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取得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
D.恢复国民经济
4.“祖国啊祖国,今天为了你的新生,我奉上这欢喜的泪。”胡风的这首《时间开始了》在70年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首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共一大召开
D.解放战争胜利
5.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6.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7.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次“伟大飞跃”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中华民国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8.以下解说词适用于下图的是(
)
A.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9.
在中共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开始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抗美援朝的胜利
10.毛泽东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材料中第一个“步骤”完成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五四运动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新中国成立
⑤抗日战争胜利
⑥辛亥革命
A.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
D.④⑤⑥
12.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以新中国成立为例,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49年10月1日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C.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D.开国大典上礼炮鸣了28响
13.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回顾西藏自古以来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B.唐玄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设西域都护,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4.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重大贡献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是(
)
A.十世班禅
B.五世达赖
C.阿沛·阿旺晋美
D.伊藤博文
15.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正式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意味着(
)
A.中国大陆获得了领土统一
B.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废除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D.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二、综合题
16.民族独立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之痛】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共同影响。
【追梦之旅】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圆梦之径】
材料三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
材料四
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可珍惜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理解“旧中国完全死亡”?
材料五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共十五大报告
(5)第一个任务完成的标志是什么?说说材料五中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D
6.D
7.C
8.D
9.C
10.D
11.C
12.C
13.D
14.C
15.A
16.(1)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5)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关系: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