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下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三下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09 17: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单元复习
教科版
三年级下
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同。
一、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二、描述物体位置

相比,位置发生变化--运动

相比,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静止
判断依据: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关于运动和静止常考题型
水中的船:对于岸边的人或湖中的水来说,船上的人是
的;对于船来说,船上的人是
的。
行驶的汽车:对于路边的树或路边的人来说,乘客是
的;对于作为或者司机来说,乘客是
的。
运动
静止
运动
静止
判断运动和静止谁有道理:都有道理,因为参考物不同运动状态不同
①选择参照物;
②确定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
③确定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
参照物:学校正门
方向:西北方
距离:50米
方向
距离
描述: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
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参照物、方向、距离
轮胎秋千前后摆动
摆钟摆锤左右摆动
汽车雨刷器左右摆动
跷跷板上下摆动
指尖陀螺:在指尖上转动
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直尺振动、转动或平移等。
溜溜球:绕线上下滚动,溜溜球自身是转动
玩具车:车身在地面平移,车轮为滚动
摇摇椅:马身是摆动,弹簧的拉伸与收缩是振动
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这样的运动被称为复合运动,生活中常见的多为复合运动。
探究物体运动形式的方法:贴圆点
圆点贴在不同位置,会观察到不同的运动形式。
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常见的有:平动/平移、摆动、转动、滚动、振动等,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让物体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让尺子运动起来的方法
尺子的运动形式
在桌面推动尺子
平动
按住一端拨动尺子
振动
提着一端摆动尺子
摆动
绕着一点旋转尺子
转动
(4)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5)摆动:一个物体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
(1)平动(滑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而且物体各个点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2)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整体不发生位置的变化。
(3)滚动:在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有位置的移动。(车轮)
人绕中心轴的运动形式是转动。
人在木马上的运动形式是上下往复运动。
我们站在外面看木马上的人的运动形式是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做圆周运动。
探究运动形式的方法:贴圆点、借助斜面、利用轨道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过山车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
每个球的运动路线都是一条直线
电梯的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
老鹰的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
苹果落下的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
现象:蓝色球在平整桌面做直线运动,但很难击中红色球。
现象:蓝色球在直线轨道中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中做曲线运动,都比较容易击中红球。
小球在平整光滑的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冲出桌面后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掉落,变为曲线运动。
大石头:滚动
滑滑梯那样:滑动
轮椅:不动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滑动或滚动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可能有滑动、滚动、静止等情况。
当斜面坡度小时,立方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斜面坡度足够大时,立方体木块会从斜面上端慢慢地滑下来。
小六棱柱从斜面上端有时会滑下来,有时会滚下来,有时会滑动一段距离后再滚下来。
小球在斜面上快速地滚动下来。
制作材料:一块表面光滑的木板,几块大小一样的小木块。
制作方法:(1)将几块小木块竖着搭起来,形成一个类似桥墩的立柱。
(2)在立柱上轻轻搭上木板,形成斜坡,斜面就搭建好了。
(3)可通过增减小木块的数量来调整斜面的坡度,木块数量越多,斜面坡度越大;木块数量越少,斜面坡度越小。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三种情况:
(1)滑动:像立方体木块一-样从斜面上滑落下来。
(2)滚动:像乒乓球一样从斜面上滚下来。
(3)有滑动,有滚动: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滑动,有滚动。
当斜面一端变高时,小球滚动的速度变快了。
当斜面一端低时,六棱柱滑动或者先滑动后滚动;当斜面一端变高时,六棱柱直接滚动。
正方体、多面体的滑动速度变快,有时会直接滚动下来。
相同距离比时间
距离相同都是100米,谁的运动时间短,谁运动得快。
猎豹最快
大象最慢
两条轨道比较快慢
实验结论:轨道长度相同,同时出发,先到达终点的说明运动时间短,运动的快。
同一轨道比快慢(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
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测量3次(测量三次是为了结果更准确)。
实验结论:运动相同距离所花时间较短的小球,运动的较快。
相同距离内比较运动时间,运动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
中位数:从小到大排序,取中间数
平均数:三数相加除以3
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
距离越远,运动越快。
运动时间都是1小时,谁通过的距离远,谁就快。
按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
不同地点,沿直线行走,同时出发,同时停止。用软尺分别测量运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度不相同,比较运动快慢:软尺、秒表
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沿直线出发,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运动时间相同,比较运动距离,距离越远,运动越快
一是后面的同学追上了前面的同学,运动时间相同,追的同学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快;二是后面的同学追不上前面的同学,需要测量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比较速度大小大方法:
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运动的时间短,速度快;运动的时间长,速度慢。
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运动的距离长,速度快;运动的距离短,速度慢
制作“过山车”时,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
(1)要有起点和终点,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
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轨道的长度。
(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坡度加速)
(4)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设计--制作--评价
描述位置
小球代替小车
以起点为中心
(1)参照物
(2)方向
(3)距离
用软尺量出的这段细绳的长度就是小球与起点之间的距离。
以起点为中心,说明参照物为轨道的起点。
用方向盘判断小球在起点的什么方向。
如小球在起点的东北方向50厘米处。
运动形式
小球的运动路线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让小球从高处滚下,小球的运动形式有移动、转动、滚动。
比较运动快慢:秒表、软尺、细绳
相同时间内小球滚动轨道距离较长的运动得较快。
相同距离内小球运动时间较短的运动的快。
斜面坡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可以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让斜面的坡度变高。可以适当减少弯道,增加直线轨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