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课件(共19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总复习课件(共19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11 21:4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0张PPT)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共同
祖先
发展
输精管
知识体系
A、现代类人猿
B、森林古猿
D、用火
C、制造工具
A、现代类人猿
E、睾丸
F、输卵管
G、胚泡
第一章
森林
古猿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现代
人类
现代
类人猿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类人猿与现代人的对比
类人猿
现代人
运动
方式
制造工具能力
脑发育的程度
运动
方式
臂行
直立行走
制造工具能力
使用自然工具
不会制造工具
制造、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小
没有语言能力
脑容量大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1、你认为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猕猴
B
长臂猿
C
恒河猴
D
大叶猴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
长臂猿
B
北京猿人
C
森林古猿
D
类人猿
3、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下生活的原因是(

A.为了换环境
B.由于流星撞击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D.为了扩张领地
4、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B
C
习题
C
达尔文
第二节
人的生殖
人的生殖系统
生殖过程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输精管



前列腺


输卵管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胚胎发育的场所
输送卵细胞,受精场所
一、人的生殖系统






受精卵
分裂分化
(移到子宫)
胚胎
(输卵管)
胚胎的形成过程
生殖过程
胎儿发育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儿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习题
1、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
?)。
A.子宫和睾丸
???B.
输卵管和输精管??
C.
前列腺和贮精囊
????D.卵巢和睾丸。
2、胚胎在母体子宫中发育(
?)天
?
A.
360天
???B.280天
???C
.300天
????D.
266天
3、精子的形态特征是(

A.形状似蝌蚪,不能游动
B.呈蝌蚪形,有长尾,能游动
C
.球形,能游动
D.球形,不能运动
4.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A.婴儿
B.胎儿
C.卵细胞
D.受精卵
D
D
B
D
下图是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植入子宫内膜的连续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标号的器官名称:
①?????????
????????????????????②????????
????????????????????③???
???????????????????????
????(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
????(3)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
?????????。
????(4)器官①的功能是?????????????????????????????????
????和??????????
???????????????????????????
??????。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③
产生卵细胞
分泌雌性激素
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体形的变化——身高突增
——分析男、女生生长曲线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的功能增强
3
、性器官的发育及成熟
男性:遗精,女性:月经
第三节
青春期(10-20岁)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
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2.内心世界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3.性意识开始萌动。
1、下列关于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确对待身体变化,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等
??
?B.将自己性知识中的疑惑埋藏在心里
?
C.树立远大理想情操,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培养高尚情操上
D.正常开展人际交往
2.下列哪项不是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点??(?
?)
A
身高突增?? ?
?
 ?
?B
性器官迅速发育??
C
身体迅速发胖?
??
??
?D
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
3.男孩和女孩性成熟的标志分别是


A
遗精和怀孕?
?
 ?
?B
长胡子和乳房发育?
C
都是身高和体重突增
??
??
?D
遗精和月经
4.以下不属于青春期心理特征的是(

A.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
B.学习能力增强,记忆力增强
?C.渴望父母,老师的理解与关怀
D.一心只想摆脱父母、老师的管束
习题
B
C
D
D
下图是男女一些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童年期,性器官的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几乎处于__________状态。
(2)性器官发育的主要时期大约从__________岁到__________岁,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____期。性器官发育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内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促进性器官的发育。
(3)在性器官发育的同时,人的形态也迅速发育,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迅速增加。
发育缓慢?
静止?
10
20
青春期
性腺
性激素
身高
体重?
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
?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2~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第四节
计划生育
习题
?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无限增长人口?
?
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人口猛增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D.人口猛增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C
A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直接能源物质
——备用能源物质
——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细胞修复及更新提供原料,也是能源物质之一

——人体细胞主要成份之一
无机盐
——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维生素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皮肤干燥、夜盲
症、干眼症等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动物的肝脏、
牛奶、胡萝卜
玉米等粗粮
坏血病、抵抗
力下降等
水果、蔬菜
佝偻病、骨质
疏松症等
豆类、牛奶、肝
脏、蛋黄
几种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
维生素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VA
VB1
VC
VD
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2.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和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糖类??
C、糖类、蛋白质??
????????D、维生素、脂肪
3、蛋白质、糖类、脂肪三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具有的共同作用是(??

①构成细胞的重要材料??????????
②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
④储备能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4、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你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水果
D、奶油、巧克力
习题
C
B
D
C
5、有一家共五口人,其中三人的皮肤很粗糙,并且一到夜晚就看不清物体。他们的食物中可能缺少(??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患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7.儿童缺钙会出现(?

???
A.骨痛?
B.佝偻病?
C.骨质疏松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
8.关于食物中的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运输营养作用
B.是能量的来源物质
C.是人体细胞内水的来源之一
D.可以运输废物
B
B
B
A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
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小肠的起始部位
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肛门
大肠的起始部位,在腹腔的右下部.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胃腺
肝脏
胰脏
肠腺
分泌唾液
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形成和暂时贮存粪便
有牙齿、舌、唾液腺.初步消化淀粉
分泌胃液
最大消化腺,分泌胆汁
分泌胰液
分泌肠液
排出粪便
消化腺分泌的液体叫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其它的消化液都有消化酶。
消化酶是一种能加快消化的蛋白质。
1、什么是消化,哪种营养物质最先被消化?
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物质的过程。




蛋白质
维生素

无机盐
不溶于水,要消化后才能吸收
溶于水,不要消化,直接吸收
2、消化液主要存在于什么器官中?淀粉、蛋白质、脂肪从哪里开始被消化?
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
糖类:以淀粉为例
脂肪:
蛋白质: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
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
(淀粉酶)
(多种酶)
(没有消化酶)
(蛋白酶)
(多种酶)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是在哪里被吸收的呢?
什么叫吸收?
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
1、小肠很长(5-6米)
2、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
表面有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积。
3、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等,管壁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1.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部位具有吸收作用?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什么?为什么?
2.各部分能吸收哪些营养物质?
3.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什么地方?
消化道中具有吸收作用的:
胃、小肠、大肠。
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的全身各处。
1.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D.食道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A.胃
B.唾液腺
C.胰腺
D.肝脏
3.组成消化道的消化器官依次是(
)
A.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4.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胰液
B.肠液
C.唾液
D.胆汁
5.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淀粉
B.水
C.维生素
D.含铁的无机盐
B
D
B
D
A
?
(1)你能说出这是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吗?
?
?(2)在这个部位中有几种消化液?各是什么?
?
?
?(3)皱襞与绒毛有什么作用??
下图是人体消化道某部位的结构图,请依图回答:
小肠
三种消化液,有胰液、肠液、胆汁。
皱襞、小肠绒毛结构可以增加小肠的表面积,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功能。
口腔
大肠
食道
小肠

