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0 08:1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
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
年,
在接见
时首次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干涉内政



(3)倡导:
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印度总理
、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把以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

(4)意义:在国际上产生
,成为处理
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
(1)
年,在印度尼西亚
,第一次没有
参加的亚非会议。
(2)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
团结与合作。
二、合作探究
依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形势思考:当时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三、练习巩固
1.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
A.美国
B.印度
C.苏联
D.蒙古
2.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3.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
 ②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4.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谈判和重庆谈判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6.万隆会议上出现了哪些不协调的声音
?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
四、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