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阶段检测卷九(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阶段检测卷九(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1 09:22: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检测卷九(第6单元)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美国)从1920年到1
(?http:?/??/?www.21cnjy.com?)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美国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 工人工资收入远远低于生产增长水平
(?http:?/??/?www.21cnjy.com?),导致工人贫穷,购买力较低,出现国内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进而引发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与题意不符,故A项排除;题干无法体现美国经济虚假繁荣,故B项排除;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题干中未体现,故D项排除。
2.下图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分期付款使用比例柱状图”。该数据说明美国(  )
(?http:?/??/?www.21cnjy.com?/??)
A.大众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生产销售矛盾日益缓和
D.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增加
【答案】D
【解析】 根据“分期付款使用比例
(?http:?/??/?www.21cnjy.com?)柱状图”显示的数据可知,美国的大部分产品分期付款的比例基本上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这种超前消费现象,提前预支了未来社会的购买力,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增加,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大众消费结构趋于合理,A项排除;分期付款购物不能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项排除;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的存在,生产销售矛盾不可能日益缓和,C项排除。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
A.工业领域
B.贸易领域
C.农业领域
D.金融领域
【答案】D
【解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故D项符合题意。
4.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
B.“找工作如登天一般”
C.“为共度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答案】B
【解析】 题干所描述的是1929年经济危机时的社会现状:股市崩溃引起连锁反应;企业大量破产;工人大量失业。故答案为B项。
5.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统计。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这次经济危机(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
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A.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
B.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
C.对法国的破坏性最小
D.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答案】A
【解析】 表格显示经济危机涉及的
(?http:?/??/?www.21cnjy.com?)国家较多,说明影响范围广,从工业下降、外贸缩减以及失业人数等数据信息可以看出经济危机破坏性大,故A项正确;材料中世界受到影响,说明不是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故B项错误;法国在经济危机中外贸减少了50%左右,说明对其破坏也是很大的,并不是破坏性小,故C项错误;材料中分析的是经济危机的表现,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21
cnjy
com
6.第十届奥运会于1932年7月
(?http:?/??/?www.21cnjy.com?)30日至8月14日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申办城市无其他竞争对手,最终参赛的运动员人数也因费用问题而显著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A.奥运体制不健全宣传推广不足
B.交通通讯不发达往来美国不便
C.大萧条背景下的世界经济萎缩
D.罗斯福执行保护主义政策
【答案】C
【解析】 这一现象不是奥运
(?http:?/??/?www.21cnjy.com?)会自身的弊端带来的,故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交通通讯的发展,故排除B项;1932年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期间,大萧条背景下世界经济萎缩,因此导致材料中的现象出现,故答案为C项;罗斯福新政从1933年开始,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
7.1929~1933年的经济
(?http:?/??/?www.21cnjy.com?)大危机迅速蔓延,北美、西欧、日本首先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其次是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  )
A.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
B.是否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C.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D.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
【答案】D
【解析】 1929~1933年的经济
(?http:?/??/?www.21cnjy.com?)大危机首先沉重打击了北美、西欧、日本,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中心;其次波及了中国、印度、西亚、拉美,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居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边缘,这是由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决定的,故D项正确;“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是否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都不是决定因素,故A、B、C三项错误。21教育网
8.如图是1929年刊登在《合众存异:美国人
(?http:?/??/?www.21cnjy.com?)的历史》上的一幅漫画,内容为一个赔了钱的“投资者”正抓着一只在华尔街上狂奔的熊的尾巴。此漫画折射出(  )
(?http:?/??/?www.21cnjy.com?/??)
