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13讲
工业区位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详细解读
课标解读:工业区位
课标要求:以区域地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某地、某类工业的区位分析。
课标解读:工业区位分析与农业区位分析有所不同。农业区位分析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强调自然因素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作用。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时,由于工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故提取的仅是从工业原料角度多一些。同时将社会经济因素中的社会和经济因素分别加以说明,体现了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的多样性。由于工业带给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故在安排有污染企业布局时,要考虑污染的类型和影响程度,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绝不能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不给环境带来损害。因此,和农业区位分析相比增加了环境因素,这是由工业本身影响决定的。工业区位可以从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区位的选择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答题模板:工业区位的答题模板
分析要素
答题要点
自然因素
土地
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的用地
资源
(矿产资源)是否丰富
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地热能等)是否充足
水源
是否便利、丰富而优质
环境
气候是否宜人、空气是否洁净、环境是否优美
经济因素
农业基础
基础好(或差)
距离问题
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或消费市场(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交通条件
沿海、沿河(运河)、沿江,沿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线等
劳动力
数量、工资水平和素质(知识和技术)
科学技术
接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
信息
信息网络通达性强(弱)
答题模板:工业区位的答题模板
分析要素
答题要点
社会因素
政策
是否有政策的支持、鼓励
国防需要
巩固国防
个人偏好
华侨对家乡的投资
解决就业
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区
社会协作条件
包括社会服务条件(共用基础设施)和生产协作条件(工业集聚、群体效益)等
工业惯性
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由于搬迁费用、政府干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因素仍然留在那里
环保因素
大气污染
要结合当地气候考虑当地风向,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布局(盛行风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使居民区不受污染,还要用卫生防护带隔开
水体污染
要结合区域图中地形确定河流流向,相对于居民区的位置布局自来水厂和易造成水污染的企业(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
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知识梳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知识梳理: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土地: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建筑的用地。
②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
③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地热能等。
④水源:有较近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
⑤环境:气候宜人、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知识梳理:工业区位因素
(2)经济因素:
①农业经济基础:如上海工业的发展就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强大的农业经济基础。
②距离问题: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或消费市场(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③交通条件:沿海,沿河(运河),沿江,沿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线等。
④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和素质(知识和技术)。
⑤科学技术:接近高等教育区或科研院所。
⑥信息:广告宣传、品牌效应等。
知识梳理:工业区位因素
(3)社会因素:
①政策:支持、鼓励(如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
②国防需要:巩固国防(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三线”工程建设)。
③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方。
④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
⑤工业惯性: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由于搬迁费用、政府干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因素仍然留在那里。
⑥社会协作条件:包括社会服务条件(共用基础设施)和生产协作条件(工业集聚、群体效益)等。
知识梳理:工业区位因素
(4)环境因素:
①大气污染:要结合当地气候考虑当地风向,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布局要使居民区不受污染,还要用卫生防护带隔开。
②水体污染:要结合区域图中等高线信息确定河流流向,相对于居民区的位置合理布局自来水厂和易造成水污染的企业。
③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知识梳理: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
(1)坐标图
不论是柱状图还是线状图,其判读方法相同,依据坐标轴含义、坐标数值的大小和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下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乙为原料导向型,丙为劳动力导向型。
知识梳理: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
(2)平面三角坐标图
读图时要明确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图b中③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④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知识梳理: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
(3)玫瑰统计图
图c反映了五种工业区位因素,以距离原点的远近为影响强弱的标志。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受原料因素影响最强,其次是劳动力,可以判断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②受技术因素影响最强,是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受劳动力因素影响最强,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受市场因素影响最强,是市场导向型工业;⑤受动力因素影响最强,是动力导向型工业。
知识梳理: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
(4)等值线图
图d将重要工业区位因素以等值线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要求分析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图中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
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那么甲、乙、丙、丁、戊五个地点最适合建厂的是哪一地点?要分别读出甲、乙、丙、丁、戊五个地点从M1、M2
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
N
的运费总和,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选择,最适合建厂的为丙地。
知识梳理: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
(5)发展模式图
读图e可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地,为原料导向型,后来向市场扩展。从图中信息流和实物流状况可以看出,早期实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原料地与市场间只有信息流,该工业成为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知识梳理: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
(6)分布图
图f是一幅点阵分布图,依据图示信息,美国本土东部人口密度大,该工业布局较多;中西部人口密度小,该工业布局较少。该工业布局与原料、燃料、动力等因素的分布无直接相关性,因此可推测该工业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能力提升: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工业布局和厂址位置的理论。可分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个内容。前者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工业布局;后者指厂址的选择理论。
1909年,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其《论工业区位》一书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他认为,运输成本和工资是决定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能力提升: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1)在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而不涉及其他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已知分布在特定地点。
(3)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4)劳动力在工资率固定情况下,供给是充裕、已知、不能流动的。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6)仅就同一产品讨论其生产与销售问题。
能力提升: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四大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影响地理事物的因素多种多样,复杂多变,在分析时要综合、全面地看问题,如在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自然方面的资源、地形、水源等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和科技等因素,而且要注意,某个区位因素对该地理事物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考虑。