1、图中____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
3、D(小肠)中含有_____
、_____
、______等消化液。
——解读曲线图
技能训练
Y
胆汁
胰液
肠液
答: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
淀粉
脂肪
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
(1)1号试管内的浆糊(淀粉),未加__________,淀粉未被_____________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____________色。
(2)2号试管内因为加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
__________分解成了__________,所以,加?
_______液后____________?。
变蓝
不变蓝
唾液
唾液淀粉
变成蓝
唾液
唾液淀粉
淀粉
麦芽糖

不变蓝
试管编号
注入浆糊
加清水
加入唾液
振荡摇匀
放在37
℃水中恒温
冷却后加碘液
现象
1
2亳升
2亳升
0亳升
?
10分钟
2滴
??
2
2亳升
0亳升
2亳升
?
10分钟
2滴
??
?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及豆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
与食品安全
绿色食品
1.什么叫绿色食品?
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2.标志:
AA级
A

1.清洗蔬菜时,要尽量浸泡1~2小时,这是为了(
)
A.使青菜更新鲜些     B.去掉蔬菜表面残留下的农药
C.这样更清洁,不必冲洗  D.使蔬菜更硬挺
2.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食物,如“腊八粥”、“鱼肉粥“‘荤素饺”等。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这些食品的共同特点是
(  )
A.烹饪精良
B.营养成分单一
C.色香味美
D.营养成分较全面
3.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
A.30%、40%、30%
B.30%、30%、40%
C.33%、34%、33%
D.30%、35%、35%
4.绿色食品指的是(
)
A.新鲜的食品
B.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C.绿颜色的食品
D.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D
B
A
B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气管
支气管
呼吸道
会厌软骨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考点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黏膜
1.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如右图所示)。
(1)呼吸道:


气管
①________:可以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
____________分泌黏液,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____。
②________: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纤毛
③________:发声器官。
支气管
气体交换
④________:壁有________(清洁空气)和腺细胞(分泌黏液,
湿润空气)。
⑤________: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2)肺:____________的场所。
毛细血管
1.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2.
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使进入肺的空气清洁、湿润、温暖。
二、呼吸道的作用:
3.发声(喉部声带)
1、在吸气时鼻的功能是(
)
①清洁空气
②温润空气
③消灭细菌
④温暖空气
⑤气体交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③④
2.以下叙述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

A.鼻毛能阻挡灰尘
    
B.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
C.鼻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D.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
3.下列关于“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黏液、灰尘和细菌组成
B.痰是由喉部黏液分泌形成的
C.痰经咳嗽咳出体外
D.避免疾病传播,不应随地吐痰
4.人的呼吸系统按顺序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和肺
B.鼻、咽、喉、支气管、气管和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D.口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习题
B
B
B
C
5.
如图是呼吸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的名称:A   ;B   ;C    ;
?
D    ;F    。
?
(2)G和C的末端形成许多肺泡,H和D就是由这些    构成的,是       的主要器官。
?
(3)肺泡的结构特点使得氧和二氧化碳很容易在肺泡和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
(4)H和D内的气体经呼吸道排出体外时,胸廓的大小变化是      。
?
(5)鼻涕是由      形成的,痰液是由           形成的。


右支气管
右肺
气管
肺泡
呼吸系统
血液
胸廓缩小
鼻腔
气管和支气管
考点
2: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也称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来完
成。
收缩
扩大
舒张
缩小
(2)呼吸运动过程中呼吸肌、胸廓容积的变化: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肋骨间
的肌肉
膈肌
膈顶
胸廓面积
肋骨
肺内气压
吸气
收缩
①_______
下降
②_______
上升
减小,比大
气压低
呼气
舒张
③_______
上升
④_______
下降
增大,比大
气压高
吸气时
肋间肌收缩
膈肌收缩
胸廓前、后径增大
膈顶下降
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廓容积增大
舒张
缩小
舒张
上升
缩小
缩小
呼气时
呼吸运动:
思考:胸廓的变化有什么意义?
膈顶上升
胸廓上、下径缩小
胸廓容积变小
胸廓内气压上升
请观察模拟膈肌的运动
气体从肺内排出
膈顶下降
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廓容积变大
胸廓内气压下降
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
(即呼气)
(即吸气)
课后习题:30页
思考与练习第一题
右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解读曲线并回答问题:
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
吸气
呼气
曲线BC段的变换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泡
毛细血管
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1.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
的上皮细胞
先思考后讨论
哪两种气体的交换?交换的场所是(
)与(
)之间,结果如何?
二氧化碳
氧气
血液
肺泡
一、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四、织里的气体交换
三、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呼吸运动
气体扩散
气体扩散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
气体交换
外界空气

肺部的毛细血管
血液
循环
组织的毛细血管
组织
细胞


二氧
化碳
二氧
化碳
呼吸道
1、王华同学平静呼气时测得胸围长度为84
cm,深吸气时胸围长度是98
cm,深呼气时胸围长度是80
cm,则他的胸围差是(

A.14
cm
B.18
cm
C.178
cm
D.164
cm
2.呼气时,膈肌的变化情况(  )
A.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  B.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 
C.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  D.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3.上课时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哈欠"的现象,是因为(

