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 数学广角──集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 数学广角──集合》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9 21:1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说一说:课间休息时都会参加哪些活动?
2、统计:喜欢XX的举起左手,喜欢XX的举起右手。
(可能会出现两只手都举着的情况,教师适时提出重复的现象。)
师:为什么你举着两只手呢?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学生喜欢XX和XX的情况,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重复现象。
二、活动探究,体验过程
1、出示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学生名单:
跳绳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1)引导观察:跳绳的有(
)人,踢毽的有(
)人。
(2)想一想:参加两项比赛的一共有(
)人。
2、活动:发参赛牌
(1)教师边发参赛牌,边让学生数人数。发到第14个的时候,参赛牌没有了。
(2)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名单,发现有3人重复。
(3)介绍用连线的方式找出重复的学生,让学生在课本的表格中圈一圈。
[设计意图]在发参赛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牌不够发17人,是因为有3人两项都参加,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3、学习集合圈
(1)站一站:请14名同学表演,参加跳绳的站在教室左边,参加踢毽的站在教室右边。
思考:杨明、刘红、李芳,他们三人应该站在哪比较合适?
(2)说一说:左边、右边、中间的同学各代表什么?
(3)贴一贴:请各部分的学生把参赛牌贴到相应的卡纸上。
(4)圈一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把跳绳的学生和踢毽的学生分别围在不同的圈里。
(5)想一想:蓝色圈里的表示什么?红色圈里的表示什么?中间部分又表示什么?(教师板书: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活动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集合概念。
(6)介绍集合图也叫维恩图。教师板书:集合。学生齐读课题。
4、分析集合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1)观察板书,引导分析。
(2)展示过程,体会重叠。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学习、体会集合以及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加深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5、列式解答,加深对集合运算的认识。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一共有(
)人参加。
(2)交流算法,并说说算理:
9+8-3=14
6+5+3=14
9+(8-3)=14
(9-3)+8=14
(3)体会基本计算方法:9+8-3=14(人)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同时通过比较辨析,体会基本的方法。
三、基本训练,形成策略
活动一:动物运动会
1、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
①鲸鱼
②猫头鹰
③天鹅
④蝴蝶
⑤金鱼
⑥鲨鱼
⑦大雁
⑧老鹰
⑨乌龟
⑩鸽子
会游泳的
会飞的

表示什么
活动二:天天鲜水果商店
2、(1)商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
(2)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昨天进的水果品种:香蕉、橘子、梨、菠萝、西瓜。
今天进的水果品种:草莓、苹果、梨、香蕉、橘子、芒果、菠萝。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图进行计算并解决相关问题,形成策略。
四、巩固运用,强化技能
活动三:赵老师的采访
1、想一想,算一算。
喜欢看《熊出没》的学生:李小红
王青
赵东
周丽
田宇
马红艳
喜欢看《海绵宝宝》的学生:王青
周丽
刘多
田宇
赵东
(1)既喜欢看《熊出没》又喜欢看《海绵宝宝》的有(
)人。
(2)老师一共采访了(
)人。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全课小结,呼应课题
1、谈收获。
2、巧激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收获,加深认识,同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对数学和生活的热爱。]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
9+8-3=14
6+5+3=14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于丽
周晓
朱小东
陶伟
卢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