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综合性学习(二)
三年级
语文
中秋古诗
望月怀远
中秋月??
[唐]
张九龄
[宋]
苏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暮云收尽溢清寒,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银汉无声转玉盘,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此生此夜不长好,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明月明年何处看。
我的感受:
我收集了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其中最喜欢《望月怀远》、
《中秋月》这两首诗。爸爸告诉我《望月怀远》描绘的是诗人离乡时,望着月亮思念亲人的情景。《中秋月》写出了诗人苏轼与弟弟久别重逢,共同赏月,但却因为不久后又要分开而感到特别伤心。所以通过这两首诗我发现无论是已经分开的,还是虽然团聚却马上又要分开的人们,都对团圆、相聚充满渴望。
我的感受:
我收集了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其中最喜欢《望月怀远》、
《中秋月》这两首诗。爸爸告诉我《望月怀远》描绘的是诗人离乡时,望着月亮思念亲人的情景。《中秋月》写出了诗人苏轼与弟弟久别重逢,共同赏月,但却因为不久后又要分开而感到特别伤心。所以通过这两首诗我发现无论是已经分开的,还是虽然团聚却马上又要分开的人们,都对团圆、相聚充满渴望。
舞龙
赏花灯
猜灯谜
说起猜灯谜,让我想起了学校组织的一次猜灯谜活动……
贴窗花
布置房屋
准备年夜饭
看春晚
守岁
吃年夜饭
贴窗花
布置房屋
准备年夜饭
看春晚
守岁
吃年夜饭
除夕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而除夕这一天是我家最忙碌的一天。
早上起来,我们不仅要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要布置房屋。爸爸、妈妈会把各色彩灯交叉挂在客厅的墙上,并在交叉的彩灯中心挂上一个红红的大灯笼,好看极了。
过了中午,大人们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鸡、鸭、鱼、肉样样都有,想象着它们上桌的样子,我都要流出口水了。
到了晚上,终于要吃年夜饭啦。爷爷、奶奶坐好后,其余的人也陆陆续续坐好。这可是我家最热闹、最欢乐的时刻了,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说着祝福的话。
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都要聚在一起,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看到有趣的节目全家人都会笑得前仰后合。
直到新年的钟声响起,人们才会结束忙碌的一天,带着笑容和所有的祝福进入梦乡。
②早上起来,我们不仅要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要布置房屋。
贴窗花
布置房屋
②早上起来,我们不仅要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要布置房屋。
贴窗花
布置房屋
②早上起来,我们不仅要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要布置房屋。
③过了中午,大人们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
准备年夜饭
贴窗花
布置房屋
②早上起来,我们不仅要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要布置房屋。
③过了中午,大人们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
准备年夜饭
贴窗花
布置房屋
②早上起来,我们不仅要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要布置房屋。
③过了中午,大人们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
④到了晚上,终于要吃年夜饭啦
。
吃年夜饭
准备年夜饭
贴窗花
布置房屋
②早上起来,我们不仅要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要布置房屋。
③过了中午,大人们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
④到了晚上,终于要吃年夜饭啦
。
吃年夜饭
准备年夜饭
贴窗花
布置房屋
⑤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都要聚在一起,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
②早上起来,我们不仅要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要布置房屋。
③过了中午,大人们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
④到了晚上,终于要吃年夜饭啦
。
吃年夜饭
准备年夜饭
贴窗花
布置房屋
看春晚
守岁
⑤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都要聚在一起,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
②早上起来,我们不仅要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要布置房屋。
③过了中午,大人们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
④到了晚上,终于要吃年夜饭啦
。
⑤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都要聚在一起,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
②早上起来,我们不仅要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还要布置房屋。
吃年夜饭
准备年夜饭
③过了中午,大人们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
贴窗花
布置房屋
看春晚
守岁
时间顺序
④到了晚上,终于要吃年夜饭啦
。
贴窗花
布置房屋
准备年夜饭
看春晚
守岁
吃年夜饭
贴窗花
布置房屋
准备年夜饭
看春晚
守岁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
热闹、喜庆
终于要吃年夜饭啦。这可是我家最热闹、最喜庆的时刻了。妈妈会端上很多美味佳肴:有寓意“年年有余”的清蒸鱼,有代表喜庆的四喜丸子,有色香味俱全的排骨,还有营养美味的蔬菜……等大家都坐好之后,每个人就会忙着送出祝福。首先,我们会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然后,长辈们也会祝福我们学业有成,快乐成长。一家人其乐融融。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中。然后,我最爱的小枣就要“登场”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过节的过程
节日中印象深刻的故事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围绕一个意思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清楚
春节
元宵节
七夕
中秋节
清明节
端午节
重阳节
……
课后作业: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完成习作。
2.完成习作后读给身边的人听,也可以听听其他同学分享的习作,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综合性学习㈡
学科
语文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三年级
教材
