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 课件+教案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整理与复习(一)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下册 课件+教案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整理与复习(一) 北京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10 13:37:03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整理与复习(一)
二年级
数学
大约有1300棵果树。
桃树300棵
苹果树560棵
李子树90棵
梨树320棵
五、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看看数学书第45页
到第59页。
回顾学习内容
丁丁
用学具帮着计算
挺清楚的。
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
计算,要格外仔细。
园园
先估算,再计算,
要自觉验算。
甜甜
我会根据实际需要,把一个数
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千的
数进行估算……
亮亮
……
活动要求
想想怎样整理单元内容。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自觉检查
很重要。
做小标记
提醒自己。
相同数位要对齐,
几个一和几个一相
加、减……
我们要自觉验算,
计算前估一估,
计算后比一比。
用学具帮着计算
挺清楚的。
活动要求
自己出两道题并计算。
画图表示出计算过程。
找找加、减法在计算方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减,
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减,
……
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减,
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减,
……
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减,
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减,
几个百和几个百相加、减。
加法
减法
满10进1,
退1当10。
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减,
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减,
几个百和几个百相加、减。
大于450
小于450
420+60
336+196
510-80
898-35
649-193
256+193
739-315
170+300
大于450
小于450
420+60
336+196
510-80
898-35
649-193
739-315
170+300
256+193
个位
十位
百位千位
410
100
20
510

80=
430
42个十加6个十
是48个十,48个
十是480。
336+196的结果
比496大。
739-315的结果
比439小。
计算前,先观察。
不同方法
解决问题。
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改正过来。
9
0
0

3
6
5
6
4
5
8
6
7
+
1
0
5
0
3
6
8
7
8
2
1
1
6
8

1
8
7
1
9
0
0

3
6
5
6
4
5
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改正过来。
900-300=600
那么……
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改正过来。
9
0
0

3
6
5
6
4
5
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改正过来。
9
0
0

3
6
5
6
4
5
9
0
0

3
6
5
6
4
5
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改正过来。
个位
十位
百位
千位
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改正过来。


一(个)
8
6
7
6
8

11
8
7
+
1
0
5
0
3
6
8
71
81
2
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改正过来。
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改正过来。
我的收获
甜甜
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减,
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减,
几个百和几个百相加、减,
我还想……
自觉验算、先估后算
都是好的计算习惯。
园园
同学们的图,让我……
亮亮
把加、减法在计算方面的
共同之处和家人说一说。
课后实践活动

见第五单元第8课时: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整理与复习(一)
年级:二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本单元学过的精确计算和估算进行回顾与梳理,进一步理解加、减法运算共通的规则和道理,即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提高运算能力。
对于一个单元内容的回顾与梳理,学生会从知识、方法、学具、习惯、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进行回顾,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很少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对问题的反思。因此,教学中,注重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运算中的共通规则和道理,逐步提高运算能力。
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1.经历整理过程,逐步加深对单元内容的理解。将运算内容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个性化整理,引导学生结合整理的图,开展全班交流,从知识、学具、习惯等不同方面回顾单元学习过程,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
2.注重直观理解,逐步体会运算之间的联系。创设自主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在进一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究运算中的共通规则和道理,逐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设计数学活动,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通过小猫钓鱼和给大树治病两个活动,学生在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不断感受养成良好计算习惯的重要性以及灵活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单元内容整理过程,通过独立思考、互动交流等方式,逐步加深对单元内容的理解。(重点)
2.通过自主探究,结合直观模型进一步理解算理,体会加减法方法的联系,逐渐提高运算能力。(难点)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操作、交流、反思等方式,逐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单元内容
1.回顾单元内容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与复习。
回顾:看看数学书第45页到第59页。回忆一下,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2.整理单元内容
(1)明确活动要求
想想怎样整理单元内容。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2)单元内容整理
(3)全班展示交流
围绕学生作品,突出估算解决问题、计算习惯培养、直观学具帮助计算三幅图,展开交流:你能读懂这幅图吗?从这幅图中能看出这位同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引发问题思考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一步计算的加、减法计算。同学们,想想加减法之间在计算方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继续研究。
(二)借助直观沟通联系
1.自主探究加、减法在计算方面的共同点
自己出两道题并计算。
画图表示计算过程。
找找加、减法在计算方面有什么共同地方?
2.讨论交流,沟通联系
(1)交流计算方法,讨论联系
预设1:选择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研究(见下面左图)
交流计算过程:先看看这位同学的,他给自己出了一道加法和减法题,知道怎么算的吗?
260加410,200加400等于600,60加10等于70,再用600加70等于670。
476减136,个位6减6等于0,十位7减3等于4,百位4减1等于3,结果是340。
你能找到加减法在计算方面的共同点吗?
看图沟通联系:在计数器上是个位和个位上的珠子数量相加减,十位和十位
上的珠子数量相加减,百位和百位上的珠子数量相加减。
预设2:学生选择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研究(见上面右图)
结合直观图交流:323加287,个位是3个圆片加7个圆片是10个,10个一换成1个十;十位2个圆片加8个再加1个是11个,10个十换成1个百;百位,3个圆片加2个再加1个是6个。结果是610。805减452这道题,5个一减2个一是3个一,十位没有珠子,从百位退1换成10个十,10个十减5个十是5个十。7个百减4个百是3个百。结果是353。
(2)对比观察,沟通联系
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找到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面的共同点了吗?
预设1:找到了,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都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减,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减,几个百和几个百相加、减。
预设2: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都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小结: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减,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减,几个百和几个百相加、减就是加减法共通的道理和方法,掌握它就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先来看看小猫钓鱼时遇到什么问题?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帮助小猫钓鱼,体会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1)自主解决问题:将小猫和钓到的小鱼用线连起来
(2)讨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预设1:把这8条小鱼身上的算式都用竖式计算一遍
检查订正,借助学具理解(见下面左图)
预设2: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见上面右图)
讨论交流:怎么只写了两个竖式呢?她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
感受不同方法:
说说怎样算的?
510-80=
170+300=
420+60=
怎样估算呢?
336+196=
739-315=
(3)对比方法,交流感受
预设1:不用都列出竖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预设2:我觉得计算之前先观察,很重要。
2.给大树治病
(1)自主解决问题: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改正过来。
(2)交流辨析
第一题:怎样知道计算得不对呢?
预设1:估算
预设2:验算
结合学具理解算理,展现计算过程。
预设:想想计数器是怎么拨的,就知道个位是10减5等于5,个位上的数算对了。十位退1还剩9,所以应该是9减6等于3,十位上点了小圆点,但是却用10去减6了。百位上是9退1还剩8,8减3等于5。百位上的数也是这样算错的。
第二题:结合数位表讲讲竖式怎样写呢?
第三题:辨析错因,改正。
(3)交流活动感受:在帮助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活动中,对你又有什么启发呢?
(四)问题交流,拓展研究
学生提出了:更大数的加法怎样计算?比如5321+2506等于多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研究。
(五)回顾交流,总结收获
这节课,通过我们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课后实践活动
把加、减法在计算方面的共同之处和家人说一说。
900-300=600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