抛运动.设从抛出到落地时间为t,平抛高度为y,则: ⑦

由⑤⑦⑧得:y=L
以球A为研究对象,弹簧的弹性力所做的功为W,从静止位置运动到最高点:

由⑤⑥⑦得:W=mgL ⑩
江苏卷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m=500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0。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 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140。如果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略悬索的质量,谋求水箱中水的质量M。(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140=0.242;cos 140=0.970)
江苏卷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mg(k>1)。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求:
(1)棒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过程中,环的加速度。
(2)从断开轻绳到棒与地面第二次碰撞的瞬间,棒运动的路程S。
(3)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摩擦力对环及棒做的总功W。
重庆卷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题25图所示不用完全相同的轻绳将N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悬挂于一水平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1、2、3……N,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k<1.将1号球向左拉起,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2号球碰撞,2号球再与3号球碰撞……所有碰撞皆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绳的伸长, g取10 m/s2)
(1)设与n+1号球碰撞前,n号球的速度为vn,求n+1号球碰撞后的速度.
(2)若N=5,在1号球向左拉高h的情况下,要使5号球碰撞后升高16k(16 h小于绳长)问k值为多少?
解: (1)设n号球质量为m,n+1,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据题意有n号球与n+1号球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n、0、mn+1
根据动量守恒,有 (1)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2)
由(1)、(2)得
设n+1号球与n+2号球碰前的速度为En+1
据题意有vn-1=
得vn-1== (3)
(2)设1号球摆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4)
v1= (5)
同理可求,5号球碰后瞬间的速度
(6)
由(3)式得 (7)
N=n=5时,v5= (8)
由(5)、(6)、(8)三式得
k= (9)
(3)设绳长为l,每个球在最低点时,细绳对球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0)
则 (11)
(11)式中Ekn为n号球在最低点的动能
由题意1号球的重力最大,又由机械能守恒可知1号球在最低点碰前的动能也最大,根据(11)式可判断在1号球碰前瞬间悬挂1号球细绳的张力最大,故悬挂1号球的绳最容易断.
海南卷如图所示,一辆汽车A拉着装有集装箱的拖车B,以速度进入向下倾斜的直车道。车道每100m下降2m。为使汽车速度在s=200m的距离内减到,驾驶员必须刹车。假定刹车时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该力的70%作用于拖车B,30%作用于汽车A。已知A的质量,B的质量。求汽车与拖车的连接处沿运动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汽车沿倾角斜车作匀减速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      ①
用F表示刹车时的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②
式中                ③
设刹车过程中地面作用于汽车的阻力为f,根据题意         ④
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反;用fN表示拖车作用于汽车的力,设其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同。以汽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⑤
由②④⑤式得  ⑥
由①③⑥式,代入数据得        ⑦
评分参考:①式2分,②式3分,③式1分,⑤式 3分,⑥式1分,⑦式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