书名: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地展示传统节日的探究成果,产生对传统节日探究的兴趣,并了解习作的内容。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文学习的内容,学习围绕一个特点,写清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印象深刻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文学习的内容,学习围绕一个特点,写清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印象深刻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展示探究成果,渗透节日体验
学生作品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以及了解古诗大意后的认识。
学生作品2:关于元宵节的手抄报。重点关注这位同学有参加学校猜灯谜活动的体验。
学生作品3: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聚焦这位同学观看赛龙舟后的感受。
学生作品4:学生亲手写的春联。
——平平安安辞旧岁,和和美美迎新春
学生作品5:关于除夕的思维导图,了解除夕这一天一家人的过节过程。
二、借助展示资料,了解习作内容
1.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发现把这些经历和感受写成习作,也是对传统节日认识的独特展示。
2.了解习作内容。
①打开语文书44页,看看习作部分,一边读一边圈出习作的要求。
②反馈圈画的内容。
——习作的主题是围绕“一个传统节日”来进行。
——习作的内容有两个: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三、结合展示成果,学习习作方法
㈠围绕除夕,学写过节过程
1.借助思维导图的提示,按时间顺序写清过节过程
⑴借助“学生作品5:关于除夕的思维导图”,了解在除夕这一天这位同学家里过节的过程:贴窗花、布置房屋、准备年夜饭、吃年夜饭、看春晚。
⑵借助习作例文1,学习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为习作提示的方法。
——出示习作例文1:
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而除夕这一天是我家最忙碌的一天。
早上起来,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接着又把各色彩灯交叉挂在客厅的墙上,并在最正中挂上一个红红的大灯笼,好看极了。
过了中午,大人们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鸡鸭鱼肉样样都有,想象着他们上桌的样子,我都要流出口水了。
到了晚上,终于要吃年夜饭啦。爷爷奶奶坐好后,其余的人也陆陆续续坐好,这可是我家最热闹、最欢乐的时刻了,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说着祝福的话。
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都要聚在一起,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看到有趣的节目全家人都会笑得前仰后合。
直到新年的钟声响起,人们才会结束忙碌的一天,带着笑容和所有的祝福进入梦乡。
⑶再读例文1中变红的句子,学习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把过节的过程写清楚。
——出示变红的句子
早上起来,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将漂亮的窗花贴在窗户上。
过了中午,大人们就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了。
到了晚上,终于要吃年夜饭啦。
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都要聚在一起,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
2.回顾课文聚焦片段,尝试围绕一个意思将写清一段话。
⑴思考:那如果让你们也来介绍这些内容,你们还愿意提供哪些建议呢?
预设1:可以选择其中某一个内容再写具体一些。
预设2:可以仿照课文,围绕一个特点将内容写清楚。
⑵回顾课文。
①《赵州桥》中的第三自然段,就是围绕“美观”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写清楚的。
②《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也用到了这样的方法,将“人多”的特点写清楚了。
⑶聚焦思维导图中“吃年夜饭”这个内容,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
①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吃年夜饭的情景,围绕“热闹、喜庆”的特点说一说自己家吃年夜饭的情景。
预设1:有的同学说我家吃年夜饭时,妈妈会端上很多美味佳肴:有寓意“年年有余”的清蒸鱼,有代表喜庆的四喜丸子,有色香味俱全的排骨,还有营养美味的蔬菜。
预设2:有的同学说他家吃年夜饭的时候,是全家最高兴的时候,每个人都忙着送出祝福。首先我们会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然后长辈们也会祝福我们学业有成,快乐成长。
②总结:我们可以用上“有……有……有……还有……”的句式,写具体。
③把同学们说的连起来,感受围绕一个意思写清一段话的方法。
——出示习作2:
终于要吃年夜饭啦。这可是我家最热闹、喜庆的时刻了:首先妈妈会端上很多美味佳肴:有寓意“年年有余”的清蒸鱼,有代表喜庆的四喜丸子,有色香味俱全的排骨,还有营养美味的蔬菜……等大家都坐好之后,每个人就会忙着送出祝福。首先我们会祝愿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然后长辈们也会祝福我们学业有成,快乐成长,一家人其乐融融。
㈡围绕端午节,学写有趣的事
1.回顾元宵节和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思考:我们如何将节日中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
2.结合习作例文3:包粽子,学写有趣的事。
——出示习作例文3:
包粽子太有趣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试着将粽叶围成漏斗形。可是怎么围,中间都有一个眼儿。好不容易在奶奶的帮助下才把粽叶围好,紧接着我抓了一小把糯米填在“漏斗”尖儿中,然后准备放入我最爱的小枣了。小枣甜滋滋的,每次我都吃不够,我想:我要包一个有好多好多好多枣的大粽子!于是我在糯米上放了满满的一排小枣,觉得还不够,又添上两颗,粽叶撑得鼓鼓的,这回肯定特别甜。接下来我又铺上一层糯米,折上粽叶将“漏斗”盖好,最后用绳子围着粽子转上几圈系好,一个与众不同的“圆”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喜滋滋地将粽子放进锅里,好不容易等到粽子出锅了,呀,我的粽子怎么破了!好在我最爱的红枣还在,咬一口,真甜啊!
⑴读习作例文,发现习作是围绕包粽子的“有趣”来写的。
⑵思考:有趣在哪儿?从哪体会出来的?
预设1:粽子的形状是“圆”的,非常有意思。
预设2:小作者的想法很有意思。
预设3:小作者在围粽叶时总是有一个眼儿很有意思。
⑶再读习作例文,一边读一边找出包粽子时的动作。
——再读到的动词,一边读,一边做做动作,想象着画面也尝试“包”个与众不同的粽子吧。
围、抓、填、放、添、铺、折、盖、转、系
——总结:看来通过这些动词,就能把包粽子的过程写清楚了。
⑷再读读这些词,你们有什么发现啊?
——出示:先、紧接着、然后、接下来、最后
——总结:通过表示顺序的词语,就将包粽子的步骤写清楚了。
⑸再读小作者围粽叶和心理想法的句子,体会无论是通过动作、还是心里的想法,都清楚地写出了包粽子的有趣。
3.总结:无论是过节的过程,还是过节时印象深刻的故事,我们都要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另外我们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来叙述过节的过程,同时可以通过动作、心理想法或者是对话的方式将过节时印象深刻的故事写清楚。
四、课后作业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完成习作。
2.完成习作后读给身边的人听,也可以听听其他同学分享的习作,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