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快乐阅读(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快乐阅读(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0 10:2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光明的心曲(节选)
赵丽宏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到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的形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总觉得它们像什么。闪着火苗的、深沉的、在幽暗中执着地透出亮色的——它们,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眼睛,一双黯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歌声像阳光,洒在浓浓的绿荫深处。看见歌唱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晚风里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竟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阴翳(yì)——啊,竟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远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的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远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黯然无光的。
拉手风琴的是位年轻的母亲,她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手指轻轻地在琴键上移动。从这位母亲抿紧的嘴角上,从那闪着泪光的眼神里,我知道了她的心思,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她满怀深情地拉着琴……
我慢慢地走了,盲姑娘的歌声却久久地跟随着我,环绕着我:“在那遥远的地方……”
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我”在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偶遇一位______________,从她的歌声中听出了她对_______________。
理解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光明”指的是我们所见到的阳光,也表示盲姑娘内心充满希望和光明,同时也代表母亲对女儿的爱如光明一般照亮她的内心。


(2)“我”心头一阵震颤的原因是“我”终于见到了盲姑娘,情绪非常激动。


(3)结尾“闪着光芒的歌”指的是盲姑娘向往的光明灿烂的远方。


(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夕晖,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这样首尾呼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文中多处描写了“我”听到盲姑娘的歌声后产生的联想,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联想手法的一项是(

A.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歌声像阳光,洒在浓浓的绿荫深处。
B.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远方……
C.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仿写:听着盲姑娘的歌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美丽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画竹题记
郑燮(xiè)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①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②其中,甚凉适③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④,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⑤,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⑥触窗纸上,咚咚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⑦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①新篁(huánɡ):刚长出的竹子。②榻:狭长而低的床。③凉适:凉爽舒适。④围屏骨子:屏风架子。⑤窗棂(línɡ):窗户上用木条或铁条等交错制成的格子。⑥冻蝇:过冬受冻的苍蝇。⑦岂非:难道不是。
解释下列词语。
(1)余家:___________________
(2)师承: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非天然图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郑燮是清朝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画的竹子尤为出名,《竹石》一诗就是他写的。(

(2)“秋冬之际”和“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这两句中的三个“之”意思一样。


在郑燮的眼中,美丽的竹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结合文段,想象竹林中的美景,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快乐阅读
一、1.热爱歌唱的盲姑娘
光明的向往
2.(1)√
(2)×
(3)×
(4)√
3.C
4.听着盲姑娘的歌声,我仿佛来到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清泉在欢快地流淌,岸边的花儿散发着芳香,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舞蹈。
二、1.(1)我的家里。
(2)效法某人或某一流派并继承其传统。
2.(1)夏天,新长出的竹子刚刚长出嫩叶,苍翠碧绿,光亮照人。
(2)这难道不是一幅天然的图画吗?
3.(1)√
(2)×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