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三轮精品】(三维设计)2011届高三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一讲 自然资源和自

文档属性

名称 【二轮三轮精品】(三维设计)2011届高三二轮三轮突破地理(人教版)第一部分 专题七 第一讲 自然资源和自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5-04 20: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网控全局]
[把脉高考]
一、考情回顾
  从历年高考看,自然资源部分侧重于能源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的考查,如2010年四川文综T1~2、天津文综T13(3)考查了能源问题;自然灾害部分侧重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考查,如2010年全国文综ⅡT1~3考查了沙尘暴分布与形成,新课标全国卷则考查了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二、考向前瞻
1.水资源问题依旧是关注的热点,以水资源为线索,综合考
查各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水资源分布、人类活动与水环境等问题。
2.结合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考查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及节
能措施。
3.以图表方式给出某些气候要素数据,一方面考查气候资
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查影响农业的气象
灾害。
4.以地震、火山爆发等具体事件为背景,考查地质灾害的成
因、危害及防御措施,注意关注我国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等问题。
考点一 自然资源和资源问题
命题
方向   复习本要点时,要注意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掌握每一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要首先分析该资源所处地理环境的特征。分析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分析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要联系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有关内容,综合复习。
一、水资源危机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措施
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主要措施:修建水库。
2.降水地区分布不均。主要措施:跨流域调水。
3.降水稀少。主要措施:收集雨水、沿海发达国家进行海水
淡化等。
4.蒸发旺盛、下渗严重。主要措施:可以采用坎儿井等措施。
5.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主要措施:加强水的循环利
用,农业可以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
6.河流上中下游用水分配不均。主要措施:加强河流的
统一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
7.地形陡峭、河流短促,主要发生在较小的岛屿国家。主要
措施:沿海地区可建储水池等措施。
8.污染严重、水质变差。主要措施:污水达标排放。
除了各自的针对措施外,水资源短缺地区可通过提高水价,节水技术,加强宣传等措施节约用水。
二、我国的能源问题分析思路
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
(1)浪费严重,能源短缺。
(2)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
(3)煤、石油燃烧利用率不高,造成大气污染(烟尘、SO2和
氮氧化物产生酸雨,汽车尾气产生光化学烟雾)。
(4)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
题,秸秆不能还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等。
2.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75%左右),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所占比重较小。中国人均能源资源不足,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年年攀升,已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最近中国的油、电、煤、气普遍紧张,加上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能源紧张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解决中国能源紧张问题应立足国内,把节约能源放在第一位,逐步建立一个节能的社会,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具体措施如下:
(1)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
效率,降低能源需求。
(2)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加强国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
采取措施保护煤炭的安全生产。
(4)开发清洁煤技术,支持煤化工工业发展,发挥我国煤炭
资源丰富的优势。
(5)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积极对话和合作,保证境外稳定可靠
的油气供应。
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去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储存量多少的因素。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
种类 影响开发的因素 我国分布
水能 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形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 西南、中南和西北的黄河上游地区
太阳能 海拔高低,空气的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晴朗洁净程度 青藏高原、西北内陆
种类 影响开发的因素 我国分布
风能 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对其阻挡程度;风沙等灾害天气影响程度 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
地热能 板块交界地带;断裂发育地带 西藏地区
潮汐能 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差大小 东南沿海
沼气 生物原料多少;温度高低;发酵时间长短 南方地区
[例1]  (2010·四川高考)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考点定位]本题以柱状统计图为背景,考查我国能源生产特点和水能开发条件。同时考查对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能力和技巧。
[解析] 第(1)题,根据坐标图可以看出,四省能源结构以矿物能源为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较多,因此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和降低酸雨的危害。第(2)题,根据四省的能源比例可以看出,①省天然气比例较其他省份大,应为四川。②省原油比例较大,应为黑龙江。③省水电所占比例较其他省份大,水电主要是黄河上游的水能开发,应为甘肃。④省煤和石油比例大,应为河北。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但是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制约其水能的进一步开发。
[答案]   (1)C (2)D
考点二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
命题
