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学习目标:
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2.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具体策略
3.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及后果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征
4.各种资源在利用过程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5.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四对基本关系)
桂东二中方勇兵收集整理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协调
现代
文明时期
人地关系
崇拜
改造
征服
世界可持续发展
中国
可持续发展
必然性
庞大的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的压力
环境危机的压力
措施
《中国21世纪议程》
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一、控制人口规模
环境污染
控制人口规模
人地协调发展
的根本措施
人口增长
基数庞大
增长率较高
物质需求超过环境供给能力
人口压力大
资源短缺
废物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
生态恶化
环境问题
控制人口规模
人地协调发展
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具体措施:
1.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妇女的素质教育。
3.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健康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健康的人口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发展不足是造成健康的根源。
阅读P102思考回答:我国控制人口规模的措施。
日益提高的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项目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目标 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经济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指标,实现清洁生产,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效益 要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发展的时间尺度 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的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发展的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强调区际间的公平
调控手段 依靠市场经济手段 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
二、转变发展模式
二、转变发展模式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特征: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
结果:形成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产生资源和环境的危机
特征:低投入、低耗能、低污染、高产出
结果: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及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发展模式
活动题:
1.制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到河流当中去,将会污染河流,使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富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显著恶化。
2.甲烷,这是一种清洁能源;还有动物饲料。
一方面,这些新产品的增加提高了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变废为宝,减轻了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有效的保护了环境。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
然
资
源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补给、再生和繁殖需要时间
人口持续增长
利用超过极限,恢复困难
蕴藏量在一定时间内不增加
开发过程就是耗竭过程
自然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环
境
问
题
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经济迅速发展
人口素质低下
生态意识淡薄
1、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环境条件。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产生的环境问题 解决途径
滥垦草地、过度放牧 土地荒漠化 退耕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
不合理灌溉 土地盐碱化 改良灌溉方式
开矿 产生废弃地 覆土复垦
非农用地的扩大 耕地面积减少 保护农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工业排污物
农药和化肥
洗涤剂和杀虫剂
2、水是生命之源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需水量大
水浪费
人口增多经济发展
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水污染
水资源短缺
节约、合理用水,减少浪费
保护水源、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海水谈化
合理开发地下水
农业采用喷灌、滴灌等
工业及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等
活动题: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缺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开源: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开挖地下水、植树造林等
2.节流:建立大中型水库、收集雨水、雨季回灌地下水、节约用水(减少浪费、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改良农作物灌溉技术等)
两种发展模式(共52张PPT)
4.3 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
桂东二中方勇兵收集整理
巨额悬赏
2005年3月,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告》杂志宣布,如果谁能够提供线索证明世界上目前仍有袋狼存活,他们将给予其125万澳元(983,000美元)的赏金。
长期有效
《公告》杂志
2005年3月
袋狼,又名塔斯马尼亚虎,是一种起源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肉食性有袋动物。19世纪初,由于袋狼捕食羊开始遭大量捕杀, 在欧洲移民者的大肆猎杀之后袋狼灭绝。
1936年9月,因为管理员的疏忽,人类所知的最后一只袋狼——“本杰明”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动物园暴晒而死。
渡渡鸟
斑驴
南极狼
猫狐
中国白臀叶猴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主要原因是过度捕猎、工业污染等。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被破坏。
酸雨蔓延。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资源短缺。最严重的是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短缺。
水环境污染严重。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成灾。
课本P101活动:
材料一:一个贫困山村的干部为了带领村民奔小康,想出一个致富的办法:利用当地的草山草坡放养黑山羊,把黑山羊养大后再卖掉。刚开始时,每家只养几只羊。几年后,每家都有了一大群羊,经济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村民手里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由衷地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但是由于过度放牧,该村的草场都被破坏了,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材料二:另一个山村,自然环境与前一个差不多,但该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大力种植中草药,并引进美国红提子在山脚下种植,中草药和红提子都获得了丰收,村民收入比以前大幅度提高了,而且村里的山仍是青的,水还是绿的。村民们纷纷说,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1.上述两种生产致富方式,哪一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哪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为什么
2.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第1题参考答案:
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第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因为第一种生产方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掠夺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浙江省青田县方山乡的龙现村是“全球农业文化遗产(GIAHS)——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 。
稻田养鱼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种稻结合养鱼除了可以为市场提供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淡水鱼外,水稻可为鱼类提供遮阴和有机物质,鱼类又可以为水提供氧气、吞食害虫、有益于养分循环,达到粮食增产目的。
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的稻田养鱼
动手:请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绘制出龙现村稻田养鱼生产方式的生产流程图。
2006年:沙漠与荒漠化
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 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0年:儿童与环境
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本小组分配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的思想,从上述“世界环境日”主题中挑选与之符合的,并阐述理由?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地球问题首脑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有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它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政府间集会,会议的结果是一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
农业与农村、工业与交通、通信业
清洁生产能源利用与消费
人口与人类住区消费与社会服务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团体及公众参与
费用与资金机制
经济政策
立法与实施
教育与能力建设
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中国21世纪议程》
发布时间:1994年3月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
灭绝意味永远,濒危则意味还有时间!