A.经济政策调整的紧迫性
B.政府勇于承担责任
C.经济颓势迅速得到扭转
D.新政推行遭遇困境
【答案】A
【解析】 1929年,华尔街
(?http:?/??/?www.21cnjy.com?)证券市场不断下跌,出现“熊市”,纽约数家主要银行组成“救市基金”,希望力挽狂澜,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股市崩盘,进而引发世界经济大危机。股市危机源于市场虚假繁荣,反映了自由放任模式下资本主义经济的盲目性及无序性,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引导,故A项正确;此时政府仍坚持自由放任政策,故B项排除;股市危机最终引发经济大危机,故C项排除;此时新政尚未实施,故D项排除。www-2-1-cnjy-com
9.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
(?http:?/??/?www.21cnjy.com?)演说中表示,
“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
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应对
(?http:?/??/?www.21cnjy.com?)危机的唯一手段”及富兰克林·罗斯福首次总统就职演说的信息,可以判断当时处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期间,罗斯福当选总统,准备推行新政,故选D项。
10.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其措施(  )2-1-c-n-j-y
A.增加就业
B.调整企业关系
C.缓和与列强矛盾
D.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答案】D
【解析】 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目的是增强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故答案选D项。
11.1932年,面对病入膏肓的美国
(?http:?/??/?www.21cnjy.com?)经济,罗斯福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罗斯福的“试验”中,最核心的措施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通过《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复兴工业
C.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进行救济
D.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保障体系
【答案】B
【解析】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http:?/??/?www.21cnjy.com?)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供求关系失衡,因此缓解经济危机的核心是调整生产并非整顿银行业,故A项错误;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上台之后进行了新政,其中最为核心的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极大地缓解了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C、D两项都是从增加消费和社会保障的角度缓解经济危机,不是从调整生产的角度缓解经济危机的核心措施,均排除。
12.1933年,美国政府在西部和
(?http:?/??/?www.21cnjy.com?)西南部共毁掉1
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20多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从应对经济危机角度看,政府此举(  )
A.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B.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C.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D.缓解了农产品供需矛盾
【答案】D
【解析】 政府的举动,从应对经济危机的角度看,是为了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故D项正确。
13.下表是美国联邦政府雇员人数统计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33年
1936年
1938年
人数
603
000
867
000
920
000
A.政府管理机构的大量建立
B.解决失业问题的客观需要
C.现代文官管理制度的建立
D.美国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
【答案】A
【解析】 1933年到1938年,罗斯福采
(?http:?/??/?www.21cnjy.com?)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对经济的干预导致大量政府管理机构的建立,使得联邦政府雇员人数显著增加,故A项正确。
14.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
(?http:?/??/?www.21cnjy.com?)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21·世纪
教育网
A.整顿财政金融    
B.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C.成立农业调整署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D
【解析】 罗斯福新政期间
(?http:?/??/?www.21cnjy.com?),联邦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如: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等,这和材料所描述的基本一致,故D项正确。
15.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这些做法(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
B.推动了福利制度建设
C.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
D.证明了新政的可行性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政府给
(?http:?/??/?www.21cnjy.com?)演员支付工资”“也曾雇佣研究人员”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做法通过政府提供工作岗位减少失业人口,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故答案为C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充分就业”,故排除A项;材料中的做法不属于福利制度,故排除B项;新政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国家干预,实现生产和销售的相对平衡,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故排除D项。21
cnjy
com
16.《大国崛起》有这样的表
(?http:?/??/?www.21cnjy.com?)述:“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建立市场经济
B.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拓展海外市场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D
【解析】 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
17.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中写道:“
(?http:?/??/?www.21cnjy.com?)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扩张政府行政权力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中可以看出,国家在干预经济方面的力度大大增强,故B项正确。
18.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
A.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迅速交替
B.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革命一触即发
C.经济发展滞缓,与通货膨胀并存
D.经济危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答案】C
【解析】 “滞”即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胀”即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而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即为“滞胀”,故C项正确。21·cn·jy·com
19.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  )
A.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
B.取消政府对经济干预
C.实行劫富济贫的政策
D.完善“福利国家”的制度
【答案】A
【解析】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面临着经
(?http:?/??/?www.21cnjy.com?)济“滞胀”,增速放缓,通货膨胀严重,因此取消规章制度是克服凯恩斯主义带来的弊端,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
20.历史的图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信息。阅读下列图片,指出其共同的经济特征是(  )
(?http:?/??/?www.21cnjy.com?/??)