A.打"哈欠"会传染
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同学们想睡觉
D.大家养成了打“哈欠”的习惯
4.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
B.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缩小
C.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
D.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不变
习题
B
A
B
C
5.右图为模拟隔肌的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    表示吸气状态,图    表示呼气状态。
(2)图B状态中,膈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A、B过程合起来表示肺与      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4)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会直接影响    填“图A”或“图B”)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经常这样会引起体质下降。
?
B
A
收缩
外界空气
图B
6.如图是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
_______的进入肺泡,肺泡
内的_________进入血液。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
________的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
________
进入血液。
(3)人体内的两次气体交换都是通过
________实现的。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气体扩散作用
7.
(1)图(一)表示呼吸过程中    
时的状态,此时,膈肌    ,胸廓    
,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气体被
       。
(2)图(二)表示呼吸过程中
    时的状态,此时,膈肌    ,胸廓
    ,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气体被       。
吸气
下降
扩大
低于
压入肺内
呼气
上升
缩小
高于
压出肺部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氧气
二氧化碳
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气体
8.
看右图回答:
(1)该图所示为                            
(2)毛细血管经过肺泡后血液

    
多,含        少。
(3)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由
             构成,
有利于       
交换。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四章
本章知识体系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描述血液的分层现象。
2、血液由几部分构成?
3、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4、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4、血红蛋白的特性、贫血。
5、会分析血常规化验单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观察血液的分层
血浆(淡黄色)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深红色)
血细胞
(白色)
Ⅱ.血浆的功能
Ⅰ.血浆的成分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读图说出血浆的成分
分析血浆的功能
血液的组成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功能:
吞噬细菌、防御疾病。
功能:

功能:

运载
,运输

运输氧气
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细胞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比较三种血细胞结合书本和动画,迅速填好下表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
运输O2和
部分CO2
贫血
防御和保护吞噬病菌
炎症
个体最小,
形状不规则,
无细胞核
止血和
加速凝血
异常
出血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种类
功能
引起疾病
形态结构
比红细胞大,
有细胞核




血栓
血红蛋白:
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液中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数量过少。应当多吃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木
耳、海带等。
贫血:
b、炎症—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c、脓液:死掉的白细胞
d、白血病:血癌,骨髓中及其他造血组
织中,制造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而血小板过少。
e、血友病:遗传病,血小板少
f、
血栓:血小板多
a、贫血的原因:红细胞少;血红蛋白少
血液病:
血液救治:输血浆,输浓缩血细胞,输血液
a、救治严重烧伤病人
b、急性贫血
c、急性出血
血 浆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1、填写右图中所指各部分的名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2、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    ),个体最大的是(    ),个体最小的是(    ),有细胞核的是(    )
巩固练习
3、某人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是(

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
4.下列细胞中,成熟后无细胞核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脂肪细胞
D.神经细胞
5.血红蛋白中所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
A.锌
B.钙
C.铀
D.铁
6.具有吞噬细菌功能的血细胞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7.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白细胞
D.
血红蛋白
8.红细胞的功能是(
)
A.运输氧气
B.运输氧料
C.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运输养料和部分废物
9.用显微镜观察血液的涂片,我们看到的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将会是(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B
A
D
D
C
C
B
10、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
②血液总量过少
③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
④血浆中营养成分过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1.从血液成分分析,久居高原的人比在平原生活的人(
)高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以上均不对
B
A
血常规报告单
根据血常规化验单,推测张晓患了_______和__________。


体内有炎症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No.0023677
姓名:张晓
性别:男
年龄:16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Hb(血红蛋白)
PLT(血小板)
3.5×1012/升
18×109/升
142g/升
210×109/升
男:(4.0~5.5)×1012/升
(4~10)×109个/升
男:120~160克/升
男:(100~300)×109个/升





第二节
活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用_______的棉絮将小鱼的________部位包起来,露出口和尾部(要时常往棉絮上滴水,保持湿润。)将小鱼平放于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_________上。等鱼安定后,将_______盖在尾鳍上。
湿
鳃盖
培养皿
载玻片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血液流动情况。可根据血流的_________和________判断动脉和静脉。

方向
速度
3.
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______排列并流动。
4.
操作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单行
实验现象:
血流的速度快;
由大血管到小血管
血流的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
血流的速度慢;
由小血管到大血管
血流方向是:由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1
2
3
写出血管名称
A
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示意图,据图回答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红细胞单行通过
动脉静脉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
血流方向

弹性大
较薄
弹性小
最薄


最小


最慢
较深
较浅
分布广
数量多
三种血管比较
动脉
静脉
毛细
血管
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
便于_____与_________充分的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
组织细胞
名称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图示
分布
静脉瓣
静脉瓣活动示意图:
四肢静脉的内表面
有防止血液倒流
分布:
作用: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毛细血管壁
(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三种血管的关系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分布
结构特点
功能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较深。少数较浅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有的较深。有的较浅,如“青筋”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有静脉瓣
分布广
数量大,分布广;管壁极薄;管径小;血流极慢。
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运输血液
运输血液
5.静脉瓣的作用是
??(???
)
  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血液倒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B
习题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2、某人大腿受伤出血,血流呈喷射状,你认为损伤
的血管是(
)
A.小静脉
B.大静脉
C.小动脉
D.大动脉
3、在下列几种血管出血后,能自然止血的是(
)
A.动脉受伤出血
B.毛细血管受伤出血
C.静脉受伤出血
D.静脉和毛细血管交界处受伤出血
4、红细胞并排不能通过的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上述血管都是
C
D
B
C
抽血和输液扎入的血管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偏左下方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右心房
主动脉
肺动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房室瓣
动脉瓣
肺静脉
心脏的结构
上房下室,
左右倒置。
房连静,
室连动。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
心壁:
四个腔
主要是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相通
与肺静脉连通
与主动脉连通
相通
与上下腔静脉连通
与肺动脉连通
2.瓣膜
房室瓣
动脉瓣
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心室
心房
动脉
防止血液倒流
3.血液流动的方向
静脉
体循环:
肺循环:
血液从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毛细
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二氧化碳)
(氧气)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等废物)
[氧气、营养物质]
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少、
颜色鲜红的血。
含氧少,二氧化碳多,
颜色暗红的血。
动脉血:
静脉血:
上下
全身各级动脉
肺动脉
全身各级静脉
组织细胞
肺泡
肺部毛细
血管
全身毛细血管网
主动脉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二氧化碳等废物
氧和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全身各级动脉
全身各级静脉
肺动脉
血液循环途径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综合练习
1.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
)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2.人体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是(

