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5章
第3节
课时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通过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分析,体会三种特殊光线在做图中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获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图;
【难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调节。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当
u_______
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
______
像。
(2)
当
u_______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
______
像。
(3)
当
f
__u
__
2f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放大的
______
像。
(4)
当
u______f
时,可透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
______
像。
>
=
<
<
<
实
实
实
虚
(5)
u=
f
时______
像。
(6)正立的像一定是______像,像与物______侧;倒立的像一定是______,像与物分居镜的两侧,上下倒置、左右互换。
不成
虚
同
实
学习目标
知识回顾
通过光心的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情况是怎样的?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路
F
F
F
F
F
F
①通过光心的光经凸透镜后,传播方不变
。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后,折射光通过焦点。
③通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后,折射光平行于主光轴。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新课引入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分析
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路中的任意两条可以画出相应的光路图,从而判断出像距的大小和成像的具体情况。
(1)当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
f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图
1
2f
f
f
2f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2)当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光路图如图所示。
2f
f
f
2f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3)当
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光路图如图所示。
f
f
2f
2f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4)当u=f
时,折射光是一束平行光,不能相交,其反向延长线也不能相交,所以不能成像,光路图如图所示。
f
2f
2f
f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5)当u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v>u,光路图如图所示。
f
f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f
f
思考讨论:观察右边的图片你能总结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吗?
f
f
物体左移像左移,物体右移像右移,像儿跟着物体跑。
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f
f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f
f
f
f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
思考讨论:观察右边的图片你能总结凸透镜成虚像时的规律吗?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移动时,物体移动的距离大,像移动的距离小。
f
f
f
f
f
f
f
f
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移动时,物体稍微移动一下,像移动的距离就会很大。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1.
照相机的调节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
用照相机照相时,要使胶片上的像大一些。可使被拍摄物体离镜头近一些,同时胶片离镜头要远一些,
即镜头前伸,暗箱拉长。
(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2.投影仪的调节
使用投影仪时,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使投影片离镜头近一些,同时屏幕离镜头要远一些
。
(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3.
放大镜的调节
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要想让被观察的物体大一些,应使被观察物体离放大镜稍远一些,但物体始终要在放大镜一倍焦距以内。
(成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想一想:当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像距大于物距;成缩小的实像时,像距小于物距。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由实验可知,凸透镜所成的像没有正立的实像,也没有倒立的虚像。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当从水面上方观察时,看到指路牌上的箭头指向右方;若从水面下方观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箭头指向右方
B.
指路牌上下宽度变大
C.
指路牌上的字上下颠倒
D.
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
新知探究
典型例题1
D
解析:圆柱形的装水玻璃杯,竖直维度相当于玻璃砖,只有折射效果,水平维度是凸透镜,所以从水面上方看时成正立的虚像,箭头指向不变,还是指向右方,则从水面下方观察物体时,左右方向因为是“凸透镜”,成像会变小且颠倒;从水面下方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相当于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
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
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
放大镜:正立、放大、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照相机:倒立、缩小、实像
投影仪:倒立、放大、实像
1.
在露天环境下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
)
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B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2.
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一定的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合影后,接着又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的距离,同时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减小
增大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3.
放幻灯片时,想在荧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插法应选用图中的哪一种(
)
A
B
C
D
D
课堂练习
课堂作业
4.
如图为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一个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此时航天员到水球的距离为40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
<20cm
B.
40cm>f
>20
cm
C.
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
航天员的像是虚像
A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5.
用焦距是50mm的照相机拍摄书中的插图时,镜头到书的距离应(
)
A.
大于100mm
B.
等于100mm
C.
等于50mm
D.
小于50mm
A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
照相机
B.
投影仪
C.
放大镜
D.
潜望镜
A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