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8.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件(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9 15:0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千年
梦圆
在今朝
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穿越苍穹
勇于实践
震耳欲聋
不懈努力
满怀希望
炎黄子孙
遨游太空
嫦娥奔月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穿越苍穹
勇于实践
震耳欲聋
不懈努力
满怀希望
炎黄子孙
遨游太空
嫦娥奔月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结合着课题来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神五飞天?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飞船运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骄傲。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万户试飞
人造卫星
神五飞天
嫦娥工程
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神五飞天已能证明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实现,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万户试飞、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嫦娥工程呢?
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下午,中国“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完成了令人注目的出舱活动(离开轨道舱,进入太空,停留约20分钟)。这是世界航天史上中国航天员首次进行的太空行走。
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
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神舟九号飞船6月16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飞往“天宫”。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神十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航天工作者已为我们描绘出更高远的梦想,那我们的明天又会实现怎样的飞天梦呢?让我们带着这绚丽的梦想,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吧。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书写自己的飞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