A.先进行体循环,后进行肺循环
B.先进行肺循环,后进行体循环
C.同时进行
D.
各自独立进行
D
C
3.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4.左、右心室射出的血是
(?
)
A.都是动脉血
B.都是静脉血
C.分别是静脉血、动脉血?
D.分别是动脉血、静脉血
5.肺动脉中血液成分是
(?
)
A.含氧多,含养料少
?
B.含氧多,含养料也多
C.含氧少,含养料多?
D.含氧少,含养料也少
B
D
C
6.右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5所指是
,内流?????
血。图中7所指的是??????
,内流????
血。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经叫??????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4)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
]??????
,它是???
?
循环的起点.
(5)给病人点滴葡萄糖和氧,氧气由
运输,二者结合的部位是
,分离的部位是
。葡萄糖主要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肺动脉
静脉
主动脉
动脉
肺循环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4
左心室

血红蛋白
肺泡处毛细血管网
组织处毛细血管网
(6)若某人患了急性肠炎,上臂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7)含CO2最多的血管是[?
]??????????????????

(8)在①肺泡、②动脉血、③组织细胞、④静脉血中二氧化碳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填序号)。
1234
5
肺动脉
③④②①
7.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请在[
]
内写序号,横线上写名称)
①[
]__________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__________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②[7]连通[
]__________,[8]连通[
]_______,
[4]连通[
]__________,[10]连通[
]______
和[
]__________。由此可知,与心房连通的血管是__________,与心室连通的血管是__________。
6
房室瓣
5
动脉瓣
1
主动脉
2
肺动脉
3
肺静脉
11
上腔静脉
9
下腔静脉
静脉
动脉
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果上图表示肺泡部位的血管,则Ⅰ表示的血管叫做________,里面流_____血,Ⅲ表示的血管叫做_______,里面流______血。
(2)如果上图表示组织细胞处的血管,则Ⅰ表示的血管叫做________,里面流_____
血,Ⅲ表示的血管叫做_________,里面流_________血。
肺动脉
静脉
肺静脉
动脉
体动脉
动脉
体静脉
静脉
9.
下图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
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结构。请分析作答:
(1)
如果②为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血管③的名称_______,曲线代表的成分是_________,此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②为下肢肌肉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成分是_____或_____的含量变化。
(3)
如果②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成分_____含量的变化。
肺静脉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
养料
氧气
氧气
使人体内的血液定向流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心脏内的血液定向流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脉瓣、静脉瓣、房室瓣
动脉瓣、房室瓣
10.下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c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
,完成c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


(2)a、b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它是通过
实现的;肺泡与
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的
变化是

(3)氧进入血液后与
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
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吸收
小肠
氨基酸
呼吸运动
扩散作用
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血红蛋白
组织细胞
11.右图表示人体血液中
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如果血管②包绕在肺泡外,③的名称是
(2)若血管②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
的曲线是?(????)
,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的
原因是(?????????????
)。
(3)如果血管②在小肠绒毛内,曲线??(???????
)可表示营养
物质的变化。
线是?(????
)。
肺静脉
B
表示二氧化碳变化
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曲线是??(???
)。
管,③内流的是(
???????
)血,
静脉
A
B
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A

?????????)
如果血管②为脑部的毛细血
的曲
12、下图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
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a、b、c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2)循环系统与a、b、c进行物质交换都是在
血管完成的。
(3)b呼出气体和c排出尿液的过程都可以称为

(4)a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中,
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
(器官)中被吸收的。
(5)a中具有与吸收食物营养成分相适应的结构,b中具有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这两种结构的壁都只由
细胞构成。
(6)流入b、c的血液中所含气体有何不同?
细胞
毛细
排泄
葡萄糖
小肠
一层上皮
流入b的血液比流入c
的血液含氧气多,含二氧化碳少
13.右图是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8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序母A-F代表人体内的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
(1)A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做

(2)检验某人的C时,发现有蛋白质,说明他肾脏的[

部位发生病变。
(3)进入8的F通过______
作用进入血液,最终被[

_______
利用。
(4)D在循环系统中流动的方向是一定的,不会倒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
吸收
3
肾小球
气体扩散
7
组织细胞
心脏、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一、
ABO血型的发现——兰德斯坦纳
二、
ABO血型的种类
O型血者是“万能输血者”;
AB型血者是“万能受血者”
输血原则:同型输血
三、
血量
人体内的血量是本人体重的7%-8%
义务献血量:200-300ml/次
献血条件: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
1、某人血型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2.
我国提倡多大年龄的人可以无偿献血(
)
A.22~45周岁  
B.18~45周岁  
C.18~55周岁  
D.22~55周岁
3.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
(  ),短期内可以恢复正常。
A.400ml  B.
600ml
  C.
800ml
  D.
1000ml
2.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A.严重贫血患者??????????? 
a.血浆
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b.浓缩血小板悬液
C.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c.浓缩红细胞悬液
B
C
A
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排出
主要器官
主要成分
排泄

尿素、无机盐和水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皮肤
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
排遗
大肠、肛门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
肾小管
三、尿的形成
原尿的主要成份
尿液的主要成份
血浆的主要成份
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水、少量蛋白质、
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水、无机盐、尿素
血液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部分无机盐


尿




尿
水、无机盐、尿素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一部分水和无机盐、
全部葡萄糖、尿素
原尿在流经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时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
肾小球对血液的滤过作用
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形成原尿
没有过滤的血液,含各种成分及代谢废物
尿液的形成过程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以外,血浆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等被__________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__________里,送回到血液中,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就成了尿液。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一部分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部分无机盐
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
毛细血管
肾小管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球
肾小管
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毛细血管
左心室
主动脉
肾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
小静脉
肾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结构和功能单位:
输送尿液
形成尿液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暂时贮存尿液
排出尿液
排出废物,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正常的生
理功能
4.排尿的意义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重吸收有用物质,形成尿液
3.尿的排出: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知识小结
练习:
3.肾单位的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A.肾动脉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呼出二氧化碳
B.排汗  
C.食物残渣排出
D.排尿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肾小囊
B.肾单位
C.肾小管
D.肾小球
C
B
A
4.原尿和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 