能力提升: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四大原则
(2)主导性原则
影响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很多,但不同区位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全方位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要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中找出主要的区位因素,即抓住主要矛盾,根据地理事物的特点抓住主导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而不是面面俱到。如不同工业类型的主导因素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工业部门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几种不同导向型工业等。
能力提升: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四大原则
(3)变化性原则
影响工业的因素,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要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要注意区位因素的变化,其变化对地理事物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区位选择中的优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能力提升: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四大原则
(4)区域性原则
区位因素分析不可能是空中楼阁,总要落实到某个具体区域中,因此要养成区位因素分析区域化的思路,把工业区位因素与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紧密结合起来。
能力提升:工业区位选择
能力提升:传统工业区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丰富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业资源支持;广阔的市场。
能力提升:硅谷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美国硅谷、德国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苏格兰中部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
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军事定货(美国硅谷)。
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能力提升:工业集聚与分散区位因素分析
集聚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集聚区位劣势: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分散区位优势: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
思维导图:工业区位因素
典例探究: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的东方工业园位于其首都东南30千米处(如图),地处高原中的河谷地区,以偏北风为主,园区附近有大量的湖泊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区内土地原为平整的农用耕地。目前园区有20多家来自中国的企业,主要从事水泥生产、制鞋、汽车组装、钢材轧制、纺织服装等行业,园区工人大部分来自当地,管理人员、工业设备及配件大部分来自中国,产品远销欧美等地。
从土地、基础设施的角度分析东方工业园选址的优势条件。
解题技巧:
注意要求分析“优势条件”。“原为平整的农用耕地”体现了地势条件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国家的农用地地价较低;从图中知基础设施有铁路和港口。
答案:土地:位于首都远郊(或为农用耕地),地价较低;地处河谷,地势平坦,施工难度低,建设成本低。
基础设施:有铁路和港口相连,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靠近首都,供水、供电、生活等基础设施较完善。
典例探究: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解题技巧:
结合图中地理信息和材料中相关信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典例探究:
3.环保产业被纳入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兴建环保产业园区,环保产业规模也逐渐壮大。如图示意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空间格局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指出我国环保产业最为集聚的经济圈,并分析其发展环保产业的优势条件。
解题技巧:
以规模来判断最为集聚的经济圈为长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发展要求技术、经济和政策条件较多。
答案:长三角经济圈。
优势条件:良好的经济实力;技术先进;环保产业基础好;政策支持力度大等。
典例探究: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美国波音公司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落户浙江舟山航空产业园,于2017年3月底开工。舟山群岛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是中国难得的天然深水良港。
简述与西安相比,波音公司工厂选址舟山的优势。
解题技巧:
根据波音公司的生产特点和西安、舟山地理条件的差异,从交通运输、生产协作、环境等角度说明波音公司工厂选址舟山的优势。
答案:海运条件优越;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协作条件好;四面临海、环境优美。
典例探究: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白工业园全称为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坐落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贯通欧亚的重要枢纽——白俄罗斯明斯克州。中白工业园规划面积91.5平方公里,土地使用期限99年,是我国在海外最大的工业园区,它是中白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标志性工程。该园址距离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25公里,毗邻国际机场、铁路、柏林—莫斯科的公路干线,园区主要产业定位是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仓储物流、大数据处理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内规划有生产和居住区、办公和商贸娱乐综合体、金融和科研中心。入园企业可享受免税、减半征税的优惠政策。目前吸引了中国石油,中兴,华为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入驻,还吸引了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国的36家企业入驻,园区国际化发展进程提速,产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试分析中白工业园区吸引各国企业进驻的区位优势条件。
解题技巧:
由材料可知,园区产业定位主要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仓储物流、大数据处理为主,根据园区产业名称和类型即可分析得出园区产业定位的优点。
答案:临近首都,地理位置优越;距首都有一定距离,土地租金较低,对城市环境影响小;临近铁路、机场,交通便利;园区产业定位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园区规划面积大,可容纳企业数量多;园区土地使用期限长,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优惠的税收政策;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功能区规划合理;白俄罗斯地处欧洲东部,邻国众多,有利于入园企业拓展欧洲市场等。
典例探究: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下简称“湛江钢铁”)的一号高炉于2015年9月25日上午10时正式点火。湛江钢铁于2016年9月全面建成投产。建成后,项目粗钢规模将达到875万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钢铁基地(▲)分布图。
简述在湛江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解题技巧:
湛江本地缺乏铁矿石且本地消费市场较小,需要运入原料、运出产品,但该地靠近珠江三角洲和东南亚地区,市场需求量大;有廉价、便利的海运,便于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答案:该地靠近珠江三角洲和东南亚地区,市场需求量大;港口条件好,海运便利,便于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典例探究: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高粱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温,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为200C—30℃,温度偏低不利于生长:生长期充是的光照对高粱的生长发育具有主导作用。
材料二:贵州茅台镇利用本地糯高粱酿酒的历史悠久,所酿茅台酒被誉为“中国国酒”。酿酒严格按照节气:端午踩曲,重阳投料;原料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取酒。从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充分与空气接触,是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
长期实践证明“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试分析茅台镇适宜酿制优质白酒的条件。
解题技巧:
酿制优质白酒的条件可从水质、原料、气候等方面来分析,由图可知酒厂位于赤水河上游,水质清纯,富含矿物质;特殊的河谷地形和局地小气候(湿热气候)利于微生物发酵;特殊的水土条件生长的糯高粱品质优良.
答案:①酒厂位于赤水河上游,水质清纯,富含矿物质;②特殊的河谷地形和局地小气候(湿热气候)利于微生物发酵;③特珠的水土条件生长的糯高粱品质优良。
典例探究: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部湾经济区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核心,东临近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组成部分。钦州湾沿海红树林广布,钦州港位于钦州市南部、钦州湾东北侧。据钦州市总体规划,至2025年在钦州港及其周边将围海填海79km,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加工业及外向型临海工业。
材料二:图I为北部湾经济区简图,图II为钦州湾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从地理位置、交通的角度,评价钦州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解题技巧:
从地理位置看,钦州位于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位置,东临近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面向东南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交通看,钦州是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交汇处,同时又包括钦州港的港口条件,海陆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形成地区性交通枢纽。
答案:钦州位于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位置,紧靠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面向东南亚,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海陆交通方式多样,是地区性交通枢纽。
欢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