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4单元第8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4单元第8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10 14:2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2节
食物的消化
当我们见到美味可口的食物,总是又想吃又怕胖,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有没有同样的烦恼?难道食物中所有营养物质都会被身体吸收?有的人吃得再多仍然很瘦,有的人吃得很少也发胖,这是为什么呢?
1.能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种消化酶的作用。
2.通过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活动,学习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
3.
能够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吗?
水、无机盐、维生素
直接吸收
糖类、蛋白质、脂肪
消化后吸收
把不溶于水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转变成溶于水的简单小分子物质
消化作用
消化系统
消化管
消化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小肠
大肠
肛门
食管
作用: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等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唾液腺
分泌胆汁
分泌肠液
分泌胰液
分泌唾液
分泌胃液
分泌胆汁
分泌唾液
分泌肠液
分泌胆汁
分泌唾液
分泌胃液
分泌肠液
分泌胆汁
分泌唾液
分泌胰液
分泌胃液
分泌肠液
分泌胆汁
分泌唾液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可初步消化淀粉
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胆汁可乳化脂肪
胆囊
绒毛之间
有肠腺
消化系统的组成
什么是消化?
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可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一过程叫做消化。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
小分子
消化酶
就好象有人想把一件很大的家具搬进屋子,但太大搬不进,他动动脑筋后将大家具拆成小件,就一件一件搬进了屋子。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也是如此,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只有转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进入细胞。那么谁来将大分子物质“拆”成小分子物质呢?
什么是消化?食物为什么要经过消化?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袋进入水溶液中。
透析袋相当于小肠内壁(细胞膜),
这是用类比的方法理解实验
葡萄糖能通过透析袋进入水溶液中
设计方案
1完成“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需要设置几组实验?
2.
每组的处理条件有什么差异?
3.如何判断食物中淀粉是否发生变化?
两组
一组用唾液,另一组用等量的清水,其他实验条件严格保持一致。
用淀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作为本实验的依据。
4.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什么结论?
5.口腔内牙齿和舌对食物消化的作用是什么?
唾液可以消化淀粉。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可以促进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从而促进消化。
活动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观看录像: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分钟
学生活动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目标】
⒈设计并实施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方案。
⒉理解食物消化的含义。
【活动过程】
让五位同学咀嚼馒头七分钟以上,吐到小烧杯里。
2:滴碘液观察。
3.同时,把未咀嚼的碎屑倒上少许清水,也滴碘液观察。
4.另外用馒头块加唾液,再滴碘液,观察未经咀嚼和搅拌,馒头块是否变蓝。
馒头碎屑+唾液(搅拌)
馒头碎屑+清水(搅拌)
馒头块状+唾液(不搅拌)
将3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后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3)变浅蓝。
淀粉没有充分分解
(2)变深蓝,
加清水,淀粉
没有分解
(1)不变色,
淀粉分解
成麦芽糖
淀粉
口腔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
葡萄糖
胰液
肠液中的酶
1.
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2.牙齿、舌和唾液有什么作用?
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充分转变成麦芽糖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课堂练习
1、淀粉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
3、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
4、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__________。
5、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2、糖类物质尝起来是否都是甜的?
口腔
不是

小肠
C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