  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尿素和尿酸
  D.血细胞和无机盐
5.肾小球能滤过,肾小管不能吸收的是( 

 A.葡萄糖
B.水
C.无机盐
D.尿素
A
D
6.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7.下列有关排尿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排出废物
  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排出食物残渣
  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C
C
8.下面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样品中的主要物质浓度比较表:
(1)样品
是尿液。
(2)样品B、C中蛋白质大大低于样品A,原因是

(3)如样品B中有血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B
样品A是血浆
肾小球
物质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样品A
7.5
0.1
0.9
0.03
0.003
样品B
0.0
0.0
1.6
2.0
0.05
样品C
微量
0.1
0.9
0.03
0.003
9、右图是肾小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血液从[
]________过滤到[?
]___________成为_______,它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体每天形成约______升这样的液体。
(2)原尿经过[?
]________的________作用,能将全部________、大部分_____和部分________重新吸收从而形成______。尿液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3)两端均与毛细血管相连通的血管是图中的[
]_________
___,内流________血;两端都是小动脉的结构是[?
]__________,内流_________血。
(4)[1]、[2]、[4]三条血管中流动的都是________血,说明[3]________的周围组织未从其内血液中吸收__________。
3
肾小球??
6
肾小囊??
原尿??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150
7
肾小管??
重吸收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尿液??
水??
无机盐?
尿素
4
出球小动脉??
动脉血??
3
肾小球??
动脉??
动脉??
肾小球
氧气
10.右图是肾单位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处血液与C处血液成分比较,C处血液主要减少了___________成分,C内流___________血。?
(2)与F处液体成分比较,E处液体多了___________成分。
(3)在从E→F的过程中,___________的浓度逐渐升高,___________的浓度降低。
(4)F处液体是___________,它最终汇集到肾脏的肾盂,后经_____________排至_______________,在此处暂时储存起来。
尿素?
静脉血?
葡萄糖?
尿素??
葡萄糖??
尿液??
输尿管??
膀胱
人粪尿的处理
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建立沼气池
高温堆肥
建立生态厕所
1.方法
2.原理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高温,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练习
1、沼气是一种可燃烧的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
)
???
A.氮气?????
B.甲烷????
C.一氧化碳??
??
D.二氧化碳
2、利用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所应用的原理(??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扩散作用
3.密闭的沼气池及高温堆肥都能产生(?
),将各种病菌和虫卵杀死。
A.毒气??
B.高温???
C.病毒???
D.有机物
B
B
B
1、
图甲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分别从其不同的部位抽取甲、乙、丙三种液体样品进行化验,结果如表乙所示:
(1)图中[②]是指__________,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_____。
(2)样品丙是指_________________,抽取样品丙的结构部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品乙中无葡萄糖是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4)样品甲这种液体是__________.
专题综合检测
(图、表、线三者之间的转换)
出球小动脉
动脉血
原尿
肾小囊

肾小管的重吸收
血浆
(4)下图曲线表示肾单位中尿素含量的变化,请根据曲线变化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①ab段所示肾单位结构与图甲中哪一结构相对应(

A.①
B.③
C.④
D.⑥
②oa段所示肾单位结构流动的液体为(

A.原尿
B.尿液
C.动脉血
D.静脉血
D
A
2:依据图①~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
B.图②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
C.图③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图④曲线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20次/分钟
B
口腔
大肠
食道
小肠

1、图中____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
3、D(小肠)中含有_____
、_____
、______等消化液。
——解读曲线图
技能训练
Y
胆汁
胰液
肠液
答:淀粉(口腔)、蛋白质(胃)、脂肪(小肠)。
淀粉
脂肪
4.
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右边坐
标图表示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
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5.在下表列出的四种食物中,有利于预防佝偻病的是(

6.
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
的两种状态。据此判断甲、乙各处于呼吸的什么时期(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
熟能生巧、快速抢答
D
A
A
7(1)该模式是普通体循环时,A处流
血,C处流
血。
(2)该模式图表示肺循环途径时,A处流
血,C处流
血。
(3)该模式图表示肾小球血液循环途径时,A处流
血,
C处流
血,B在处进行
(生理活动)
(4)
该模式图表示肾小管处缠绕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途径时,在B处除进行气体交换外,还同时进行
(生理活动),使肾小管中所流的
变成

(5)模式图代表小肠绒毛中血液循环途径时,A处所流的血液是
血,C处所流的血液是
血。在B处进行吸收活动后,C处所流血液中含大量

动脉
静脉
静脉
动脉
动脉
动脉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原尿
尿液
动脉
静脉
营养物质
8.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分解成
后,才能通过小肠的a过程进入血液运往全身。如果一边吞咽食物一边说笑,会导致食物误入气管,这是因为吞咽时
来不及盖住喉口。
(2)血管②中的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
作用后,②血液中的
减少。
氨基酸
会厌软骨
重吸收
尿素
9.下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分析回答:
(1)血管[3]内的血液只能按箭头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的原因是该血管内有

(2)血管[5]比[4]内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与
作用有关;[7]比[6]内血液成分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3)气体进出结构[1],必须通过
(
)作用完成气体交换。
(4)某同学患急性肠炎,在其血常规化
验单中,明显变化的项目是;
若给该同学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
首次到达病灶共经过心脏的次数为

静脉瓣(瓣膜)
肾小球的滤过
氧、无机盐、尿素
白细胞
2
呼吸
10.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群众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抢救被困人员。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根据下图,回答在地震中对伤员的救援和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无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
(填字母)的顺利进行,以满足身体对
的需要。
(2)长时间被埋但却幸存下来并成功获救的人,有的在被埋期间饮用自己的尿液来维持生命。
因为尿液中含有
(3)若给伤员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
(填序号)。
(4)某伤员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O型,医生应给他输

型血。
A
氧气
水和无机盐
1
O
11、右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f代表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物质a
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

(2)a在血液中由
运输,并最终到达组织细胞。
(3)在组织细胞内,a在b中

气体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能量。
(4)正常情况下,d、e、f三者中
含有a,若某人f中含有a,且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则可以通过
来进行治疗。
吸收
血浆
氧气
d、e
注射胰岛素
12.下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
胞、器官或系统,a
b
c
d
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
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①的生
理意义是实现了
物质????????
(用
图中字母表示)
的交换,其交换
场所是????????
??