A.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发展
B.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
C.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D.能源与交通业全由国家经营
【答案】C
【解析】 从“国营”“市场经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既有国家干预也有自由竞争,故C项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http:?/??/?www.21cnjy.com?),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进行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  )
A.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
B.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C.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
D.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答案】D
【解析】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http:?/??/?www.21cnjy.com?)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均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调整,其目的都是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故D项正确。A、C两项不是“根本出发点”,均排除;这些措施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而不是解决社会危机,排除B项。2·1·c·n·j·y
22.20世纪70年代,虽然爆发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发达国家仍保持社会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A.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B.推行“以工代赈”
C.第三产业的日渐发达
D.“互联网”的兴起
【答案】A
【解析】 
二战后,福利国家制度使低收
(?http:?/??/?www.21cnjy.com?)入阶层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故A项正确;B项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排除;材料中的现象与第三产业和互联网无关,故C、D两项排除。
23.“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材料表明福利政策的推行,其深远影响是(  )
A.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B.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C.保障了家庭最低收入
D.提供了良好社会服务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信息“最穷
(?http:?/??/?www.21cnjy.com?)的与最富的……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可知材料认为福利政策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最终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故B项正确;A项内容是直接影响,排除;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4.下表为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及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单位:十亿美元)。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
制造业总产值
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947
60
30%
1980
527
24%
1993
1
118
17.6%
2000
1
566.6
15.8%
A.技术革新步伐减缓   
B.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C.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D.知识经济开始崛起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制造业总产值迅
(?http:?/??/?www.21cnjy.com?)速增长,但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却不断减少,说明美国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故C项正确。21cnjy.com
25.下图是美国“1992~1998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C.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
D.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
【答案】C
【解析】 美国联邦政府对
(?http:?/??/?www.21cnjy.com?)经济控制的减少是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进入90年代,干预没有进一步减少,故A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初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故B项错误;进入90年代,随着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模式的发展,美国出现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的经济繁荣现象,故C项正确;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与失业率的下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6分,第28题2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如图),画中把“山姆大叔”描绘成受到小矮人攻击的格列佛。【版权所有:21教育】
(?http:?/??/?www.21cnjy.com?/??)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5.2%
40.6%
28.4%
16.5%
8.4%
材料三:大危机刚爆发的时候,胡佛总统
(?http:?/??/?www.21cnjy.com?)立即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竭力说服企业界的领袖们,自愿地不降低工资和物价,他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此外,根据胡佛的建议,国会对公共工程也增加了拨款。联邦政府提高了各州在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度补贴,一座名为“胡佛水坝”的工程也于1931年在科罗拉多河动工。他一再召集企业界领袖们开会敦促他们稳定物价,但他却只在私下提意见而不愿公开干预。他虽然提出对各州的公共工程提供联邦补贴,但又坚决主张和维护传统的预算收支平衡原则,以避免联邦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并一再运用总统否决权来阻止有关法案的通过,在胡佛看来,大国的主要企业“是建立在健全的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其经济体制和结构总的来看始终运转的很好,没必要对它们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调整”。总之,在整个反危机过程中,他常常不得不用自己的一只手,去收回他的另一只手所给予的东西,致使自己的某些责任和承诺变成一纸空文。
(1)根据材料一,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因素的实质。(4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胡佛反危机的措施。(4分)
【答案】(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2)现象:经济危机破坏性强;危机中美国和德国受害最大;世界市场已经形成等。
(3)措施:扶植企业,稳定工资和物价;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解析】第(1)问,观察漫画,体会经济危机的
(?http:?/??/?www.21cnjy.com?)背景,从中分析出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第(2)问,据材料表格中数据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材料中“竭力说服企业界的领袖们,自愿地不降低工资和物价,他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国会对公共工程也增加了拨款”得出胡佛反危机的措施。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
(?http:?/??/?www.21cnjy.com?)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来源:21cnj
y.co
m】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
(?http:?/??/?www.21cnjy.com?)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
