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4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4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0 08:40:31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新文化运动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师生问候语: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老师:老爷们好!
学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学生:升官发财!
新文化运动
背景
一、新文化运动的
——新旧冲突
新思潮:
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民主共和成为潮流和趋势。
旧思潮:
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除旧布新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观看视频《给老师的一封信》,
提取与新文化运动有关的信息
一本杂志
一所高校
一群激情洋溢的人们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5
民主
科学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新青年》
北京
大学
新文化运动兴起概况表
新文化运动
时间
兴起
标志
阵地
主要
代表
人物
口号
觉新的故事
觉新,高家的长子、长孙,年轻时与梅相爱,但却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娶了瑞玉。瑞玉临产,高老太爷灵柩在家,高家长辈提出了“血光之灾”的鬼话,逼瑞玉迁到城外的一处潮湿的房子里生产,觉新不敢反抗,瑞玉只得听从父母和丈夫的安排,最后在忧郁绝望中难产死去。
-----巴金《家》
思考:造成觉新、瑞玉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哪些?
旧道德: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传统道德。
觉新的故事
觉新,高家的长子、长孙,年轻时与梅相爱,但却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娶了瑞玉。瑞玉临产,高老太爷灵柩在家,高家长辈提出了“血光之灾”的鬼话,逼瑞玉迁到城外的一处潮湿的房子里生产,觉新不敢反抗,瑞玉只得听从父母和丈夫的安排,最后在忧郁绝望中难产死去。
-----巴金《家》
思考:造成觉新、瑞玉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哪些?
旧道德
新道德

封建专制
迷信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自由、平等。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Democracy
Science
迷信
反对专制、迷信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读完这两段材料,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更通俗易懂?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
文言文
白话文
鲧禹治水
山海经
洪水滔天鲧(gǔn)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蝴蝶
胡适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号召进行文学形式和内容上的全面革新。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小组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新文化运动有哪些积极影响?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开创新时代
材料:“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












辨别哪些是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哪些是糟粕?
东方
西方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
运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
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青年杂志》的创办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C.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2.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
 ①民主 
②科学 
③自强 
 ④求富
 A.
①③   
B.③④    
C.
①②    
D.②④
A
C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①《新青年》 
②《万国公报》
③《民报》  
④北京大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