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0 08: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这部代表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影响最深远,初名《石头记》,作者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进行小说的创作和修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下图为作者像,这位作者是
A.关汉卿
B.罗贯中
C.施耐庵
D.曹雪芹
2.“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巡游西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下列哪一事件能够反映这段材料(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郑和下西洋
3.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内容有
①继续采用八股取士制度②设军机处,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大兴文字狱④收缴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啃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关于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A.册封达赖五世
B.册封五世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6.据《明史》记载:“四十二年四月,继光将浙兵至,于是巡抚谭纶令将中军,显左,大猷右,合攻贼于平海。继光先登,左右军继之,斩级二千二百,还被掠者三千人。”这一记载反映的史事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7.下图是一个机构的官印,该机构设立的目的是(

A.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B.专管农业
C.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军务
D.为皇帝挑选人才
8.以下能反映出中国古代和非洲友好交往的史实是
A.张骞通西域
B.遣唐使
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
9.乾隆末年,表演安徽地方戏徽剧班进京,迅速适应北京观众需求,发挥各班演员特长,同时吸收其他地方戏剧的优点加以革新,到19世纪前期,形成一种新的剧种,这个剧种集中体现了中国戏剧的精华,被称为“国粹”。著名的演员有梅兰芳等。这个新“剧种”是指:
A.京剧
B.徽剧
C.花鼓戏
D.黄梅戏
10.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勇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应是
图1张骞通西域图2鉴真东渡图3玄奘西行图4郑和下西洋
A.抵抗侵略
B.祖国统一
C.民族团结
D.中外交往
11.民族融合与友好交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②戚继光抗击倭寇③文成公主入藏④岳飞抗金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皇权。废除丞相,这个改革发生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3.“烟花三月下扬州”,现在的扬州美如画,各方宾朋纷至沓来。你能给游客介绍的名胜古迹应该有(  )
①瘦西湖②何园③平山堂④个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
A.断绝中外贸易往来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D.禁止官员出海经商
15.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下列选项中符合“极盛于我朝”的是
①设台湾府
②设宣政院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西域都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右图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

A.新疆
B.西藏
C.黑龙江
D.台湾
17.“进北京后,李自成就住进了皇宫,平日里朝夕相处的战友轻易见不到他了。全军弥漫着盲目乐观、轻敌、懈怠等消极情绪。”这段文字分析的是
A.皇宫建筑群的庞大
B.明朝军队的不堪一击
C.农民军失败的原因
D.清军大举入关的影响
18.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
A.《改订伊犁条约》
B.《天津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北京条约》
19.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的一部医书里面,收集了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是哪一部医书(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20.小王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有文字如图所示,可推知他关注的是哪个地方的管辖措施
A.台湾
B.东北
C.新疆
D.西藏
21.当西方各国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有()
①专制皇权高度加强②农业仍然是经济的主体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主要目的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选拔官吏
C.稳定社会秩序
D.加强思想控制
23.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A.明朝的经济的发展
B.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24.“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体现了清朝皇帝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辖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伊犁将军
C.西域都护
D.驻藏大臣
25.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
B.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被占领的台湾
C.签订《尼布楚条约》,解决与沙俄边界问题
D.重视文化事业,组织编写《本草纲目》
二、简答题
26.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
(1)唐朝时期为发展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有何典型事例?这一历史事件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和汉藏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2)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清朝时期设置哪一机构管理西藏?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元朝时期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名称是什么?清朝在1684年设置了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4)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中国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请列举两位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
(5)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当前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做?
27.简答题。
(1)丝绸之路的开通主要归功于西汉哪一历史人物的艰辛努力?
(2)唐朝时期,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中最能反映唐朝文化兼收并蓄和博大精深特点的两件史实是什么。
(3)明朝前期郑和七下西洋,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4)列举一例反映出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主题的历史事件
28.列举清朝前期加强西藏地区管辖所采取的措施。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交往中各国优势互补,传播文化,经济互通有无。结合隋唐以来的中国古代史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唐朝时期为中外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两个人物。
(2)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超过前代。请说出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
(3)说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朝代?
(4)说出明朝时期为“示中国富强”的历史事件?
(5)清朝前期哪一政策阻断了中外贸易?这一政策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D
6.C
7.A
8.D
9.A
10.D
11.A
12.D
13.A
14.B
15.B
16.B
17.C
18.C
19.C
20.C
21.D
22.D
23.C
24.D
25.C
26.(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中宗时期金城公主藏与尺带丹珠和亲(写出一例即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驻藏大臣。
(3)澎湖巡检司台湾府
(4)戚继光、郑成功
(5)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答到其中1点即给,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27.(1)张骞
(2)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3)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昭君出塞或文成公主入藏
28.(1)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
(2)设置驻藏大臣
(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29.(1)玄奘、鉴真
(2)市舶司
(3)元朝
(4)郑和下西洋
(5)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