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带雨的花1(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带雨的花1(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2-01 20: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9带雨的花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它写的是纯真的童心,童心因纯而真,因善而美,是一首自由与生命的礼赞。
诗的第一句就写出了孩子们的率真:“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开篇就将孩子纯净透明的童心捧到了读者眼前。
第一小节首先概述“我”因受到美好世界的诱惑而偷偷跑出家,尽情地玩耍。
第二、三小节具体的讲了“我”淘气的追赶蝴蝶,好奇的看叔叔钓鱼,看爷爷捉虾。
第六小节写出了“我”淘气后的心虚与害怕。
整首诗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很容易使人产生音乐的美感。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带雨的花》体现着诗人深沉的爱,一是对母亲的爱,二是对生活的爱,三是诗人对儿童的爱。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谅、诱”等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偷、请、躲” 等9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的美,受到美与情感的熏陶。
第一课时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师:“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质疑:课文还有不会读的吗?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4.认读生字并组词。 质疑: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5.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诱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如:“尽情”、“香甜”、“原谅”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三、浅悟课文。1.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2.交流。
四、小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带雨的花》这节课我们继续品
读这首诗歌,看谁表现的最出色。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来品味。重点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有哪些体验和诗中的“我”是一样的,比如你有没有偷偷跑出去玩耍的经历,玩得怎么样?开心吗?要回家的时候你担心大人责备吗?4.质疑: 谁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三、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躲”、“诱”、“叔”的书写。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五、综合练习。1.读拼音写词语。 tōu tōu qǐng qiú yuán liàng duǒ kāi ( ) ( ) ( ) ( ) shǔ shu yòu ěr yú xiā téng tòng ( ) ( ) ( ) ( )2.填句子。 1)、我不愿再去捉它,因为那朵小花, 。 2)、一条条青绿的小鱼,真像 。 3)、我多么高兴,因为我能送给妈妈 !
六、课堂小结。 学完这首诗歌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七、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小练笔:回到家里,“我”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吗?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样对待孩子呢?代替妈妈给孩子写几句话吧。
板书设计: 我: 不听话,跑出家 尽情玩、忘了家 追蝴蝶、看垂钓、要鱼虾 想念家、想妈妈、不忘采妈妈喜欢的花 后悔、害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