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确认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
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难点】
压力和重力的关系。
压强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复习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引入新课
“骑泥马”比赛。
为什么站在海涂上的人会陷入海涂,而骑在泥马上的人却不会陷下去呢?这跟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讲的压强有关。
新课
压力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作用点:受力物体的表面。
方向:与受压面垂直。
几种情况分析: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上等于物体的重力。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压在墙壁上的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重力无关。
压在天花板上的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要减去物体的重力。
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答:使物体发生形变。
问:对于相同的支持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压力的作用效果
猜想:1、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2、可能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问:实验时,受压面选易变形的好还是不易变形的好?为什么?
答:所以我们选海绵作为受压面。
实验过程。
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我们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三、压强
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压强=
p=
单位:1牛/米2=1帕斯卡(帕、Pa)
一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1粒瓜子平放在桌面,对桌面的压强约为20帕。20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受到的压力为20牛。
【例题】质量为60千克的人,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200厘米2。当他站在地面时,脚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当他行走在地面时,脚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牛/千克)
【练习】为改善偏远地区同学的上学条件,崭新的四轮校车在农村学校全面投入使用。一辆校车载满学生后总质量为6吨,则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多少?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帕,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恒为0.03米2,则该车能否安全行驶?(g取10牛/千克)
建造楼房时必须考虑地基及建筑体所能承受的压强。
一些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见表3-6)。
小结
(五)巩固练习
1.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压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重力大小有关
C.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压力属于弹力,它的产生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要有挤压作用
2.在下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3.50帕表示的意义是(
)
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力是50帕
B.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强是50帕
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力是50牛
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强是50牛
4.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1,向右缓慢的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p不变,f变大
B.F、f不变,p变小
C.F变小,p、f变大
D.F、f不变,p变大
5.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p丁(填“>”“<”或“=”)。
6.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的石料质量为31.8吨,密度为2.65×103千克/米3,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米、宽2米、高0.5米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12米2。已知砖的密度为2.05×103千克/米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请计算:(g取10牛/千克)
(1)花岗岩石料的体积。
(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压强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由公式出发得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
【重点】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难点】
能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
【教学过程】
复习
什么是压力?压力的方向?压力的作用点?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吗?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什么量来表示?
什么是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
引入新课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可以知道,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增大压力F,压强p也增大;反之也成立。当压力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S,压强p反而增大;反之也成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新课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下列事例分别用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下列做法中,分别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
总结:
增大压强:减小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
(四)小结
巩固练习
1.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
2.在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大卡车的车轮比小轿车多而宽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
C.缝衣针、注射器的针头都很尖
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需要磨一磨
3.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在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我国“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区,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分离,月球车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关于月球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车由运动变为静止,不需要力的作用
B.月球车的车轮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
C.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D.看到月球车停在月球表面上静止不动,是以月球为参照物
5.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
)
A.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
C.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大
D.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6.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站着不动大声求救
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赶快跑向岸边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
7.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两块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8.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9.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
(1)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从而___________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
(2)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3)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2,
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少?
(g取10牛/10千克)
10.
过山车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它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科学原理。
六一节小柯第一次乘坐过山车。
(1)小柯坐在过山车上,感到天旋地转,
这时他是以
作为参照物的。
(2)过山车的设计者通过计算受力因子,来衡量座椅施加给游客的力,
让这些力既使游客感到刺激又不会受伤。
小柯同学的质量为50千克,当他坐在过山车上行驶到轨道底部时,受力因子为2,如果此时他与座椅的接触面积为500厘米2,求此时他对座椅的压强。(g取10牛/10千克)压强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以及压强的大小跟液体深度之间的关系。能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并由此得出一般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一些现象。
【重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
什么是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压强的单位是什么?15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引入新课
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会不会产生压强呢?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新课
液体的压强
活动1
在一段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再将水注入管内至约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把水换成其他液体再做上述实验。
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且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为什么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呢?
液体具有重力。
活动2
在一个容器的侧壁处的出水口处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再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把水换成其他液体再做上述实验。
结论:液体对容器侧壁也会产生压强。且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为什么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呢?
液体会流动。
问: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那液体的内部有没有压强呢?
