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横向
扩张
上下径增大
横向
收缩
上下径缩小
吸气
收缩
扩大
扩张
减小
外界进
入肺
舒张
缩小
收缩
增大
肺到
外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肋间外
肌、膈肌
胸廓
胸腔
容积
肺
肺内气压
气流方
向
呼气
肺泡
毛细血管
肺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1.肺泡的数量多。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思考:
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线粒体
新课导入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细胞中呢?
体内代谢的废物又是怎样离开细胞的?
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
运输氧气、养料和代谢废物。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自学提示:
1、通过观察血液的分层图,血液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位于哪一层?
2、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指的是什么?
3、为什么把血液称作“流动的组织”?
4、血浆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主要成分是什么?血浆的主要功能又是什么?
5、血细胞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血液的分层现象
血浆(淡黄色)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深红色)
血细胞
(白色)
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
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由哪些物质组成?
讨????论
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了几层?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它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分成上下两层以及中间一薄层白色物质。
2、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指的是什么?
(红细胞)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3.为什么把血液称做“流动的组织”?
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作“流动的组织”。
属于结缔组织
血浆
血浆中还含有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尿素)。
运载血细胞
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所需的物质
运输人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
7%血浆蛋白
3%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90%水
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
成分
功能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和红细胞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血细胞
血液分层后在下层,呈红色的为红细胞;
红细胞
数目:
形态结构:
功能:
电镜下的红细胞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
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运输氧及部分二氧化碳。
红细胞为什么能运输氧呢?
血红蛋白
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在含氧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
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得哪种疾病?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
当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低时(低于正常值),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就会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出现贫血会影响身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往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头晕、耳鸣、食欲减退、呼吸急促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贫血。
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在饮食中可以采取那些措施来缓解这些症状?
建议: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食物,并改用铁锅做饭
白细胞
数目:
形态结构:
功能:
电镜下的白细胞
数量少。
呈小球状,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保护作用。
1.白细胞接近细菌
2.白细胞开始吞噬细菌
3.白细胞已将细菌吞噬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
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通过自身的变形将病菌包围、吞噬。
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常被用作诊断疾病的检查方法之一。
人体处在正常情况时,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数量呈一定比例。当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或白细胞的分类百分比会发生变化。
血小板
形态结构:
功能:
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止血和加速凝血。
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在伤口处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
血小板过少,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血小板凝集,血管内会出现凝血块,形成血栓。
血管破损后,血小板移向破损处。
血小板在伤口处形成血栓,堵住出血口。
血小板的黏附聚集
血细胞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
无
加速止血和促进凝血
居中
两面凹的圆盘状,富含血红蛋白(铁)
成熟后无
最多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个体最大,形态多样
有
最少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保护和防御作用
项目
名称
形态特点
有无细胞核
数量
功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目的要求: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材料用具:
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血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P52
方法步骤: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2.对照血细胞图片,认识红细胞、白细胞,并比较它们的形态和数量。
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讨论:
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许多,并且需要进行特殊的染色,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血小板。
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2.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3.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红色,数量多,不用染色就可以观察到;白细胞的个体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清楚。
RBC是红细胞;
PLT是血小板
WBC是白细胞;
Hb是血红蛋白
血细胞
血浆
血液
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层的红细胞会变成暗红色,血红蛋白与氧分离了。
特点:最大,有细胞核
,
形态多样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功能:吞噬病菌,保护人体
功能: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特点:两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无细胞核,
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处容易与氧
结合,在氧含量低处容易与氧分离)。
特点:最小,不规则,无细胞核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
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
A.红细胞?
B.血清?
C.血小板?
D.血浆
2.血红蛋白和氧的结合与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 )
A.二氧化碳的多少
B.氧的多少
C.血红蛋白的多少
D.红细胞的多少
B
D
3.在三种血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细胞最大的和细胞最小的依次是( )
A.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B.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
C.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D.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
C
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候需要做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知否贫血,是根据下列哪项的数值低于正常值而作出的(
)
A
血细胞
B
血浆
C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D血小板
验血报告单中的RBC是指(
)
A
血细胞
B
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C
C
人的急性阑尾炎验血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伤口发炎流出的脓液中,主要的成分是(
)
A
死亡的红细胞
B
死亡白细胞
C.死亡的血小板
D.死亡血红蛋白
人受轻伤流血时,能自动止血,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液成分是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B
B
C
?2.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无机盐。通常采用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的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
课后练习
严重腹泻时,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通常采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或口服)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昆明处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集训,可以增加足球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足球运动员血液的供氧能力。
我国有关RBC、WBC、HB和PLT的正常参考值和说明
高原缺氧
贫血
炎症
贫血
出血不止
易形成血栓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时的表现
英文缩写
中文名称
RBC
红细胞
计数
男(4.0~5.5)x
个/L
女(3.5~5.0)x
个/L
增加
减少
WBC
白细胞
计数
(4~10)
x
个/L
增加
HB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减少
PLT
血小板
计数
(100~300)
x
个/L
过少
过多
☆当我们身体某处受伤后,受伤部位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发炎。过一段时间之后,红肿可能会自动消失,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白细胞可以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有病菌侵入的部位,去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就会出现红肿发炎现象。一旦病菌被消灭,炎症也就消失了。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数量最多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男子约500万/mm3
女子约450万/
mm3
呈小球状,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
防御和保护
5000--10000/mm3
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是最小的血细胞
止血和凝血
10-30万/
mm3
知识目标
1.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三种血细胞功能的了解,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
液观;
2.培养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
血液是由血浆(blood?plasma)
和血细胞(bloodcell)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特点:最大,有细胞核
,
形态多样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功能:吞噬病菌,保护人体
功能: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特点:两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无细胞核,
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处容易与氧
结合,在氧含量低处容易与氧分离)。
特点:最小,不规则,无细胞核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