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09 20:1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1、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8●.云南中考)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时期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
(2019●湖北黄石中考)“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

A.武汉长江大桥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沈阳第一机床厂
3.
(2019●河南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
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战略”【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
(2019●山东滨州中考)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⑤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
5.
(2018●山东滨州中考)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2019●山东威海中考)“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人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影响
C.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D.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7
(2019●河南中考)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多个,当年产值11.
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已有10万多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这表明【

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8.
(2019●湖北咸宁中考,6)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是中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
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自主经营
D.公私合营
9.
(2018●广东端州期末)照片能够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对图中的历史场录解读正确的是【

10.
(2018●广东南山期末)1945年王氏夫妇创办面包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生意兴旺。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王氏夫妇将【

A.继续拥有面包厂,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拥有面包厂,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拥有面包厂,面包厂最终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拥有面包厂,但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
11.
(2018●广东深圳南山区)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项目
原煤(万吨)
钢(万吨)

(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年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12.
(2018●山东烟台中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大跃进”时期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13.
(2019●江苏宿迁中考)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14.
(2017●山东菏泽中考)1956
-----1976
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15.
(2019●四川广安中考)在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战胜严重困难的过程中,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其中“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被群众誉为“铁人”的王进喜的事迹是【

A.主持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
B.带领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的第口油井
C.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
D.从中草药中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2018●.河南召陵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投资总额为427.4亿元。其中工业的投资是
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苏联帮助设计的主要是重工业的建设单位的投资,占44.3%,加上直接配套的建设投资,则占51.5%。
材料二1953
一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到
1957年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获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其他方面也有重大发展。
(1)依据材料一,归纳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特点。(6
分)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8分)
(3)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提到的“其他方面也有重大发展”。(举两例说明)(6分)
17.(2018●广东普宁期末)经历了战争年代的暴风骤雨,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材料三宪法草案面向全社会公布,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材料五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干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
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1)根据材料--,指出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问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一年哪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的。
(4分)
(4)材料四中再次强调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极阶段的基本国情、请问我国进人此阶段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4分)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的“曲折”和“失误”有哪些(至少两条)(3分)
18.
(2018●山东商河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习近平将毛泽东最伟大的贡献归纳为: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了人民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人民政权”是如何“巩固的”。(6分)
材料二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并列举两项“-五”计划时期的成就。(6分)
材料三从中央到地方,不少领导干部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1959-
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解说词
(3)依据材料三,写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表现。这些“严重挫折”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6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B
B
A
C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A
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1)重点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
(2)中国经济(工业)发展迅速(中国工业发展迅猛)。原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言之有理即可)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7.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
(3)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5)“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任选两条即可)
18.
(1)和平解放西藏;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2)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任选两个即可)
(3)表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启示: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A.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D.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合作化
公私合营
A.“_五”计划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