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材料分析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材料分析题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09 21:4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材料分析题集中测试卷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材料二 1990年9月,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提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3)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50周年,习近平亲题匾额“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结合实际,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措施。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中方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冯仲平《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直到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才揭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会谈的序幕。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双方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等
材料三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四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宋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并分析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
(4)材料四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围绕东北亚地区的争端,近年来美国实施了不少损害中国利益的行动。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二: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1983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中美经常发生大小矛盾,但美国对台持续的军售,难免令中美近日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使两国关系进入新的艰困期
——人民网《环球时报》
请回答:
(1)材料一宣言的发表与什么重大事件紧密相关?试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出兵的主要原因。在实施以上侵略的同时,美国还采取了什么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试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内容。
(3)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关系出现“艰困”局面的焦点是什么.?你认为美国怎样做才能有助于中美关系健康发展.?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结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维护国家的安全?
4.“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什么制度?任意写出两个民族自治区的名称?
(2)近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离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
(3)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
5.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民主法制促和谐】材料一.……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起,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多年,基本上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社会保障映和谐】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制定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济等一系列法规。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建立起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材料二反应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怎样的趋势?这一问题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统一大业奏和谐】材料三.……不久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材料四.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放,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反应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怎样的趋势?这一问题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材料四中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举例说明。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民族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3月,左宗棠移驻肃州(今酒泉),督率220营大军西征。他根据新疆北可控南的地理形势,确定了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指挥清军仅用半年时间,就收复了乌鲁木齐等北疆大部分地区。1877年春,清军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军队。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朝在边疆地区管理方式上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根据材料二,指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
(3)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特殊的政治制度?
(4)综上所述,说明我国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孙中山
材料二:香港.澳门一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这不但对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也有利。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容许个别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有利。――《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陆地区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制度?它是谁提出来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制度利在哪里?
(3)目前我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焦点与核心问题是什么?党和政府对此实行的方针是什么?
(4)根据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应该怎么做?
8.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某班同学以“祖国统一”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图文识读.史实回顾】
材料一: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图片中仪式与什么重大事件有关?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热点关注.历史探究】
材料二:马英九呼吁蔡英文接受“九二共识”.
台湾海基会今天举办25周年回顾与展望论坛,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致辞时表示,呼吁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巩固两岸和平,维持台海现状”,不要让前人心血付诸东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3月10日)
(2)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九二共识”是指什么?当前什么因素威胁两岸和平?
材料三: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3)材料三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发生什么变化?这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何意义?
【以史为鉴.历史感悟】
(4)综合上述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2.(1).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将适时解决香港问题。
(2).香港回归的道路充满曲折;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方针:“一国两制”。权力关系:授权与被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来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
(4).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5).做法: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3.(1)抗美援朝(或朝鲜战争,美国侵略朝鲜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或既是道义,也是自救,;派军舰入侵台湾海峡,阻挠我国解放台湾。
(2)一国两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台湾问题(或美国对台持续军售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干涉中国内政。
(4)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增强综合国力;走科技强军之路,不断壮大国防力量;继承发扬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传统等。(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每点,任意2点即给
4.(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答出其中任意两个即可)
(2)坚决反对。西藏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和祖国其他各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臧独分子应该立即放弃分裂活动,共同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同其他各族和谐相处。
(3)民族大团结万岁;各民族共同繁荣;56个民族是一家;爱我中华等。
5.(1)核心:宪法。(2)反应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意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起了重要作用。(3)阻碍因素:美国的介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台独势力。(4)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6(1)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2)背景:英俄.阿古柏政权企图控制新疆,分裂中国领土。原因:采取了先北后南的正确方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的主权;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7.(1)西藏和平解放。(2)一国两制。邓小平。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仅对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对全国也有利。第三问:“我国目前台湾尚未和大陆统一,而港澳已经回归”。(3)台湾问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4)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等等。
8.(1)香港回归祖国。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大陆和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答两点即可,)
(2)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独(或台独.国际反华势力)。
(3)近十多年以来,两岸经贸.人员往来持续增长.更加频繁。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是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根本原因;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将证明台独是不得人心,是注定要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