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09 21:2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
)1.(2019湖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土地改革的推行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2.(2019湖北)下列表述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符合的是
A.开天辟地
B.生死攸关
C.走向成熟
D.伟大转折
(
)3.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4.(2019宜昌)在新中国历史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5.(2019贵阳)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6.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被《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全文转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时任中央某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A.“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依旧存在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C.“左”倾思想亟待消除
D.媒体舆论对待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意见不一
(
)7.1978年下半年,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刊出的讨论文章就达650篇。当时讨论的核心问题最有可能的是
A.粉碎“四人帮”
B.国企改革
C.真理标准
D.法制建设
(
)8.一首首老歌都是一个个时代风貌的缩影,有首歌这样唱道:“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与这首歌曲创作直接对应的历史背景应是
A.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成功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展开
(
)9.1977年9月,在全国计划会议上,邓小平确定了经济战线的三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要求“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受此影响,我国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10.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两个凡是”
C.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代表”
(
)12.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
)13.下列各项,属于右图所示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核心内容的是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D.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14.在中国,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有的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来描绘时代背景以抒发美好愿望。下列春联可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是
A.“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
B.“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C.“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争荣”
D.“五谷丰登将再现,六畜兴旺定有时”
(
)15.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农村搞调研时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国家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多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尤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农民终于告别了贫困,走向了富裕。这得益于下列哪一次会议的战略决策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摘编自邓小平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一中的“一场大讨论”具体指什么?
(2)材料二中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针对的是哪一错误思想?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5)上述材料一与材料三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D
6.C
7.C
8.C
9.B
10.D
11.A
12.B
13.B
14.C
15.D
16.(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错误思想:“两个凡是”。积极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3)何时何地:1978年12月,北京。核心:邓小平。
(4)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5)因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而引发的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材料三中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