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
2.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3.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及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美国的地理位置。
2.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难点
1.会分析美国的地理位置,能通过纬度位置推导温度带及气候类型。
2.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区)的主要因素。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新课导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透过美国和巴西,了解美洲的自然风貌、经济特点和人们的生活风俗等。这节课我们学习美国。
[创设情景] 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像(播放美国街头游行队伍录像片段),看看在美国的普遍居民中,都有哪些肤色的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说明美国是一个由各种人种构成的移民国家。
[总结] 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居民都是由各大洲移入的,所以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探究一 民族大熔炉
[板书] 一、移民国家
[提问] 你所熟悉的美国名人中,哪些人是其他国家或大洲移民的后裔?
[学生回答] 甲:华盛顿——英国人;乙:爱因斯坦——德国犹太人;丙:杨振宁、李政道——中国人;丁:乔丹——非洲人……
[总结] 出示教材图9.4“美国的人种构成”饼状图,看看在美国什么种族的人口最多。
[读图回答] 白种人占79.96%,最多;其次黑种人占12.85%;其他占7.19%。
[板书] 1.人种构成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6页第2题中印第安人、黑人和华人的对话,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对话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什么问题?对此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讨论回答] 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印第安人和华人在政治、工作、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待遇,即美国存在种族歧视问题。美国政府总是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而自己国内的种族歧视问题却始终解决不了。
[板书] 2.种族歧视
[教师提问] 首先展示:(1)展示唐人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2)展示华人在美国工作、生活的资料。问:华人对美国的建设都有哪些贡献?
[学生回答] 西部开发,修筑铁路;科学界获诺贝尔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航空领域有第一位华裔太空人:王赣骏。
[板书] 3.华人的贡献
探究二 农业地区专业化
[过渡] 美国是个农业大国,自然条件对美国的农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我们来学习美国的农业。
[板书] 二、农业地区专业化
[承转] 要了解美国的农业状况,首先来了解美国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其中决定气候条件的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
[图片展示] 展示世界政区图。让学生观察地图,说说美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邻国位置。
[读图回答] 美国位于西半球的北温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西南与墨西哥相邻,北临加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提问] 除了本土外,美国海外的两个州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属什么温度带?
[回答] 阿拉斯加州,位于北极圈附近,大部分属北温带,少部分属寒带。夏威夷州,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属热带。
[展示图片] 展示美国国旗。问:你知道美国国旗的含义吗?
[总结] 学生讨论后,师生总结:美国国旗的左上角蓝色星区内,一共有50颗白色五角星,他们分别代表美国的50个州;星区以外还有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他们又代表美国最初独立时的13块英国殖民地。
[出示地图] 读图9.6“美国的地形图”。让学生从图上找出阿巴拉契亚山脉、洛杉矶、科迪勒拉山系、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和五大湖。提问: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哪种地形面积最大?
[读图回答] 美国的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即:西部为山地,中间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山地。其中,平原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过渡] 美国作为农业大国,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外,还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材料展示]
材料1反映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图片。
材料2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总人口的3%,却耕种了世界10%的耕地。在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76个人,比全世界每个劳动力供养5人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0多倍。展示图9.7、图9.8以及P78阅读材料
问: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回答]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板书] 1.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提问] 美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 学生回答后总结:地区生产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好处是: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便于推广农业技术。
[板书] 2.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出示地图] 读图9.9美国本土年降水量的分布说出美国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生读图回答] 降水量大致从东到西逐渐降低。
[过渡] 降水量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情况。
[展示地图] 展示图8.0“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问:大家观察图,看看美国主要形成哪些农业带(区)?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读图、讨论回答]
乳畜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
玉米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
小麦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多山地,降水少,有大片的半干旱草原和高山冰雪溶水。
棉花带: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纬度低,夏季气候湿热。
[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强调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做到了因地制宜,这一点值得我们中国借鉴。
[展示图表] 展示“2003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图表。问:美国有哪些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
[回答] 玉米、大豆。
[小结] 美国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图表,查阅资料,合作讨论,我们理解了美国的移民国情,了解了美国的位置范围。农业生产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专业、高效的生产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
2.了解美国经济对世界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收集美国经济发展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美国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事例,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树立全球意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难点
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新课导入]
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产品是美国生产的?请列举一些产品或品牌。(可口可乐、摩托罗拉手机、福特汽车、肯德基等)
[总结]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的工业产品遍布世界,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认识美国的工业状况。
探究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板书] 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引导] 你知道美国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吗?
[回答] 能源、机械、化学、军事、工业、宇航、石油、飞机制造、军火等。
[展示地图] 展示“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引导:请同学们在图上指出下列工业城市,并说明它的著名工业门类。底特律、纽约、休斯敦、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
[读图回答] 底特律:汽车;纽约:纺织、化工;休斯敦:石油、宇航、飞机;旧金山:电子;洛杉矶:宇航、电子、电影;西雅图:飞机。
[总结] 东北部是美国开发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主要是传统工业部门。后来逐步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转移,这两个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新兴工业门类为主的工业区。
[引导] 美国有哪些产品居世界前列?
[回答] 阅读教材回答,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轮胎、铅、载重汽车、发电量、磷肥等。居世界第二位:煤炭、新闻纸、原油、家用冰箱等。
[引导] 根据以上“材料”发现美国的工业生产有什么特点?
[总结] 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
[板书] 1.工业特点——完整的工业体系,产量大,技术先进
[引导] 有人说:“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你同意吗?你能列举一些高新技术的产品和其他事物吗?
[讨论回答] 航天飞机、微软公司、比尔·盖茨、爱国者导弹、大型轰炸机。
[板书] 2.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引导] 近几年,美国的经济平稳发展,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说说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阅读材料总结] (1)美国经济增长中的27%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
(2)1988~1996年,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新增就业机会105.6万个。
(3)2000年,因特网收入已达到8500多亿美元。
(4)1995—1998年,美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于信息产业。
[总结] 美国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过渡]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它众多的工业产品和高水平的生活消费,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
[板书] 二、资源消耗大国
[创设情景]
(1)放录像:美国街头众多汽车的片段。
(2)提供美国进口石油数量的资料。
(3)展示美国东北部排放的废气在加拿大境内形成酸雨的文字材料和图片。
借助材料,直观感受美国对世界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展示地图] 展示美国矿产资源图。引导: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这为美国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示地图] 展示“一些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图。引导:然而美国并不满足于消耗本国资源,要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观察图中所标数字,美国消耗的能源是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多少倍?
[引导分析] 说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世界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讨论分析] 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78倍,是中国的8.9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大量掠夺、消耗世界资源为代价,发展本国经济,对世界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图片展示] 展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图。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数字计算:美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的平均水平多少倍?是中国的多少倍?
[读图计算] 美国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是中国的7倍多。
[板书] 1.排污大国
[提问] 为什么说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是美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思考回答]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有能力保护;美国也是世界第一资源消耗和排污大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美国政府应该有责任心,使世界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板书] 2.有责任和义务保护
[小结] 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需要珍惜;环境遭到破坏是很难恢复的,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美国是世界经济强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地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的,保护生态环境,美国有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