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0 17:1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
写作目标
1.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学会在文章中合理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并能写简单的议论文;
3.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思辨和创新能力。
写作点拨
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论证合理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结构严谨有序,具有逻辑的力量。“引论、本论和结论”是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结构,若从具体内容和让文章更严谨有序的角度来说,建议采取层进式结构或者并列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是按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开掘的一种结构方式。层进式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分论点;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的顺序来写。层进式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但也要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恰当,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过渡要自然,需要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
2.论证方法得当,具有说服的力量。恰当而严谨的论证,能证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将二者融为一体。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等,这里推荐例证法和对比法。例证法是在议论文中用得最多最广,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方法。用例证法注意叙述要简明扼要,事例之后要结合观点进行简短的评析,不能有例无证,而且要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对
比法就是对比论证,它通过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来证明论点,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比法,可用在某一段的前后语句中,也可用在段落与段落之间。但要尽量做到前有引文,后有分析,形成“论点→甲事物+对比事物→对比点→结论”的模式。
3.材料选择确凿,具有真实的力量。材料必须要有针对性,能够证明观点;必须确凿可信,真实准确,这样才有说服力。《怀疑与学问》“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个片段中,为了论证“学贵有疑”的观点,列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和笛卡儿做学问多疑的事例,材料真实准确,证据确凿,很好地论证了“学贵有疑”的观点。
例文引路
环境不是成长的决定因素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确,环境对事、物、人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但我认为:一个人是“赤”是“黑”全在于个人本身的素质,环境只不过是一个
【旁批】

①开篇引用古人的话,为展开驳论提出反方观点。
外在的条件而已。
古往今来,大凡成大业者,都能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摆脱环境的束缚。
你看,那个在汨罗江畔披发行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那个“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的朝廷,仍能

②表明自己的观点:环境是外在条件,关键在于自身。

③道理论证,凡成大业者,皆出淤泥而不染。
洁身自好,发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誓言。
屈原,他向世人证明: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也不一定就黑,能否洁身自好全在自己。
再看,那个梦游天姥山,畅游祖国山水的青莲居士——李白。他藐视权贵,向往自由。他让高力士脱靴,让贵
妃磨墨。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做人的宗旨。
如果说,环境决定一个人,那么,中国历史将失去一个敢怒敢言、不畏权贵、才华横溢的大才子。而李白也向世人证明了是“赤”还是“黑”皆在于自己。

④以屈原、李白为例,论证环境不能改变成大业者的理想追求。
或许屈原、李白离我们有些远,那不妨再来看看鲁迅——一个以笔为剑,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文豪。现实并没有让鲁迅埋没于人海中。“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他对中国的警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行为准则。他用呐喊唤醒黑夜中的人们。
如果说,环境决定人生,那么,我们将同样失去一个在黑暗中保持清醒的伟大人物。因此,“黑”或“赤”全在于自己。
但丁,这个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如果他被环境束缚,那中世纪的黑暗还将笼罩多久?

⑤用鲁迅、但丁的事例论证环境不是决定因素。
古今中外,大凡成功者都向世人证明了同一个道理:“黑”或“赤”全在于“己”。
名师点评:本文论证合乎逻辑,论点突出。文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环境不能决定人的成长展开论述,从古今中外举例论证。逻辑严密,事例充分,说服力强。
生活中,你是更关注事情的开始,还是结果?你可曾思考过两者的关系?阅读下面这组言论,按要求完成写作。
写作实践
出发,才能到达。——朱兆瑞
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叔本华
大自然中一切结束都预示着新的开始。——QQ经典说说
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
——狄更斯
这些言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阐述观点,也可……
要求:①任选一个角度立意,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写成诗歌则不少于16行;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由一组言论构成,具有“感性中蕴含理性”的思辨风格,要求考生根据这组言论来思考“开始”和“结果”的关系。这种作文重在考查学生思辨和调用各种素材的能力。
阅读提示语及材料可知,“出发、开头、开始、起点”都可理解为事情的开始,对目标的追求、面临的考验等;“到达、结尾、结束、终点”都可理解为事情的结果、理想的实现、成功的喜悦等。它们之间是对立统
一、紧密相连的。
在写作中可打开思路,联系实际来谈开始与结果两者的关系。可以写自然更替、成长得失、阅读心得、情感领悟……在巧妙叙事、细腻描写、理性思辨、真挚抒情中感悟生活,提升自我。
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沙中淘金,将日常点滴、生活小事与人生思辨有机结合,当然也可以联系自己过往的优秀习作,在巧妙叙事、鲜活描写的基础上,借深刻议论、真挚抒情,来感悟生活,思辨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