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09 20: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
)1.(2019安徽)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都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
)2.(2019恩施)下列选项中,前后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香港——葡萄牙强行割占和租借
B.澳门——董建华任第一任行政长官
C.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全面实现直接、双向的通航、通邮、通商——阻碍了两岸经济的发展
(
)3.(2019岳阳)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A.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原则
D.互补互利原则
(
)4.(2019淮安)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重要共识。这一“共识”主要是指
A.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B.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C.促进两岸文化合作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5.(2019苏州)“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
)6.(2019德州)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到:“九二共识”……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
)7.(2019潍坊)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B.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
)8.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
A.“一国两制”
B.“两岸三通”
C.和平统一方针
D.一个中国原则
(
)9.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汪辜会谈
④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③①②
(
)10.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A.海协会成立
B.海基会成立
C.汪辜会谈
D.提出八项主张
(
)11.据报道:上任仅一年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不得人心,民意支持率已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说明
A.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
C.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
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
)12.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国共合作
D.民族区域自治
(
)13.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
)1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5.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当年的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想家”的T恤衫,在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老兵们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台胞期盼当局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B.“台湾特别行政区”得到台胞普遍认同
C.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奠定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础
二、综合题
16.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是历代中国领导人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二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摘编自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的谈话(2015年5月4日)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台湾是日本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条约窃取的?什么历史事件后台湾光复?
(2)依据材料二,归纳习近平的谈话所表达的意愿。
(3)结合材料三并联系现实,从90多年来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变化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写出两点)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D
6.B
7.B
8.D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A
16.(1)时间:1895年。条约:《马关条约》。事件:抗日战争胜利后。
(2)意愿:①两岸是命运共同体;②团结奋斗促进民族复兴。
(3)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