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0 09: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章
第3节
课时2
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通过研究变速直线运动,学会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和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难点】对路程-时间(s-t)
图像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3.说出速度公式、单位以及单位的换算
单位:
km/h
m/s
换算:
1m/s=3.6km/h
2.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
知识回顾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观察下面的图片,说一说物体的运动路线
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新课引入
物体的运动路线各种各样,机械运动按照路线可大致分为: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可分为:
匀速直线运动

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相等。
变速直线运动

各段时间内的速度不相等。
最简单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匀速直线运动。
新课引入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知识点
匀速直线运动
1
想一想:甲、乙两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1200m
450m
750m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特点:物体沿着直线,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它的速度是不变的。
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特点:物体沿着直线,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它的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1200m
450m
750m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1.
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定义: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一种理想情况,自然界中严格意义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常见的,但为了简化问题便于研究,往往将某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在平直的轨道上,以某一速度行驶的列车或汽车都可以看成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别提醒
新知探究
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t/s
s/m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且在同一图像中直线的倾斜程度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
如图所示:你知道A的速度和B的速度哪个更大吗?
vA
vB
vA
vB
5
10
20
>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该直线与纵轴的交点为物体的速度的大小。
思考:怎样在
s-t
图像中画出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v
t
5m/s
如图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为:v=
_________
5m/s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s/m
t/s
1
2
3
4
0
20
40
10
60
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
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一定越小
D.
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与运动时间也无关
典型例题1
D
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它的数值等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与路程及时间无关。
新知探究
1.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
平均速度
(1)为了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我们引入了平均速度这一概念,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知识点
变速直线运动以及平均速度
2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2)平均速度的计算式:
s表示通过的路程。t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或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新知探究
特别提醒: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通过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2.
平均速度
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的时间t=12.91s
利用公式v=s
/t

可以算出他的平均速度为:v
=
s
/t
=
110m
/
12.91
s
=8.52
m/s

典型例题3
注意:1.计算中不能只写公式和数字,一定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
2.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
新知探究
(3)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区别
v
①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应根据公式v=s/t,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得。当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时必须指出是在哪段路程上或在哪段时间内,因为所取的时间长短或路程范围不同,即使是同一个运动物体,其平均速度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②速度的平均值是指物体在不同路程或时间段内速度的平均值。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思考:汽车由甲地经乙地到丙地,路程为s,所用时间为t,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是v1,从乙地到丙地的速度是v2。甲地到丙地平均速度和这两段的速度的平均值分别怎样表示?



s
t
v1
v2
v’
平均速度:
速度的平均值:
新知探究
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两地车程1小时”之类的说法,请你说说“车程”一词在这里的含义。
“车程”一般指汽车行驶的路程,“两地车程1小时”指两地的距离约是驾车行驶1小时的路程,但这里没有给出汽车行驶的速度,所以行1小时的路程也不确定,因此两地车程1小时的说法不科学。
新知探究
课堂总结
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分类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
大小和方向不变;
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平均速度:计算式是:
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得。
描述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
小明在跑百米赛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赛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后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
课堂练习
课堂作业
2.
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相邻两个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图中可以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2的距离是__________cm。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4的速度为_________m/s。
匀速
1.80
0.9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3.
如图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票,请回答:
(1)若以小明所戴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2)在小明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
(1)静止的,因为帽子与出租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2)11.11
m/s。
电话:
62569384
车号:
BP3663
日期:
2015-12-1
上车:
15:10
下车:15:28
单价:
2.4
里程:
12
金额:
34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4.(2019·华安县模拟)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10m/s,则两车都运动10s后的路程之比为(  )
A.1:1
B.3:2
C.2:2
D.1:3
B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5.
(2018·临沂中考)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
D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他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6.
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1
北京南
始发站
08:00
0分
0
2
济南西
09:32
09:34
1小时32分
406千米
3
南京南
11:46
11:48
3小时46分
1023千米
4
上海虹桥
12:55
终点站
4小时55分
1318千米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
参考答案:(1)约268
km/h;(2)列车从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运行得最快,从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运行得最慢。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