(?http:?/??/?www.21cnjy.com?)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为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在社会救济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8分)
【答案】(1)不同主张:责任承担者
(?http:?/??/?www.21cnjy.com?):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有社会救济的责任。救济对象: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对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
(2)措施:举办救济;以工代赈
(?http:?/??/?www.21cnjy.com?);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价: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贫困和痛苦,缓解了失业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或有助于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造成了美国连年的财政赤字。
【解析】第(1)问,不同主
(?http:?/??/?www.21cnjy.com?)张,可从社会救济的责任承担者和救济对象等方面分析,责任承担者,根据“(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得出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有社会救济的责任。救济对象,根据“(胡佛)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概括得出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对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第(2)问,措施,根据“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180亿美元”,并结合所学,概括得出举办救济,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价,结合所学,可从减轻弱势群体的贫困和痛苦,缓解失业压力、促进维护社会稳定、摆脱危机等方面分析积极影响,从造成财政赤字方面分析其消极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
(?http:?/??/?www.21cnjy.com?)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二:1945年底,(英国
(?http:?/??/?www.21cnjy.com?))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20世纪60年代)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11年间一
(?http:?/??/?www.21cnjy.com?)反传统的经济政策,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副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是什么。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使得美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初期欧美国家发展经济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为此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0分)
【答案】(1)疾病:经济大危机。转变:由以“自由放任”政策为主,转变到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方式: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法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美国对经济进行计划指导。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
(3)表现: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或答经济“滞胀”)。措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缩减福利国家规模。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
(?http:?/??/?www.21cnjy.com?)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大危机的角度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角度说明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使得美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英国)……国有化法案……法国……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提出……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有化、政府直接投资、经济进行计划指导等方面概括二战后初期欧美国家发展经济的方式;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凯恩斯主义的角度指出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滞胀”的角度指出当时英国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反传统的经济政策”“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结合所学知识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缩减福利国家规模等方面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检测卷九(第6单元)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美国)从1920年到1929年,工
(?http:?/??/?www.21cnjy.com?)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美国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下图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分期付款使用比例柱状图”。该数据说明美国(  )
(?http:?/??/?www.21cnjy.com?)
A.大众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生产销售矛盾日益缓和
D.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增加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
A.工业领域
B.贸易领域
C.农业领域
D.金融领域
4.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供不应求”
B.“找工作如登天一般”
C.“为共度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5.下表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统计。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这次经济危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
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A.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
B.只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
C.对法国的破坏性最小
D.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第十届奥运会于1932年7月30日至8月
(?http:?/??/?www.21cnjy.com?)14日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申办城市无其他竞争对手,最终参赛的运动员人数也因费用问题而显著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2-1-c-n-j-y
A.奥运体制不健全宣传推广不足
B.交通通讯不发达往来美国不便
C.大萧条背景下的世界经济萎缩
D.罗斯福执行保护主义政策
7.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
(?http:?/??/?www.21cnjy.com?),北美、西欧、日本首先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其次是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  )21
cnjy
com
A.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
B.是否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C.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D.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
8.如图是1929年刊登在《合众存异:美国
(?http:?/??/?www.21cnjy.com?)人的历史》上的一幅漫画,内容为一个赔了钱的“投资者”正抓着一只在华尔街上狂奔的熊的尾巴。此漫画折射出(  )
(?http:?/??/?www.21cnjy.com?)