(2)若E为泌尿系统,则d的形成要经过?????
和??
??????两
个生理过程。
(3)物质a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4)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致使B中液体呈红色。为了预防
体内缺乏该种蛋白质,在设计菜谱时要搭配一定量的含蛋白质
和???????
的食物。
a、b
肺泡与肺泡外毛细血管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F

13.请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B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中,
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
(器官)中被吸收的。
葡萄糖
小肠
(2)F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______
两个生理过程。若发现F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则可能是
发生了病变。
肾小球
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
13.请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3)与C1相比,C2中的
气体增多。请自选材料、用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二氧化碳
14.下面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代表物质是__________,它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该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_________。
(2)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__________中进行的。(3)图中d体表的气体从肺泡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
营养物质
吸收
右心房
线粒体
舒张
15.下图所示的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数字1234表示物质,字母ABCDE表示人体器官(结构),序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生理过程①和②中,空气中的PM2.5微尘等有害物质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首先进入人体心脏的
。至少需
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肾脏,对肾脏造成伤害。
(2)生理过程③被称之为
,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3)B中蛋白质通过③进入血液的物质是
,它是在人体
内首先开始消化的。
左心房
1
吸收
小肠
氨基酸

15.下图所示的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数字1234表示物质,字母ABCDE表示人体器官(结构),序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4)若④表示血液进入肾脏,经化验在某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葡糖糖,而他的胰岛素分泌正常,则最大可能是此人肾脏中的
发生病变。若此人肾脏正常,尿液中长期出现葡萄糖,可以通过
进行治疗。
(5)鉴于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雾霾来袭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
(一条合理建议即可)
肾小管
注射胰岛素
16.夏天,同学们刚上完体育课往往大汗淋漓。当汗液流人嘴里时,会感觉咸咸的,若是你一天不洗澡,又会感到浑身又酸又臭。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是因为汗液的主要成分是
流进嘴里之所以咸咸的是因为汗液里有
,而不洗澡浑身又酸又臭是因为汗液里还含有少量的


无机盐
尿酸、尿素
(3)根据化验数据,可以推测甲乙丙三人中
可能患了糖尿病,也可能是此人肾单位中的
______
部位出现了问题。
18.下表为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结果,请根据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回答:
(1)尿液化验指标都正常的是哪一位?


(2)甲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部位出现了问题。
肾小球
肾小管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95
0.32
0
1.50
1.95

95
0
0
1.50
1.95

95
0
0.06
1.50
1.95
18.如图是一位肾衰竭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情景。
(1)在此处血液透析仪相当于肾单位中的
。从管中流出的溶液与流入管中的溶液相比,会增加的成分是
。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说明透析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尿素
回到人体中

透析管
溶液流出管
连接动脉
溶液流入管
B
肾小球
除去血液中的尿素
A
物质
血浆内的物质的浓度(克/100立方厘米)
A
B
葡萄糖
0.1
0.1
尿素
0.08
0.06
蛋白质
7.00
7.00
18.如图是一位肾衰竭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情景。
(2)为什么病人的血液要从动脉引出,从静脉引入?
回到人体中

透析管
溶液流出管
连接动脉
溶液流入管
因动脉中血压较高,有利于血液流出体外,而静脉中血压较低,有利于血液流回体内,同时静脉中的静脉瓣能防止血液流到透析仪中
B
A
物质
血浆内的物质的浓度(克/100立方厘米)
A
B
葡萄糖
0.1
0.1
尿素
0.08
0.06
蛋白质
7.00
7.00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觉
1
2
3
4
5
6
7
8
9
角 膜
瞳 孔
视神经
玻璃体
晶状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 膜
虹 膜



1、眼球的结构
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大脑一定区域
晶状体
物体
物体
物体
物体
晶状体
物体
晶状体
物体
晶状体
物体
晶状体
物体
晶状体
物体
晶状体
物体
大脑一定区域
晶状体
物体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凹透镜
二、耳和听觉
外耳
耳郭
外耳道
收集声波
传送声波
中耳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内耳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
1、耳的结构和功能
5、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郭  -----------
外耳道 -----------
鼓膜
 -----------
鼓室  -----------
听小骨 -----------
半规管、前庭-----
耳蜗
-----------
收集声波
声波通道
振动
与咽鼓管相通
三块,放大、传递声波
内有位觉感受器维持身体的平衡
内有听觉感受器。
内耳
三、听觉的形成过程
2、听觉的形成
听小骨
外界
外耳道
鼓膜






内耳
耳蜗
大脑皮层
声波
兴奋
声波
产生听觉
与听觉相关的神经
1.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大脑
C.视网膜、大脑
D.大脑、视神经
2.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移动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3、右图为什么眼?应如何进行矫正?(

A、近视眼
凸透镜
B、近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凸透镜
D、近视眼
凹透镜
4.人眼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靠什么调节(

A.瞳孔
B.视网膜
C.晶状体
D.玻璃体
5.阳光明媚的夏天,你从野外回来,走进一间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屋子,这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是(

A.屋子很暗,瞳孔放大
B.屋子明亮,瞳孔放大
C.屋子很暗,瞳孔缩小
D.屋子明亮,瞳孔缩小
C
D
B
C
A
6.下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各部分名称:
C?????????????????
E????????????????
F??????????????
H?????????????????
I?????????????
???
(2)A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
]???????
?????????。
(3)图中能够折射光线的结构是[
]???????
?????????。
(4)G是???????
??????,内含有许多???????
??????的细胞,能够感受???????????????????的
刺激。
角膜
巩膜
脉络膜
视神经
玻璃体
B
瞳孔
D
晶状体
视网膜
感光
光线
B
A
7.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因为感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A.耳蜗和前庭内
B.前庭和半规管内
C.半规管和鼓膜内
D.鼓室和耳蜗内
8.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
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伤
B减缓紧张情绪
C避免呕吐
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9.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是(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10.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听觉中枢
11.连通口腔和鼓室的结构是(?
)
A.咽鼓管?
B.内耳
C.外耳?
D.咽喉
A
D
A
14.右图是人耳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外界声波经过[?
]????????
收集,再通过[?
]????????
传到[?
]????????