问:有没有仪器可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呢?压强计可以测液体内部的压强。
压强计的构造:U形管、橡皮管、金属盒(可转动)、橡皮膜等。
原理: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越大。
下面我们就用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活动3
换用其他液体再做上述实验。
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问:同一深度的水、盐水和酒精的压强相等吗?让我们用压强计测一下。
结论:液体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总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阅读: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62米的深度。
水库大坝为什么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越深,压强越大,所以大坝越下面越宽,这样能承受更大的压强。
哪幅图中的潜水员能潜入更深的深度?
右边这幅图的潜水员能潜入更深的深度。因为右图中潜水员穿了厚重的潜水服。
小结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是三峡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决定大坝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大坝的高度
B.水库中水的体积
C.水库中水的质量
D.水库中水的深度
2.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
A、C两
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C<pA=pB
C.pA>pB=pC
D.pC<pA<pB
3.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下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4.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5.一只烧杯放在斜面上,烧杯内盛有某种溶液,如图所示,则该溶液对杯底A、B两点的压强pA和pB
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6.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7
8
9
10
8.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
)
A.
p1>p2
B.p1
C.p1=p2
D.无法确定
9.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形状如图所示,倒入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容器中的液体都没有溢出),三容器底面所受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0.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C.pA=pB,FAD.pAFB(共22张PPT)
第7节
压强
第2课时
(一)复习
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方向?压力的作用点?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吗?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什么量来表示?
3、什么是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
(二)引入新课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可以知道,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增大压力F,压强p也增大;反之也成立。当压力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S,压强p反而增大;反之也成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三)新课
一、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下列事例分别用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三)新课
一、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下列事例分别用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三)新课
一、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下列事例分别用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三)新课
一、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下列事例分别用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三)新课
下列做法中,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
(三)新课
一、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减小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
(四)小结
(五)巩固练习
1、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
D
(五)巩固练习
2.在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大卡车的车轮比小轿车多而宽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
C.缝衣针、注射器的针头都很尖
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需要磨一磨
A
(五)巩固练习
3.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书包带做得扁而宽,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在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A
(五)巩固练习
4.我国“嫦娥三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区,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分离,月球车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关于月球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车由运动变为静止,不需要力的作用
B.月球车的车轮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
C.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时,牵引力与阻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D.看到月球车停在月球表面上静止不动,是以月球为参照物
D
(五)巩固练习
5.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
)
A.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
C.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大
D.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C
(五)巩固练习
6.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站着不动大声求救
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赶快跑向岸边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
B
(五)巩固练习
7.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两块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A
(五)巩固练习
8.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B
(五)巩固练习
9.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
(1)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从而___________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
减小
减慢
(五)巩固练习
(2)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m/s。
(3)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2,
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少?(g取10牛/10千克)
2
(五)巩固练习
10.
过山车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它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科学原理。六一节小柯第一次乘坐过山车。
(1)小柯坐在过山车上,感到天旋地转,这时他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的。
过山车
(五)巩固练习
(2)过山车的设计者通过计算受力因子,来衡量座椅施加给游客的力,让这些力既使游客感到刺激又不会受伤。小柯同学的质量为50千克,当他坐在过山车上行驶到轨道底部时,受力因子为2,如果此时他与座椅的接触面积为500厘米2,求此时他对座椅的压强。(g取10牛/10千克)(共21张PPT)
第7节
压强
第1课时
(一)复习
1、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4、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二)引入新课
骑“泥马”比赛
为什么站在海涂上的人会陷下去,而骑在泥马上的人却不会陷下去呢?
(三)新课
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作用点:受压物体的表面。
3、方向:与受压面垂直。
(三)新课
一、压力
G
G
G
G
F
F
F
F
F0
F0
F=G
FF=F0,与G无关
F=F0-G
(三)新课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使物体发生形变。
对于相同的支持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新课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
猜想:
1、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2、可能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实验时,受压面选易变形的好还是不易变形的好?为什么?
