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往哪边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
2.到校园或大自然中细心观察植物茎的特点,推测茎的生长特性,并能自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细心观察并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事实归纳分析出茎的向光性。
3.通过对茎的观察、推测、实验、记录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品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
难点:植物茎的生长特点。
评价任务
通过设计、实施对比试验,认识植物的茎的向光性。
教学准备
1.课前对每个观察小组的观察内容做一个大致分工。
2.向阳处生长繁茂的树枝图画或照片。
3.植物生长的影片。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出示向日葵图片,说说向日葵的特点
1.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那么,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呢?
2.平时生活中你对树枝的生长情况有何发现?(学生可能会说光线好的地方树枝生长得好些,光照不强枝叶生长得不好。)
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推测茎的生长特点
1.出示植物图片,学生观察。
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
①观察时一定要认真细致。②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
3.组活动。教师要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发现学生在观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茎的生长有向光特性。
三、观看实验影片,探究茎往那边生长?
1.提问: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观察到茎的生长呢?
2.讨论:我们应选用什么幼苗作为观察的对象?(可先用生长较快的黄豆苗等)用什么材料做盒子罩住幼苗?用多长时间来观察?怎样保育幼苗长得更快更旺?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得更好?
3.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实验,如:盒子能否选用木板制作?盒子大点好,还是小点好?打孔打多大,孔打在上端什么位置好?每次浇水、观察后应注意什么?记录表怎样设计?老师要适时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有创意的想法。)
4.小组讨论:为了能更有效地研究发现茎的生长特性,应怎样实验效果好?(引导议定出应选择两株生长得较快的植物幼苗做研究对象如豆苗。分别用纸盒子把他们罩起来,并在盒子一边的侧上方开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孔。罩盒子时,注意让一个盒子的孔朝左,另一个盒子的孔朝右,并注意浇水,保养,每次观察和浇水后,注意马上用盒子按原样罩住幼苗。)
5.观看影片,推测结论。
6.指导做好观察记录表。
四、总结与拓展
1.整理记录并分析出茎有向光性。
2植物茎的向光特性对植物自身生长有何意义?你有何启发?
板书设计
茎往哪里生长
植物的茎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