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9 21: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3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学习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3.掌握综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
【知识梳理】
一、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二、中心天体密度的计算
三、万有引力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新课教学】
引入:“科学真是迷人”——地球的质量是多少?生活中买菜、买米等质量较小的物体时,我们可以用天平、台秤等测其质量。但像地球、太阳等这些庞然大物的质量如何测量?
.
m
F心
θ
R
O
ω
F引
已知质量为m=100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随地球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求(1)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2)物体随地球自转的需的向心力(3)物体的重力,取g=9.8m/s2
一、地球质量的测量
记住这些常量!
.
m
F心
θ
F引
mg
R
O
ω
思考:你有什么收获?
卡文迪许——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M
m
模型: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R
模型: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径R
地球表面附近时,忽略地球自转
一、“称量”地球的质量
(2)
当物体距地面高H时(地球半径为R)
GMm
mg'=
——
(R+H)2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注: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1)
地球表面附近时,忽略地球自转
归纳小结
例1.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B
例2.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距地心4R(R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g‘,则g/g‘为
A、1
B、1/9;
C、1/4
D、1/16
D
物体所在4R处
地球表面处
二、计算天体的质量
模型:地球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测量: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半径r
思考:能用“称量”地球质量的方法,“称量”太阳质量吗?
轨道半经r
明确各个物理量
天体半经R
注意:字母的规范、大小写问题;应区分中心天体、环绕天体;球体半径、轨道半径等问题。
中心天体M
转动天体m
(三).基本思路
2.“人间”: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1.“天上”: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g
=GMm/R2
例3.(多选)要计算地球的质量,除已知的一些常数外还需要知道某些数据,下列给出的各组数据中,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已知地球半径R
B.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和轨道半径r
C.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
D.已知地球公转的周期T'及轨道半径r'
ABC
解析:设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某一物体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根据地面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和重力挖相等的关系得
,解得地球质量为
,所以选项A正确。
设卫星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运转的向心力,可得
,解得
,所以选项B正确

根据

,以上两式联立,消掉r,得
,所以选项C正确

若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和轨道半径,只能求出地球围绕的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所以选项D错误

例4.火星探测器在距火星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绕其飞行,该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探测器飞行一周的时间为
T,火星视为半径为
R
的均匀球体,引力常量为
G,求:(1)火星的质量
M;(2)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答案
思考:
我们求解出中心天体质量后,能否求出中心天体的密度?思路是?
思路:
,球体的体积公式
,R指球体的半径
例5.地球半径是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引力常量是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如认为地球的质量分布是均匀的,则地球的密度ρ的表达式为(  )
D
地表面处
球体的体积:
密度:
例6.
假设在半径为R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已知引力常量为G
(1)若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测得卫星在该处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则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
(2)若卫星贴近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
(1)高h处
球体的体积:
密度:
(2)天体表面时h=0,即R=r
球体的体积:
密度:
A
例7.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仅仅需要(  )A.测定飞船的运行周期B.测定飞船的环绕半径C.测定行星的体积D.测定飞船的运行速度
思维拓展:
笔尖下的行星——海王星
预测哈雷彗星的回归
一、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天上一条线,地上有“黄金”)
二、中心天体密度的计算
注意区分各量的含义
三、四个有用的推论
【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