(2)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结构是[?
]????????
和[?
]????????

(3)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在[
]????????
内。
(4)小儿咽喉感染易比成人引起中耳炎的原因,图中的[?
]????????
比成人相对地短、宽而且倾斜度小。
(5)“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
]????????
和[?
]????????
损伤。
(6)由听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是通过????????
传到????????
的相关区域形成听觉。
(7)听觉形成的正确过程是
A.声波→2→3→4→9→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B.声波→2→4→3→9→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C.声波→2→3→4→8→位听神经
→听觉中枢?
D.声波→2→3→4→7
→位听神经→听觉中枢
1
耳廓
2
外耳道
3
鼓膜
7
半规管
8
前庭
9
耳蜗
10
咽鼓管
2
外耳道
3
鼓膜
听神经
大脑皮层
A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脊髓:
大脑:
小脑:
脑干:
脑神经:
脊神经: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具有感觉、运动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络通路
传导神经冲动
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
小脑
脑干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
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神经元(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3、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4、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1.下列哪部分受到损伤后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产生严重障碍

)。
A.小脑
B.脊髓
C.脑干
D.脑神经
2.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在外面的髓鞘,叫(
)。
A.神经
B.神经纤维
C.神经末梢
D.感受器
3.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细胞
B.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D.神经元的细胞体上的树突就是神经末梢
4.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
)。
A.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结构的基本单位
C.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
D.传导结构
C
B
D
C
5.人喝醉后,走路摇摆不定、站立不稳,是由于酒精麻醉了(

A.躯体运动中枢
B.小脑
C.躯体感觉中枢
D.有关平衡的感觉器官
6.被称做生命中枢的部位是(
)。
A.大脑
B.脊髓
C.脑干
D.小脑
7.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A脑和脊髓
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
D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8.人体的高级神经位于(
)。
A.大脑皮层中
B.小脑皮层中
C.脑干灰质中
D.脊髓灰质中
B
C
A
A
9、下图是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神经元与其他种类的细胞相比较,
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
(3)神经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经纤维包括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
表示)。
(5)在图中标出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
细胞核
细胞体?
突起?
神经末梢
突起
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⑤③

反射的概念:
反射的种类
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简单反射;
复杂反射
膝跳反射
E
A
D
C
B
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效应器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纤维
1、吃梅止渴
2、望梅止渴
3、谈梅止渴
味觉感受器
刺激
酸味
神经中枢
唾液腺
唾液
形态刺激
视觉感受器
视觉中枢

神经中枢
唾液腺
唾液
语言刺激
听觉感受器
听觉中枢

神经中枢
唾液腺
唾液
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
比较项目
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
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概念
在长期种族进化过程中
形成的先天性反射
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
的获得性反射
参与反射的
中枢
脑干和脊髓
大脑皮层
刺激的来源
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
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以变
为复杂反射的刺激
反射弧的特

永久固定的
暂时的、易变的
适应的范围
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1.列举与反射有关的现象进行分析。
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
跌倒后迅速伸出双手
3.
画饼充饥
4.
谈虎色变
5.
人在悲伤时会流泪
6.
人从亮处走到暗处,瞳孔会扩大
7.
幼儿见到穿白色衣服的护士就紧张、哭闹
8.
马戏团里经过训练的小狗会表演节目
9.
手偶尔碰到火,就会立刻缩回
10.物体在眼球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
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2
6
9
10
1
3
4
5
7
8
小孩避雨的活动,是不是反射?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的途径是怎样的?
是。
耳、眼—神经—大脑的神经中枢—脊髓与大脑相通的神经—脊神经—与下肢活动相关的肌肉。
1.下列反射中哪一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A.梅子的酸味刺激,引起唾液分泌?
B.见到酸梅就分泌唾液?
C.谈论酸梅也引起唾液分泌
2.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
(?

???
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
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4.某人手指被开水烫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类型分别是(

A.反射弧
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 
B.反射弧
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复杂反射)
C.脑
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
D.脊髓
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复杂反射)
5.下列现象中,你认为可称为反射的是(

A.摆在窗台上的花草向外生长
B.草履虫对环境中温度的变化表现出趋热性
C.人一碰含羞草,其叶片马上卷起
D.手偶然踫到火会迅速缩回
C
D
B
A
D
6、根据反射弧的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偶然碰到了某种刺激(如火焰),手上皮肤里的[?
]_________
受到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
]__________
传到脊髓里的[?
]__________,由此再发出神经冲动通过[?
]__________传达到手臂上的
[?
]__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使手避开刺激。
(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除了要有完整的五个部分外,还要有________。
(3)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此反射活动经过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醒来后感到搔痒,此感觉是在________内产生的。
(4)[1]指_______神经末梢,[5]指_______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
_______或腺体。
1
感受器
2
传人神经
3
神经中枢?
4
传出神经
5
效应器
刺激
1→2→3→4→5
感觉
运动??
肌肉
7、下图是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过程示意图,请椐图分析回答:
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
(1)“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④瞳孔
(2)能将物像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是???????
    ??????????????????????
(3)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至少有???????
中枢、
???????
和???????
中枢参与了该反射;
(4)从反射形成的过程看,此反射属于??
?????????????。
①④②③??
视网膜
视觉
语言中枢
躯体运动
???????
复杂反射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6.
激素调节
(1)人体的内、外分泌腺
外分泌腺:腺体内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唾液腺、汗腺、皮脂腺。
内分泌腺:腺体内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如垂体、  甲状腺、胸腺、胰岛等。
练习:填写人体内、外分泌腺的区别
无导管
有导管
直接进入腺体
内的毛细血管
通过导管排出
腺体类别