易变形的好。实验现象明显。
(三)新课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探究
(三)新课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
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新课
三、压强
1、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3、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4、单位:1牛/米2=1帕斯卡(帕、Pa)
(三)新课
三、压强
一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
1粒瓜子平放在桌面,对桌面的压强约为20帕。
20帕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平方米面积受到的压力为20牛
(三)新课
三、压强
【例题】质量为60千克的人,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200厘米2。当他站在地面时,脚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当他行走在地面时,脚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g取10牛/千克)
(三)新课
三、压强
【练习】为改善偏远地区同学的上学条件,崭新的四轮校车在农村学校全面投入使用。一辆校车载满学生后总质量为6吨,则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多少?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帕,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恒为0.03米2,则该车能否安全行驶?(g取10牛/千克)
(三)新课
建造楼房时必须考虑地基及建筑体所能承受的压强。
一些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四)小结
(五)巩固练习
1.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压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重力大小有关
C.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压力属于弹力,它的产生一定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要有挤压作用
D
(五)巩固练习
2.在下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C
(五)巩固练习
3.50帕表示的意义是(
)
A.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力是50帕
B.B.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强是50帕
C.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力是50牛
D.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强是50牛
C
(五)巩固练习
4.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1,向右缓慢的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
A.F、p不变,f变大
B.F、f不变,p变小
C.F变小,p、f变大
D.F、f不变,p变大
D
(五)巩固练习
5.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p丁(填“>”“<”或“=”)。
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书包带做得宽一些,可以减小压强
=
(五)巩固练习
6.一块写有校训的花岗岩的石料质量为31.8吨,密度为2.65×103千克/米3,立在用砖砌成的长4米、宽2米、高0.5米的水平基座上(如图所示),石料与基座的接触面积为2.12米2。已知砖的密度为2.05×103千克/米3,基座砖缝中水泥砂浆的密度与砖的密度相同。请计算:(g取10牛/千克)
(1)花岗岩石料的体积。
(2)石料对基座的压强。
(3)石料对基座与基座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共22张PPT)
第7节
压强
第3课时
(一)复习
1、什么是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压强的单位是什么?15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二)引入新课
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会不会产生压强呢?
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三)新课
一、液体的压强
活动1
在一段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再将水注入管内至约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把水换成其他液体再做上述实验。
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且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为什么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呢?
因为液体具有重力。
(三)新课
一、液体的压强
活动2
在一个容器的侧壁处的出水口处蒙上橡皮膜,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再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把水换成其他液体再做上述实验。
结论: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且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为什么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呢?
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
(三)新课
一、液体的压强
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的内部有没有压强呢?
压强计可以测液体内部的压强。
构造:U形管、橡皮管、金属盒(可转动)、橡皮膜等。
原理: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越大。
(三)新课
一、液体的压强
活动3
换用其他液体再做上述实验。
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三)新课
一、液体的压强
同一深度的水、盐水和酒精的压强相等吗?让我们用压强计测一下。
结论:液体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三)新课
一、液体的压强
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可以潜入7062米的深度。
(三)新课
一、液体的压强
水库大坝为什么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越深,压强越大,所以大坝越下面越宽,这样能承受更大的压强。
(三)新课
一、液体的压强
哪幅图中的潜水员能潜入更深的深度?
右边这幅图的潜水员能潜入更深的深度。因为右图中潜水员穿了厚重的潜水服,能抵抗更大的压强。
(四)小结
(五)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是三峡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决定大坝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大坝的高度
B.水库中水的体积
C.水库中水的质量
D.水库中水的深度
D
(五)巩固练习
2.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
A、C两
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A>pB>pC
B.pC<pA=pB
C.pA>pB=pC
D.pC<pA<pB
D
(五)巩固练习
3.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下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D
(五)巩固练习
4.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B
(五)巩固练习
5.一只烧杯放在斜面上,烧杯内盛有某种溶液,如图所示,则该溶液对杯底A、B两点的压强pA和pB
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
A
(五)巩固练习
6.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B
(五)巩固练习
7.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A
(五)巩固练习
8.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
)
A.
p1>p2
B.p1C.p1=p2
D.无法确定
C
(五)巩固练习
9.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形状如图所示,倒入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容器中的液体都没有溢出),三容器底面所受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C
(五)巩固练习
10.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C.pA=pB,FAD.pAF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