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节 飞向太空: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3节 飞向太空: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0 19:2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飞向太空
一、人造卫星
1、人造卫星:
水平初速度
圆周运动
极地轨道
一般轨道
立体
赤道平面
赤道轨道
全部
圆心
焦点上
球心
二.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v1=7.9km/s
1、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体在
离开发射装置时的速度。
2、运行速度:是指卫星进入轨道后绕地球

的速度。

均指发射速度
②第一宇宙速度为在地面发射卫星

,也是环绕星体运行


地面附近
宇宙速度
最小速度
最大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
地球
2、第二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
V2=11.2km/s
V3=16.7km/s
3、第三宇宙速度:
(脱离速度)
V1=7.9km/s
说明:
1、当发射速度为7.9km/s时:
物体
环绕地球表面做
运动;此时的卫星叫做近地卫星。
2、当发射速度大于7.9km/s
时:

7.9km/s物体仍绕
运行,但径迹是


11.2km/s物体脱离
的引力束缚,成为太阳的行星或其他行星的卫星;

v>16.7km/s
物体脱离
的引力束缚,成为自由天体
恰好
圆周
地球
椭圆
地球
太阳
思考2:对于其他的星球以上三个宇宙速度是否变化呢?
例如: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
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3km/s
2002年3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宇宙飞船,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若飞船在近地轨道上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则运行速度的大小是(

A.V>11.2km/s
B.V=7.9km/s
C.
7.9km/sD.V=11.2km/s
B
练习:
1.
人造卫星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且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
三、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低轨
规律:
高速(线速度、角速度和加速度)
短周期
1、线速度
2、角速度
3、周期
4、加速度
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
)
A、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小
C、加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D、角速度越小,加速度越大
练习:
2.
BC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m1∶m2=1∶2,轨道半径之比r1∶r2=4∶1,下列有关数据之比正确的是(
)
A、周期之比T1∶T2=4∶1
B、线速度之比v1∶v2=2∶1
C、向心力之比F1∶F2=1∶16
D、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16
D
练习:
3.
近地卫星的周期
思考3:我们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50min的卫星呢?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宇宙飞行,人类飞天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四、梦想成真----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克尔·柯林斯、巴兹·奥尔德林(上图从左至右),成功登月。
左图为月球上的奥尔德林,头盔中人影为阿姆斯特朗。
1984年,美国宇航员布鲁斯·麦坎德利斯离开航天飞机320英尺,完成人类首次无安全索太空行走。
2001年,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中),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太空观光。
我国载人航天回顾
2005年
“神舟”六号
首次“多人多天”空间飞行
2008年
“神舟”七号
首次太空行走
2013年
“神舟”十号
太空授课
1、人造卫星及轨道
赤道轨道
极地轨道
一般轨道
2、宇宙速度
v1=7.9km/s(会推导);v2=11.2
km/s;
v3=16.7
km/s
3、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把人造卫星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且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向心力
低轨高速短周期
4、梦想成真
课堂小结