分泌物输送方式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
性腺:分泌性激素
(2)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
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胰腺
胰岛(腺细胞
团,像一个个
的小岛)
胰腺
外分泌部:
内分泌部:
分泌胰液
指散布在胰腺中的腺细
胞团,叫胰岛,能分泌
胰岛素等。
几种激素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病症
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
1.促进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2.促进生长发育(包括神经系统的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4.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幼年分泌不足—呆
小症
2.分泌过多患甲亢
胰岛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分泌不足患糖尿病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
成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
3.身体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分泌过多患低血糖
激素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生长激素
垂体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胰岛素
当你在特别兴奋或突遇危险的时候,你的心理感受及身体状况会怎样?
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大脑皮层兴奋
促使
肾上腺素
分泌
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扩张、面红耳赤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
人体的生命活动
1.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患有(
)
A.呆小症?
B.巨人症?
C.甲亢
?
D.肢端肥大症
2.下列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唾液腺?
B.皮脂腺?
C.汗腺?
D.甲状腺
3.下列各组腺体中,都是内分泌腺的是(?
??

A.唾液腺、汗腺、甲状腺??
??????????????B.肠腺、胰腺、胰岛
C.垂体、胰岛、甲状腺???
??????????????
D.肝脏、胃腺、甲状腺
4.下列哪种生命现象与激素无关(??
?

A.血糖含量经常保持稳定?
???????????????B.男孩进入青春期喉结突出
C.强光下瞳孔变小?
????????????????????
D.成年前人体不断长高
5.糖尿病病人可以通过注射哪种制剂来进行治疗(
???

A.生长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素
??????????D.肾上腺素
6.下列有关激素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激素是由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
????
B.激素直接进入血液中,含量很低
C.激素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
???
D.人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C
D
C
C
B
D
9.右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以碘为原料合成激素的腺体是[
]??????
????????????,若幼年时它分泌的激素不足,所患的疾病是??????
????????????。
(2)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腺体是[
]??????
????????????。
(3)⑤分泌的激素是??????
????????????,如分泌不足会引起??????
????????????病。
(4)③是??????
????????????,④是??????
????????????。
7.下列各类物质中,在人体内含量少、作用大的不是
( 

???
A.水 B.激素 C.无机盐 D.维生素
8.平时我们应该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这对预防什么病有好处(???

A.侏儒症?
B.巨人症???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糖尿病
A
C
10.右图是A、B两人在用餐后几小时内血糖浓度的变
化情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两人的血糖浓度变化情况可以分析出
是正常人,而
可能患有
病。
B
A
糖尿
(2)A、B两人用餐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是小肠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
随后血糖浓度下降,是因为
作用的结果。
(3)为治疗此人的疾,可为病人注射

其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
.
胰岛素
胰岛素
吸收、利用和转化
探究与创新
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一样均为蛋白质,某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为A、B、C三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相同量的生长激素,其他生长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增重40%,B、C两组增重为25%,回答下列问题:
(1)???????
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的??????????????????????????
作用。
(2)C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为什么?。
?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以上实验,则???????
组幼鼠会提前成熟。
(3)提示: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与生长激素不同的是甲状腺激素服用后可被吸收到体内而起作用。
A
促进生长
不能?
生长激素被鼠的消化液消化了,其作用不能发挥出来
A、C
?
一、环境污染类型:
1大气污染
2土壤污染
3固体废弃物污染
4水污染
5噪声污染
酸雨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酸雨
1、什么叫酸雨
pH<5.6的雨水
2、形成的原因
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
我国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酸性物质造成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致全球气温升高
含氮废气的排放
废旧电池进入土壤中危害生物
空中死神
冰川融化
台风频繁
作物受损
使人得皮肤癌或白内障
使人得水俣病或痛痛病
通过净化光制减少煤石油等污染物排放作好回收利用工作。
控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多植树造林等。
控制或减少使用氟利昂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
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
大的电池推广无公害
环保电池作好回收工作。
举例
形成原因
危害
预防措施
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层被破坏
汞银镉中毒
1、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
A、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
B、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C、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建设核电站,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
2、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燃烧煤气
B、大量燃烧含锰量很高的煤
C、大量燃烧含硫量很高的煤
D、大量燃烧沼气
3、1998年9月,渤海发生赤潮,导致水质恶化,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给捕捞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造成山东烟台、河北、天津等地的养殖业数亿元的损失。发生赤潮的人为因素有:( 

A、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海
B、农业化肥流失进入水域
C、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
D、以上各项都是
4、下列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
A.生物入侵    B.退耕还林还草
???
C.乱扔废电池   D.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
5.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长期食用富含哪种元素的食物造成的(?

A.铜
B.镁
?
C.锌
D.汞
???
B
C
D
B
D
6.下列污染中,不属全球性大气污染的是

 )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草原沙化 
D.臭氧层破坏
7.酸雨的危害不是


???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B.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
???
C.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叶   
D.使土壤中汞、银、镉含量增高
8、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9、倡导“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固体垃圾??????????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D、移风易俗
10、不属于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

A、安装净化装置
B、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
C、减少污水排放
D、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
1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利用好草原,长期的发展畜牧业,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
(???

A、大力兴修草原水利?
B、尽量发展牲畜养殖,最大限度的发挥草原的潜力?????
C、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
D、改良牧场,促进良种牧草的发展
C
D
B
B
C
B
三、实验与探究
1、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3)在4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4)在四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5)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三条金鱼,定时喂养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
?
?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该如何设置?
?
?
?
?
需要设置对照组。增加一只鱼缸,里面放三条同样大小的三条金鱼,缸中只加清水,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期喂养同种饲料。
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同种且大小相同。
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且浸出液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毫升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5
12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