行动1:请你为2007年世界环境日设计一个宣传主题或发动一次行动号召,并概述与之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主题与行动背景:目前你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理论支撑:可持续发展理论
2006年8月2日,姚明出席了由美国野生救援协会组织的“护鲨行动从我做起”活动。
姚明在宣言中郑重地声明:“今后,我本人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为了我们的未来,请和我一起来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时代在发展,面对‘金钱动力’和‘口腹之欲’,我们应该反省。”
思维探究:现计划对图示所示地区的煤和油页岩进行露天开采。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面覆盖的废土与废石,才能做到既开采了矿产,又不丧失宝贵的耕地资源?
参考答案:先剥离的坚硬岩石放置在矿区废弃物堆放处,再将表土覆置其上部,经过平整施肥后,就可以绿化或耕作。(覆土复垦)
油页岩是一种含有固体有机质的泥岩,属于固体可燃性矿产,由浅灰至深褐色,燃烧后发出一股沥青臭味,发热量比煤低。
行动:为保护濒危动物,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物种多样性,请为北京麋鹿苑世界灭绝动物墓地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课本P100活动: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哪些思想?
1、只有一个地球( 1974年)
2、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4年)
3、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9年)
4、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1年)
5、地球充满生机(2002年)
6、莫使旱地变荒漠(2006年)
灭绝之程度
地球上已有5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
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使这个灭绝时间表大大地提前了。地质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一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 种;1850年至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了,即有100多种动物灭绝了,而且这种灭绝还在以加速度的趋势进行着。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说: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 种动物灭绝,这种远远高于自然的“本底灭绝”速率上千倍的局面是有关地球生命生存状况与质量的严峻警告!
Back
渡渡鸟,1799年灭绝。在绕过好望角时候,有种奇特的鸟,那就是渡渡鸟,毛里求斯的国鸟。16世纪,欧洲人来到毛里求斯岛上,不会飞又跑不快的渡渡鸟就成了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从这以后大量的渡渡鸟被捕杀,就连幼鸟和蛋不能幸免,由于过度的捕杀,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忍的杀害了,从此,地球上再也见不到渡渡鸟了,除非是在博物馆的标本室和画家的图画中。
活动:下列思想分别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基本观念?
1、大力保护生物群落
2、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3、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遭国际环保人士的强烈谴责
环境的观念
环境的观念
公平的观念
北京麋鹿苑有个世界灭绝动物墓地。墓碑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长长地排在一起,每一块上面都写着一种动物的名字和其灭绝的时间。墓碑两侧排列着工业革命后人类的“遗产”:废弃的齿轮、轮胎、钢铁铸件、塑料制品等等,反衬着这本沉重的动物死亡档案,向人类诉说着动物灭绝的原因。倒下去的墓碑的块数,每年都在增加……
灭绝之恶果
“多米诺骨牌”的终点是一块天然清白石墓碑,写着两个大字——人类!(共21张PPT)
第四章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桂东二中方勇兵收集整理
1、环境问题按性质可划分为哪几类?
2、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人类面临着如此多、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而这些环境问题是不是自古就如此严重的呢?人们又是如何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呢?
课程标准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
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 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
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 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
教材P96页“活动”题
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活动
红 旗 渠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
在太行山上建成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
总干渠墙高4.3米,宽8米,长70.6公里,
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的生态环境产生负作用?
“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使清澈的渠水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缺乏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如果在引水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如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若缺乏科学论证,可能会导致滑坡;开凿渠道的碎石任意堆放,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开渠过程中若破坏陡坡上的植被,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要根据引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如果引水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的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阅读教材P96页分析:
现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地理环境
决定论
可能论、适应论、
生态论观点
和谐论
(人地协调论)
可持续发展论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及程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关系思想也不同。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小结:
农业社会时期
二战以后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深化
人地关系思想完善
工业社会时期
被动适应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原始社会时期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
古代人地关系思想
人地关系思想
物我同舟 天人共泰
请您根据工业生产在能源利用中存在问题及所学知识,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对如何减少CO2排放,保护地球绿色家园,提出至少三条合理化建议。
节约利用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共19张PPT)
Earth Song-Michael Jackson
did you ever stop to notice
the crying earth the weeping shores
what about the bleeding earth
what have we done to the world
can't we feel its wounds
what about nature's worth
we've turned kingdoms to dust
the heavens are falling down
what about animals
have we lost their trust
what about forest trails
where did we go wrong
someone tell me why
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什么是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桂东二中方勇兵收集整理
环境问题的类型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生态破坏问题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资源减少和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环境污染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世界部分矿物耗竭年限预测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不能忘记的公害事件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每天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大量燃煤取暖,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水俣湾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熊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38人,其中60多人死亡。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沙尘暴中的敦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财富和产品越多越好吗?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