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最苦于最乐》一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最苦于最乐》一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1 10: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最苦与最乐
课课练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恩惠(huì) 
契约(qiè) 
忧民忧国 
自头苦海
B.监督(dù)
纵然(zhòng)
仁人志士
心安礼得
C.赔礼(péi)
揽胜(lǎn)
死而后已
悲天悯人
D.循环(xún)
卸却(xiè)
海阔天空
任重到远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廉洁做事,虽清贫却心安理得,贪图贿赂,虽富有但寝食难安。
B.邓稼先全心全意地为了发展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死而后已。
C.《中国诗词大会》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可理喻的作用。
D.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在未来的通讯行业中,5G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引领一场崭新的网络技术革命。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B.《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C.《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D.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
②还是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都在荒寒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温情的色彩,温暖着读者的心。
③尤其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让人心醉。
④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⑤无论是醇厚的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淳朴的乡邻情谊。
A.①④⑤②③
B.④①⑤②③
C.①⑤②③④
D.④⑤②①③
5.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晚上,妈妈辅导弟弟做作业,弟弟总是做错,妈妈很生气,弟弟也委屈地哭了。你在一旁劝说:
A.“弟弟本来就笨,您再生气也没用!”
B.“妈妈别管了,还是要爸爸来教才行!”
C.“你们都别着急,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吧。”
D.“为什么这样子!大晚上的,会影响邻居休息呀!”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6.根据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失意不苦的原因是
。贫、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7.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8.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1)“卸却”责任指
。(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
。(10字以内)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9.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10.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11.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一)先苦后甜
①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②“人生是苦的。”释迦牟尼说。
③在某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一个年轻人在水龙头下的洗手盆上垫了一块木板,双腿斜蹬着地面,用左臂支撑着前倾的身子,上身趴在木板上,忘我地写着东西,以至有人上厕所从身边经过他都浑然不觉。有段时间,每晚熄灯铃响过以后,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那里。这一幕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个年轻人就是莫言。而他31年前在卫生间写下的,就是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
④【A】从维熙说:“莫言是个一贯没有文场中娇气,肯于在集体中吃苦负重的人。早在1987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德国的时候,莫言在团队中也拿出他的那份朴实,在往返的机场上扮演搬运工的角色。其实并没有人让他这么干,其闪光点出自他的行为本能,源于他性格里具有的憨厚。”
⑤【B】抗战14年,周有光和张允和搬家36次,可爱的女儿小禾不满6岁,因为生病没有盘尼西林,死在妈妈怀里。这样不堪回首的往事需要多长的时间、多大的心智去慢慢化解?抗战胜利后,周先生供职的新华银行派他去美国、英国开拓业务。周先生眼界开阔了,人也阔了。去英国时,由于晚宴都要穿礼服,张允和单旗袍就带了20件。一时赴觥筹交错的华宴,一时过“凭票供应”的日子;65岁于干校挑担插秧,98岁在北戴河下海游泳……穷过富过,欢喜过悲痛过,春风得意过也坎坷失意过,这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的百年史,您以为老寿星是怎样炼成的?
⑥【C】鲁迅说:“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两个小时用来储备知识和为未来积累经验,坚持下来你的未来就可能比别人更精彩。正如亨利·福特所言:“如果你想永远做个雇员,那么下班的汽笛吹响时,你就可以暂时忘掉手中的工作;如果你想继续前进,去开创一番事业,那么,汽笛声仅仅是你开始思考的信号。”
⑦【D】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年轻人要有不怕吃苦的心态,才能不断地攀登与超越,让成长路上渐次开出美善的花,并最终领略山高人为峰的壮丽。星云大师说:“不经过风霜苦寒,哪里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能深切认知人生苦短,哪里懂得精进勤学?”所以,吃苦就如吃补。有了今日的辛苦播种,他日才会有苦尽甘来的甜美果实。
⑧人生是苦的,苦后才更觉甜。
1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3.文章第⑦段画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4.“要想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必须舍弃别人不能舍弃的。”这是从文中抽取的一句话,将其还原,正确的位置应是A、B、C、D哪一处?(  )
15.请你为文章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0字以内)
16.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二)磨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会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的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尽磨难而甘之如怡,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沙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折,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青年文摘》2018第11期,有删改)
17.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18.第④段画线句子除用了例证法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19.文章第③段和第④能否调换顺序?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20.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1.探究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材料二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来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人民的独立幸福鞠躬尽瘁;“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摆脱中国任人宰割、亡国灭种的危险,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来,将自己毕生的心血献给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探究个人志向与国家梦想的关系。(150字左右)
答案:
1.
C
2.
C
3.
B
4.
B
5.
C
6.
知足,安分,达观,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7.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
,就得小快乐
8.(1)不尽责任,丢开不管(2)尽了责任,
在无负担
9.
人人必须尽责任。
10.
本文是从“最苦”与“最乐”两个侧面来
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
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
11.示例: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②尽责任是我
们生活的全部内容;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
则,就会陷入痛苦。
12.
人生是苦的,苦后才更觉甜。(或:年轻人
要有不怕吃苦的心态,才能不断地攀登与超越
,让成长路上渐次开出美善的花,并最终领略
山高人为峰的壮丽。) 
13.
道理论证。引用星云大师的话加以论证,
更有权威性,更具说服力。
14.
C
15.
示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尽屈辱,最
终吞并了吴国,一雪前耻。 
16.
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揭示全文的
中心主旨“人生是苦的,苦后才更觉甜”。
17.
①承受磨难,我们才能更好;②磨,会把
我们变得更好;③只有经历磨难,我们才会取
得成功。 
18.对比论证,用莫言和拿破仑的经历作对比,
证明了“欢乐和盛誉也是一种磨难”这一分论
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19.
不能。理由:因为第三段和第四之间有递
进(逻辑)关系,困难和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难
,然而欢乐和盛誉更是人生的一种磨砺(他们
之间存在层次的上递进关系)。
20.①引用了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再次论证了中
心论点,增加了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②再
次总结中心论点,提出希望与建议;③在结构
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21.
提示:围绕“少年立志要与国家、民族利
益(国家梦想)紧密结合,个人梦想的实现要有
利于国家的强盛美好”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