方向   在复习自然灾害时,要加强纵向的系统性和横向的关联性。在纵向上,要系统掌握每一种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危害和防御措施等;在横向上,要加强比较,特别是区别气象灾害的地域差异性,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关联性。
一、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台风(飓风) 寒潮 暴雨洪涝 干旱 沙尘暴
形成 热带气旋
强烈发展 强冷空气入侵
(冷锋天气) 连续暴雨或短时大暴雨 长时间无雨或异常少雨 大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加之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台风
(飓风) 寒潮 暴雨洪涝 干旱 沙尘暴
多发季节 夏、秋之交 冬、春、秋都有 夏、秋为主 春、冬多发 冬春季节,以
春季最严重
台风(飓风) 寒潮 暴雨洪涝 干旱 沙尘暴
影响我国主要
地区 东南沿海一带,粤、台、琼、闽等省较集中 除西藏、云贵地区受其影响较小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东部广大季风区,尤以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频繁 大部分受其威胁,典型的有华北的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华北等地区
台风(飓风) 寒潮 暴雨洪涝 干旱 沙尘暴
危害 破坏农业、交通、通信、公共设施 强烈降温,造成冻害 洪水冲毁、
淹没农田和
公共设施等 粮食减产、人畜缺水 风大、大气含沙
量大,能见度降
低,范围广,影
响生产和生活
台风(飓风) 寒潮 暴雨洪涝 干旱 沙尘暴
防御
措施 气象卫星的监测和预报 长期:水利建设、植树;短期;发展耐旱作物,应急:节水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强
环保意识
利用气象
卫星加强
对台风的
监测和预
报,利用雷
达监视台
风的动向 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防
寒措施 工程措施:水利建设、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实行防洪保险等
二、主要地质地貌灾害
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 泥石流
原因 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 重力作用 重力作用、人类活动破坏
表现 岩石圈突然破裂,内能强烈释放,引起地面震动 高温的岩浆、气体、碎屑喷出
地表 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 饱含泥沙、石块、巨大砾石的特殊洪流
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 泥石流
破坏性 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危害人类生命财产 火山熔岩堵塞河道,引发火灾,还可诱发地震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 同“滑坡”
分布 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主要在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同地震带分布 主要分布在山区且多与地震带分布一致 同“滑坡”
特征 周期性 周期性 偶发性 偶发性
灾害问题分析方法
1.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
(1)台风的成因要结合气温、降雨的条件及类型、气压带、风带的
有关知识来综合分析。
(2)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要结合降雨类型、季风、降雨的时空分布、
冰雪融水量多少、河流、地形、植被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3)干旱的形成可从大气环流异常、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地形、
土层浅薄、渗漏程度、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
(4)寒潮的形成及影响涉及季风、农业生产等知识。
2.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例2]  (2010·江苏高考)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1)~(2)题。(双选)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象灾害的成因和时空、地域差异,同时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  第(1)题,西南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大,但不是过大,也不是造成这次旱灾的主要原因,故A、C错误。西南数省遭遇旱灾主要是由于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蒸发量大造成的。第(2)题,新疆阿勒泰地区洪水是由于冬春地区降雪比常年偏多,温度偏低,而3~4月间温度突然升高,大量积雪融化引发的;由于该处多属内流河,对洪水采取疏浚河道、修筑堤坝的措施即可。
[答案] (1)BD (2)CD
材料1:2010年8月31日,今年第6号热带风暴“狮子山”、第7号台风“圆规”、第8号热带风暴“南川”袭击我国东南沿海省份。东南沿海迎今年最大台风雨。9月2日6时50分前后“狮子山”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2日11时开始进入广东省境内;8月31日23时50分“南川”在福建省惠安县沿海登陆;“圆规”在2日05时30分前后其中心在朝鲜与韩国交界附近沿海登陆。
材料2::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 今年第6号热带风暴“狮子山”对广东造成严重影响。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统计,截至3日18时,“狮子山”带来的强降雨已造成广东省梅州、潮州、河源等市14个县(市、区)86个乡镇21.62万人受灾,转移人口14 129人,倒塌房屋964间,受灾农作物面积1万5千多公顷。
材料3:历史上出现的三足鼎立的热带气旋。
发生
时间 综述
1985年 第17号热带气旋(8月19日至31日)、第18号热带气旋(8月22日至9月1日)、第19号热带气旋(8月24日至9月1日)、第20号热带气旋(8月26日至9月1日)就曾一度四热带气旋并存。
发生
时间 综述
2000年 第18号热带气旋(9月2日至9月16日)、第19号热带气旋(9月5日至9月11日)、第20号热带气旋(9月5日至9月10日)也曾一度三热带气旋并存。
2006年 超强台风“桑美”(8月5日至8月10日)也和“玛莉亚”(8月5日至8月12日)、“宝霞”(8月6日至8月10日)一度并存。
  2010年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一年,危害严重。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往年相比有许多显著不同的特点。对自然资源的考查,仍然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对自然灾害的复习,应注意以下考点:
1.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2.自然灾害的危害和治理。
3.我国主要自然灾害。
4.以某一具体案例为背景,考查灾害所在的区域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1,从三个热带气旋的登陆地点来看,“圆规”
的移动路线属于    路线。
(2)根据材料1、3,多次出现三个热带气旋并存的现象,
这说明 (  )
A.热带气旋形成于同一片海域
B.移动路径相同
C.热带气旋形成频繁
D.危害相同
(3)台风普遍带来的是暴雨和大风。但是在不同地区,还会形
成其他自然灾害,在沿海地区形成      ,在山区容易形成      和滑坡,在地势低洼处易形成      。
(4)分析广东、福建多台风原因。
(5)列举两项预防台风的措施。
解析:第(1)题,从“圆规”没有在我国登陆,而是在朝鲜半岛一带登陆,应是转向路径。第(2)题,几乎在同一时间形成不同的台风,说明台风比较频繁。不同台风形成的海域、移动路径和危害等不尽相同。第(3)题,注意不同灾害发生的关联性和具体自然条件。第(4)题,从广东和福建的位置分析。第(5)题,加强监测预报、及时远离台风区等,回答合理即可。
答案: (1)转向 (2)C (3)风暴潮 泥石流 内涝(涝灾)
(4)广东、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离台风源地较近。
(5)利用卫星和雷达加强监测、及时发出警报,远离台风登陆经过的地区,紧闭房屋门窗等方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