A.经济政策调整的紧迫性
B.政府勇于承担责任
C.经济颓势迅速得到扭转
D.新政推行遭遇困境
9.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
(?http:?/??/?www.21cnjy.com?)示,
“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
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10.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其措施(  )【出处:21教育名师】
A.增加就业
B.调整企业关系
C.缓和与列强矛盾
D.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11.1932年,面对病入膏肓
(?http:?/??/?www.21cnjy.com?)的美国经济,罗斯福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罗斯福的“试验”中,最核心的措施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通过《紧急银行法》,整顿银行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复兴工业
C.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进行救济
D.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保障体系
12.1933年,美国政府在西部和西南部共
(?http:?/??/?www.21cnjy.com?)毁掉1
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20多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从应对经济危机角度看,政府此举(  )
A.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B.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C.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D.缓解了农产品供需矛盾
13.下表是美国联邦政府雇员人数统计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33年
1936年
1938年
人数
603
000
867
000
920
000
A.政府管理机构的大量建立
B.解决失业问题的客观需要
C.现代文官管理制度的建立
D.美国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
14.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
(?http:?/??/?www.21cnjy.com?)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21cnjy.com
A.整顿财政金融    
B.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C.成立农业调整署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5.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给演员支付工资,让他们搞免费演出;也曾雇佣研究人员专门去研究曲别针的历史。这些做法(  )www.21-cn-jy.com
A.实现了充分就业目标
B.推动了福利制度建设
C.体现了以工代赈思想
D.证明了新政的可行性
16.《大国崛起》有这样的表述:
(?http:?/??/?www.21cnjy.com?)“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建立市场经济
B.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拓展海外市场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17.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中写道:“
(?http:?/??/?www.21cnjy.com?)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  )21教育网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D.扩张政府行政权力
18.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
A.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迅速交替
B.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革命一触即发
C.经济发展滞缓,与通货膨胀并存
D.经济危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19.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  )
A.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
B.取消政府对经济干预
C.实行劫富济贫的政策
D.完善“福利国家”的制度
20.历史的图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信息。阅读下列图片,指出其共同的经济特征是(  )
(?http:?/??/?www.21cnjy.com?)
A.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发展
B.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
C.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D.能源与交通业全由国家经营
21.1929~1933年的经济危
(?http:?/??/?www.21cnjy.com?)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进行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  )21·世纪
教育网
A.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
B.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C.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
D.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22.20世纪70年代,虽然爆发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发达国家仍保持社会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21
cnjy
com
A.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B.推行“以工代赈”
C.第三产业的日渐发达
D.“互联网”的兴起
23.“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材料表明福利政策的推行,其深远影响是(  )
A.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B.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C.保障了家庭最低收入
D.提供了良好社会服务
24.下表为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及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单位:十亿美元)。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
制造业总产值
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947
60
30%
1980
527
24%
1993
1
118
17.6%
2000
1
566.6
15.8%
A.技术革新步伐减缓   
B.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C.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D.知识经济开始崛起
25.下图是美国“1992~1998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http:?/??/?www.21cnjy.com?)
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C.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
D.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6分,第28题2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如图),画中把“山姆大叔”描绘成受到小矮人攻击的格列佛。2·1·c·n·j·y
(?http:?/??/?www.21cnjy.com?)
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5.2%
40.6%
28.4%
16.5%
8.4%
材料三:大危机刚爆发的时
(?http:?/??/?www.21cnjy.com?)候,胡佛总统立即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竭力说服企业界的领袖们,自愿地不降低工资和物价,他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此外,根据胡佛的建议,国会对公共工程也增加了拨款。联邦政府提高了各州在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度补贴,一座名为“胡佛水坝”的工程也于1931年在科罗拉多河动工。他一再召集企业界领袖们开会敦促他们稳定物价,但他却只在私下提意见而不愿公开干预。他虽然提出对各州的公共工程提供联邦补贴,但又坚决主张和维护传统的预算收支平衡原则,以避免联邦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并一再运用总统否决权来阻止有关法案的通过,在胡佛看来,大国的主要企业“是建立在健全的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其经济体制和结构总的来看始终运转的很好,没必要对它们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调整”。总之,在整个反危机过程中,他常常不得不用自己的一只手,去收回他的另一只手所给予的东西,致使自己的某些责任和承诺变成一纸空文。
(1)根据材料一,造成“山姆大叔”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因素的实质。(4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胡佛反危机的措施。(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
(?http:?/??/?www.21cnjy.com?)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www-2-1-cnjy-com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
(?http:?/??/?www.21cnjy.com?)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来源:21cnj
y.co
m】
——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
(?http:?/??/?www.21cnjy.com?)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为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在社会救济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8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
(?http:?/??/?www.21cnjy.com?)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二:1945年底,(英国)议会
(?http:?/??/?www.21cnjy.com?)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20世纪60年代)鼓励和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全民教育事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国家投资开办职工职业培训工作。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把过去各种建议合并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
(?http:?/??/?www.21cnjy.com?)11年间一反传统的经济政策,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副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
——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是什么。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使得美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4分)21·cn·jy·com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初期欧美国家发展经济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来源。(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结构性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为此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10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