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原理图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
=
U
/
R
(欧姆定律)
实验结论
使用注意事项:
U、I、R
应指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
U、I、R
应指同一时刻的物理量
U、I、R
的单位应统一,采用国际单位。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不含电源、电动机等在内的电路计算。
1.
某段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2
V,通过的电流是0.9
A,欲使通过的电流为0.3
A,则在其两端应加的电压为___V。
2.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接入6
Ω电阻
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
A。如改接12
Ω
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
A。
4
0.1
3.
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
R=U/
I,
此公式说明(
)
A.
当电压增大一倍时,电阻增大一倍
B.
当电流增大一倍时,电阻减半
C.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即使电压为
零,电阻阻值也不变
D.
导体的电阻等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C
D
4.串联电路分压: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_____
,表达式
;
5.并联电路分流: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分得的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_____
,表达式:
。
正比
正比
反比
6.如图所示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中,电压表示数2V,电阻为5
Ω,那么接下来的操作是
7.如图所示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压表示数2V,电阻为5
Ω,那么接下来的操作是
8.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
C.当导体b两端电压是2
V时,通过b导
体中的电流为0.2
A
D.将a、b两导体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
源上时,通过导体的总电流为0.6
A
B
B
9.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
Ω
1
A”,乙标有“15
Ω 0.6
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____A,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V。
0.6
15
10.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
Ω
1
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
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
V,其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值太小
B.电源电压3V太高
C.20Ω的阻值太小
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
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30
Ω,电流表
的示数为0.4
A,电流表
的示数为0.8
A,求电源电压和R2的阻值各为多少?
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0V,电阻R1为15
Ω
,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2.5A,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
A,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5
A.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
A.13∶5 B.3∶5 C.5∶3 D.5∶13
答案:C
例:有一只灯泡,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5V,电阻为10
Ω,电源电压为8V。要使灯泡正常工作,需要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5Ω,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A.0Ω~10Ω
B.0Ω~20Ω
C.5Ω~20Ω
D.2.5Ω~10Ω
实验器材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定值电阻
电源
开关
5
Ω
10
Ω
15
Ω
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