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3章
第1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温度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常见温度计,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了解温度计的构造、量程和分度值。
2.通过使用及制作温度计,说明温度计的原理。
3.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探究,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
【重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读数。
【难点】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噪声?
(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通常是指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控制噪声途径有哪些?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知识回顾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你能描述“春”“夏”“秋”“冬”分别给我们的感受吗?
温暖
炎热
凉爽
寒冷
新课引入
新知探究
1.
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符号用t表示。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知识点
温度与温度计
1
思考:人们有时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真的可靠吗?
新知探究
做一做: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说出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
新知探究
凉
热
总结: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2.温度计
自制的温度计它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工作的?它能测量出液体的具体温度吗?
想想做做:自制温度计
新知探究
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再次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
放入
冷
水
放入
热
水中
胀
缩
自制温度计是根据水的热胀冷缩的规律测量温度的,让小瓶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当小瓶放入冷水中时,细管内的水柱下降;当小瓶放入热水中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新知探究
②利用自制温度计___________测量出液体的具体温度值,但是可以根据水柱升高或下降的多少来比较液体温度的_______。
不能
高低
(1)常用温度计的原理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①水柱升高得越多,说明液体的温度________;水柱下降得越多,说明液体的温度________。??
越高
越低
通过对自制温度计的观察与实验完成下面的填空: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如图所示,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并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下端是个玻璃泡,泡内装有适量的测温物质,玻璃管外标有均匀刻度和所用单位的符号。长刻度线旁标着数字,两个长刻度线之间还有短刻度线,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温度叫它的分度值。
(2)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
-20
-10
0
10
30
40
50
60
80
20
100
110
90
70
玻璃泡
毛细管
测温物质
刻度
玻璃外壳
℃
单位
玻璃管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①根据测温物质的不同分为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②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3)温度计的种类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③除了以上常见的温度计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温度计。
根据不同金属连接时的温差现象制成的热电偶温度计
根据不同温度下电路导电性不同制成的电子体温计
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的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
利用不同金属膨胀率不同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等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结构特征
作用
玻璃泡的玻璃壁很薄
可以使玻璃泡内测温物质的温度很快与被测物体的温度相同
玻璃管的内径很细
即使温度变化很小,由于内径很细,很小的体积变化也能使玻璃管中液柱的长度发生较显著的变化
玻璃泡的容积相对较大
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相对来说越大,可以装下较多的测温物质,以便较小的温度变化也能产生校大的体积变化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特殊设计
拓展延伸
新知探究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需要用_____________。实验室和家庭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典型例题1
解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需用温度计。实验室和家庭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成的。
答案:冷热程度;温度计;热胀冷缩。
新知探究
(1)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2)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知识点
摄氏温度
2
摄氏度,符号是℃。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
1.
摄氏温度的单位
2.
摄氏温度的规定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3.摄氏温度的表示方法
在书写摄氏温度时,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的前面加“-”
号,比如:-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省略数字前面的“+”号,比如:10℃,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1.在标准大气压下,只要是冰水混合物,无论是冰多还是水多,其温度都是0℃;
2.
0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冷热程度相同,而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3.
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如10摄氏度,不能读作摄氏10度,也不能读作10度。
4.书写摄氏温度单位符号“
℃”时,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圆圈不能漏掉,也不能分开或错位,如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
,不能写成“37°”或“37C”。
拓展延伸
新知探究
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理论上宇宙中的最低温度是绝对零点温度-273.15℃,热力学温标将-273.15℃定义为0K,分度方法与摄氏温标相同,表达式为T=t+273.15℃,使用热力学温标时冰水混合物温度为273.15K。
拓展延伸
新知探究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北京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2
解析: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
,沸水的温度是100
℃。北京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答案:0;100;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量程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1℃
~
110℃
-20℃
知识点
温度计的使用
3
℃
-20
-10
0
10
30
40
50
60
80
20
100
110
90
70
1.会认
使用前,应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量程为-20~110℃,分度值为1℃。
分度值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2.会选
测量前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绝不能让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高,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低,则测不出其温度值。
3.会拿
在拿温度计时,要拿住温度计的上部,不可让手触及温度计的玻璃泡。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4.会放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5.会读
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
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6.会记
记录温度值时,不用进行估读,但不要漏写或错写单位,零下温度不要忘记写负号。
新知探究
实验
新知探究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在测量水的温度前,思考图中哪些做法和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
√
×
×
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玻璃泡没有完全浸入液体中
玻璃泡处于液体中心
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
×
√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拓展延伸
1.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是因为容器的温度与被测液体的温度不同,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测量正在加热的液体的温度时(此时使用烧杯盛装液体),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液体的温度,若此时温度计接触烧杯底部,将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甚至会胀破温度计。
2.
读数时,若仰视玻璃管内的液面,会造成读数偏小;若俯视,会造成读数偏大。
仰视,读出的是9℃,偏小了
10
℃
0
20
俯视,读出的是11℃,偏大了
正确,读出的是10℃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
1.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归纳总结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
(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
———和
———
。
(3)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操作:①
————————;
②
————————————————。
(4)第一小组同学在测量温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应记为————℃。
乙
5
10
15
℃
典型例题3
甲
答案:
(1)热胀冷缩;(2)量程
分度值;(3)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的底部,这样测量的结果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液面相平,题图甲中人眼俯视液面,会造成读数偏大;(4)13
知识点
体温计
4
1.认识体温计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如图所示为常见的体温计,其玻璃泡内的测温物质是水银,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
新知探究
2.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及作用
体温计的玻璃管很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毛细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
缩口
玻璃泡
毛细管
液体
刻度
直玻璃管
玻璃外壳
℃
单位
新知探究
3.使用方法
(1)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让直管中的水银流回玻璃泡中,否则,当人体的温度低于体温计的原示数时,由于体温计的示数不会下降,将导致测量值偏高;当人体的温度高于体温计的原示数时,体温计的示数还可以上升,此时能测量出人体的实际温度。
(2)使用体温计读数时,应把体温计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读数,此时应注意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读数时精确到0.1℃。
新知探究
体温计玻璃泡破裂的处理
体温计玻璃泡里面的测温物质是水银,水银会挥发成气体,如果被吸入体内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吸入大量的水银会引发过敏、胸痛、肾脏损伤等。
如果体温计玻璃泡打碎了,要第一时间开窗通风透气,然后及时将散落的水银收集并密封起来交由专门的医疗机构处理。处理过程中最好戴上口罩、手套,处理完后要用硫磺皂洗手,以清除皮肤表面可能残留的水银。
拓展延伸
?
(体温计的读数)如图所示为常用体温计,其读数为——————℃。
解析:由图可知,体温计上每1℃之间都有10个小格,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此时的示数为37.8℃。
典型例题4
课堂总结
引入
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概念
温度
定标
测量
摄氏温度,符号:
℃
常用液体温度计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使用:会认、会选、会拿、会放、会读、会记
按用途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课堂总结
1.体温计和实验用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人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__。
2.北方冬天某地气温降到-20℃,此地湖面的冰表面的温度是__________,与水接触一面的温度为________。
热胀冷缩
实验用温度计
缩口
-20℃
0℃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3.
如图所示,温度计(1)的示数为_____℃,读作__________。温度计(2)的示数为_____℃
39
39摄氏度
40
℃
30
0
℃
10
(1)
(2)
-1
课堂作业
4.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 )
A.37℃
B.50℃
C.20℃
D.8℃
C
课堂作业
5.(2019·青岛模拟)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0℃
C.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100℃
D.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通常用水
A
课堂作业
6.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2℃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
D.北京市夏季最热时的室外温度
C
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